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一)(组图)

发布时间:2017-07-25 17:1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7月25日 07 版 | 查看:2512次

501 于凤芝

502 马利军

503 王玥

504 王子玲

505 王必盛

506 王成平

507 王梅荣

508 王震云

509 方水芹

510 田洪武

511 白琴

512 白万红

513 白永皓

514 冯恩珍

515 师丰收

516 曲冬梅

501 于凤芝

于凤芝,女,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凌源市刘杖子乡郭杖子村妇联主任。

结婚33年,于凤芝家中难事不断:公婆年迈多病、二大伯智力障碍、小姑子先天性心脏病、儿媳妇突然病危……她始终不离不弃,用柔弱肩膀为家人撑起生活绿荫,谱写一曲感人至深的家庭美德之歌。

1984年,于凤芝嫁到这个家的时候,7口人只有她和丈夫可以正常劳动:70岁的婆婆患有心脏病,公公患有老年性气管炎,丈夫的二哥患有智力障碍,两个小姑子正在上学,其中一个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988年,患有心脏病的小姑子病重住院。于凤芝蹲在医院陪护,像对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精心照料。一年后,小姑子病情恶化不幸离世,婆婆受到打击一病不起。当时只有24岁的于凤芝,就代替婆婆操持起全部家务。每天早上,她都第一个起床,悄无声息地开始忙碌。每顿饭,于凤芝都要先给公公和二哥盛好,然后再坐在炕沿上一勺一勺地喂婆婆。

1995年,卧床5年的婆婆又检查出肝癌。住院期间,于凤芝每天陪在身边,精心照料饮食起居,让老人平静地走完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日子。1998年,公公旧病复发后迅速恶化。于凤芝知道老人放心不下智障的二哥,就拉着公公的手承诺:“爸,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心照顾二哥!”于凤芝说到做到。每天都让二哥吃得热热乎乎,睡得暖暖和和。街坊邻居们看在眼里,都说二哥命好。

2010年7月,于凤芝的儿媳妇突然得了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整个人都不能动弹。病人急救两个月,花了20多万元,接连收到3张病危通知书。由于始终不见好转,医生建议转院。这时候,就连儿媳妇的父亲都灰心地说:“你们已经尽力了,钱也没少花,把孩子接回家吧!”于凤芝坚决不同意:“在家不就是等死吗?孩子才二十四五岁啊!”最后她决定,把儿媳妇接回凌源市医院继续治。儿媳妇回凌源时,瘦得只剩下30公斤,躺在病床上连喘气的力气都没有。于凤芝就是不肯放弃,请医生扎针灸、做理疗,带着家人坚持给儿媳妇按摩。两个月后,儿媳妇身体竟然有了知觉。两年后,在于凤芝精心照料下,她彻底恢复健康,并且顺利生下一个男孩。

于凤芝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02 马利军

马利军,女,壮族,1957年1月生,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姚家村村民。

30多年里,丈夫家里多人大病缠身,马利军倾力照顾残疾大伯、患癌婆婆,温情扶持落魄的丈夫,扛起风雨飘摇的家,用贤、孝、韧的品格诠释孝老爱亲的中华美德。

1981年,马利军经人介绍从广西远嫁上海,公公早年去世,大伯是个没有劳动能力的单身残疾人。她没有后悔,毅然肩负起照顾丈夫一家的重担。她鼓励丈夫外出找工作,家里事、田里活自己一肩挑,空闲时还为大伯四处求医问药。几年后,大伯病逝,她又劳心劳力一手操办大伯的后事。1998年,马利军被确诊患了甲状腺癌,但她依然没有放下对这个家的担当。她一面吃药医治,一面一如既往地照顾家人。谁知祸不单行。2009年,丈夫患上白血病,婆婆查出皮肤癌,她自己的甲状腺癌也复发了。医生建议马利军立刻做手术,但她考虑到丈夫和婆婆,放弃了手术,靠吃药幸运地再次稳定了病情。但丈夫和婆婆的病却不能拖,治疗几个疗程下来,就花了4万多元。

沉重的医疗费把这个贫困家庭压得喘不过气,丈夫失去生活的信念,婆婆整日以泪洗面,马利军也心力交瘁。然而,对亲人的牵挂、对家庭的责任,激励着她继续东奔西跑,为医药费四处筹钱。经过3年化疗,丈夫终于从死亡边缘挣扎了回来。他逢人便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娶到这样的好媳妇。”

婆婆在2004年再嫁。不幸的是,再嫁的丈夫在两年后又因重病去世,夫家子女不愿承担赡养义务。马利军就把婆婆接回家中,细心照顾。2014年,婆婆突发脑溢血住院,马利军日夜守护在病床前,尽心照顾、不离不弃。有一天,她因连续熬夜照顾,晕倒在医院的过道。病友们见此情况无不动容落泪,纷纷感叹:“就是亲闺女也很难如此。”婆婆出院时,碰到家里房子拆迁。为妥善安置婆婆,她把婆婆送到福利院,不管再忙再累,每天都去看望一次,直到一年后婆婆因病辞世。马利军含泪安顿后事,送好婆婆最后一程。

马利军荣登“中国好人榜”。

503 王玥

王玥,女,汉族,1989年6月生,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公交公司调度员。

王玥自幼被抱养,3岁时养母去世,6岁时养父重残,16岁时奶奶瘫痪在床。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她以超越常人的勇气扛起生活重担,对养父养母不离不弃,用稚嫩双肩独自撑起风雨飘摇的家。

王玥3岁前,与奶奶和养父母4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谁知,她3岁时,养母因病去世;6岁时,养父又意外被炸,失去双耳、十指,双目也失明了。因无力抚养王玥,养父找来她的亲生父母,要他们将她带走。谁知王玥死活不肯离开,哭着喊着:“我家就在这里,我不走!”于是,在别人家6岁的娃娃还在父母怀中撒娇时,她就和76岁的奶奶共同挑起照顾重残养父的重任。个子还没灶台高,她就踩着小板凳学做饭,然后两手端着跪在床前,一口一口喂养父。个子还没锹把高,她就开始帮奶奶干杂活。每天定时为养父擦身、端屎倒尿、穿衣抹药,搀着养父下地做康复训练,她一干就是20年。

那时,家里每月的收入只有养父时有时无的60元工资。王玥小小的年纪,就开始想方设法养家。买不起菜,她就和奶奶去街头捡人家扔掉的烂西红柿、土豆。入冬时,她们顶着寒风到地里帮农民收菜,捡人家看不上的带回家。一年级时,她跟学校门口的小贩学起“生意经”,卖冰水、卖瓜子、卖奶奶做的小烧饼……一天居然也能挣一两块钱。上街时随手捡空饮料瓶卖的习惯,她一直保持到参加工作。

王玥16岁时,奶奶因车祸瘫卧在床。她一边紧张学习,一边独自挑起照顾家人的重担。重重困难高压之下,王玥的学业依然出众,高考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但为照顾爸爸与奶奶,她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踏入社会、工作养家。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王玥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必须带着奶奶与爸爸一块出嫁。她的善良深深吸引了一位名叫刘洋的小伙子。2016年,两人喜结连理。成家之后,小两口共同照顾着两位老人。

王玥荣获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04 王子玲

王子玲,女,汉族,1972年12月生,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主任科员。

十几年来,王子玲悉心照顾重病的丈夫,呵护年幼的女儿,赡养年迈的双亲,一心一意履行妻子、母亲、儿媳的义务,以柔弱之肩为家人撑起一片蓝天。

1995年,王子玲与丈夫喜结连理。1999年,他们有了可爱的女儿。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3月,王子玲丈夫被查出肝硬化,不得不住院治疗。由于本地医疗条件有限,王子玲把丈夫送到省城大医院治疗。每天来去几个小时,她不辞辛劳奔波于医院和单位之间。没多久,丈夫的病情急剧恶化,体重从140多斤迅速降到92斤。王子玲强忍着泪水,带着丈夫四处问诊,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不放过。整整9年里,她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不是在病房里打地铺,就是在医院过道的凳子上和衣打个盹。9年里,王子玲陪着丈夫,跑遍各地医院。在她精心照顾下,被医生下了多次病危判决的丈夫,一次次从死神的手里逃脱出来。可是天不遂人愿,王子玲终究没有挽留住丈夫年轻的生命。但她暗暗发誓:这个家不能垮!

父亲的离世,让刚上初中的女儿变得沉默寡言。为了让女儿能健康地成长,王子玲既当爹又当妈,为女儿撑起了一片天。女儿外出有她相伴,女儿上学她亲自接送,雨中撑伞、夏夜摇扇,悉心照料着孩子的幼小心灵,让她感受家庭温暖。在她精心呵护下,女儿健康快乐成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她知道,丈夫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父母。她一个人挑起了赡养公婆的重担。为便于照顾两位老人,她把公婆从农村老家接到身边,每天为年迈的公婆端茶送水、洗衣做饭,侍奉尽孝、毫无怨言。通情达理的婆婆提醒她:“你还年轻,遇到合适的就要为自己考虑考虑。”王子玲回答说:“我不仅是你们的媳妇,也是你们的女儿。要我重新组建家庭,对方首先必须要接受你们!”

王子玲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505 王必盛

王必盛,男,汉族,1941年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总工会退休干部。

76岁的王必盛,二十一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从不言悔,用细心照料和用心陪伴,诠释对妻子深深的爱恋,用默默付出和坚守展现人间最美的爱情。

王必盛和妻子刘桂淑是大学同学。两人在学校相识相恋,1962年走进婚姻殿堂。婚后,两人育有两子一女,一家五口的生活朴实而美满。谁知1996年、1997年,刘桂淑接连两次突发脑溢血,虽多次住院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导致半身瘫痪。起初几年,她还能勉强行走,但后来病情进一步加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专人照顾护理。

“她是我的妻子,照顾她是我的责任。”王必盛说。妻子患病后,他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妻子的日常生活。退休后,他更是一门心思在家照顾妻子。妻子病倒至今,他唯一一次离开妻子出远门,还是自己生病到赣州做手术。为防止妻子长期卧床生褥疮,他每天用热毛巾为妻子擦拭后背;担心妻子手脚肌肉变形萎缩,他又从网上自学推拿按摩。生病卧床十几年,刘桂淑从来没有生过褥疮,也没有用过纸尿裤。她的卧室干净、亮堂,没有异味。

为便于观察妻子病情变化和身体康复情况,王必盛从妻子患病开始就每天坚持记录病情。21年来,他记录妻子病情的自制“病历”写了厚厚8本,里面详细记录妻子每天脉搏、血压等身体情况,服药种类、时间以及当天天气等信息。“这样,医生问起情况来,我才能清楚地回答。医生才好对症下药。”王必盛这样解释。

喂水喂药、端屎接尿、擦洗按摩,扶着妻子下地活动,给妻子讲趣事解闷……这些事情,王必盛每天都要反复好多次,常常一忙就到深夜11点多。晚上,他几乎每隔两个小时就要起来看看妻子,到半夜给妻子喂一次水,扶她起来上厕所。满打满算,他每天顶多能睡四五个小时。儿女们担心父亲吃不消,争着出钱请人照顾母亲。可王必盛总是坚持:“别人照顾我不放心,她也很难适应。”

病了21年,妻子刘桂淑对生活从没有失去信心:“有他在,我就很踏实。”回想照顾妻子的经历,王必盛则说:“能这样陪着她,看到她乐观地活着,我就感到很幸福了。”

王必盛荣登“中国好人榜”。

506 王成平

王成平,女,汉族,1969年2月生,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阳镇土地堂社区居民。

二十一载寒来暑往,7000多个日日夜夜,王成平甘愿为失去四肢的丈夫承担起生活的全部重量。为挽救身患尿毒症的儿子,她甘愿割肾救子。生活艰辛没有压垮她的脊梁,她用坚强乐观在困境中为家人挡风遮雨,创造爱的奇迹。

1996年,王成平的丈夫在工地打工时不幸被高压电击中,截去双腿和左手,右手仅剩下半只胳膊。家里顶梁柱倒了,还有4岁的女儿、1岁的儿子需要照顾,以后的日子咋过?有人劝27岁的王成平趁早改嫁。丈夫也不愿拖累她,主动提出和她离婚。可王成平毅然回答:“有我在,家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每天起早摸黑,一边照顾丈夫和抚养年幼的孩子,一边到田里干农活维持生计。

丈夫没有自理能力,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都离不开她。王成平走到哪里,就把丈夫和轮椅带到哪里。两人吃饭时用同一个碗、同一双筷子。夏天,她把丈夫背上楼去吹凉风;冬天,背到院坝里去晒太阳;赶集,背上街看热闹;走亲戚,背去见见亲友们、摆摆龙门阵……趴在她背上的丈夫,汗水都不能帮她擦一把,心疼得直喊:“把我丢掉算了。”可王成平却说:“有你在,娃娃们就有爸爸,我们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你就好好地活着,看着娃娃长大!”

让王成平欣慰的是,儿女从小学习都不用她操心。女儿大学毕业后很快找到工作,紧接着儿子又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学费,王成平带着丈夫到儿子就读大学的附近租房子住下,靠打工补贴家用。多的时候,她一天打三份工,一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但她不觉得辛苦,而是感受着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2015年,正在读大二的儿子被查出患上尿毒症,只有换肾才能延续生命!儿子不愿再给妈妈和家庭增添苦难,准备放弃治疗。王成平决定割肾救子,告诉儿子:“妈妈给了你第一次生命,现在妈妈要给你第二次生命!”最终,王成平和儿子配型成功,将左肾成功移植给儿子。如今,母子二人身体恢复良好,儿子毕业后也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个多难的家庭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

王成平荣获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07 王梅荣

王梅荣,女,汉族,1942年2月生,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刘振屯乡白庄村村民。

孝上慈下,大爱永恒。41年,王梅荣含辛茹苦独自一人养育5个儿女、婆家5个弟妹,悉心伺候公婆,撑起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晚辈在她影响下自强自立,先后出了1名博士、5名硕士和9名本科生。她的家庭成为十里八乡优秀家风、文明家庭的榜样。

王梅荣嫁到刘振屯乡白庄村后,与公婆关系融洽,是村里出名的好媳妇。1976年,丈夫白登山不幸病逝。留给王梅荣的,是伤心欲绝的公婆、5个尚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和最大14岁、最小仅半岁的5个孩子。面对不幸,年仅34岁的王梅荣擦干泪水,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媳妇”“母亲”“大嫂”三个沉甸甸的称谓。

一个女人柔弱的肩膀能扛起多少责任?除了家庭,王梅荣还要种好11亩田地——那是一家人的生存口粮。有人曾劝她趁着年轻改嫁,被她一口回绝。她知道,自己没有人可以依靠,可身后还有一群人在依靠自己!凭着不怕难的这股劲儿,她成为种庄稼、种菜的一把好手,她家庄稼总比别人家长得好。她还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让孩子们吃饱穿暖,老人健康整洁。

2002年,王梅荣的公公患脑中风卧床不起,一躺就是七年。王梅荣与婆婆一起,悉心照顾公公。每天给他翻身、喂饭,天气好,便把老人抬出来晒太阳,甚至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王梅荣也亲力亲为给他收拾得干干净净。2004年,小叔子因心肌梗塞猝死,婆婆承受不住打击病倒在床。她对老人说:“我是您媳妇,也是您闺女,放心,我伺候您一辈子!”如今,婆婆已95岁高龄,王梅荣也已经75岁了。她还一如既往精心照顾,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村里人也从未见她和婆婆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王梅荣孝上慈下的行为,深深影响着子女和晚辈。如今家里已经是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先后出了1名博士、5名硕士和9名本科生,家庭和睦、子孝孙贤,成为当地广为传颂的佳话。

王梅荣荣获河南省乡村好媳妇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08 王震云

王震云,女,汉族,1942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退休高级工程师。

45年艰辛守护、日复一日精心培育,王震云不仅帮助脑瘫致残的儿子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陪伴儿子不懈奋斗,帮助他实现五彩梦想。

1972年冬天,王震云的小儿子黄冗出生,由于出生窒息缺氧,被诊断为脑瘫。医生曾断言黄冗长不大。王震云不忍心抛弃自己的孩子,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生活重担,用不离不弃的母爱,将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救回来。

黄冗8岁前基本是跪着、爬着生活,不能行走、不会说话、生活不能自理。王震云每天忙得就像上紧了弦的发条,但无论多苦多累,都咬牙坚持,以母爱呵护着孩子纯真的心灵。在黄冗成长过程中,王震云观察到虽然孩子在肢体控制、语言表达上有障碍,但大脑智力与同龄孩子没有区别,便开始自学残障儿童教育训练方法,教孩子发音、识字、写字。一个简单的发音要重复上千次,一个汉字要练几个星期。在妈妈精心培养下,10岁的黄冗终于跨进学堂。

慢慢长大的黄冗懂事了。看到母亲憔悴的脸和忙碌的身影,想到自己既不能帮母亲,又不能尽孝心,他一度非常消沉甚至有厌世的想法。王震云一直留意儿子的心理变化,经常用张海迪、霍金等人的事迹鼓励他要坚定信念、有梦想。小学毕业后,黄冗因身体原因不得不辍学。王震云便在家中给孩子教功课。在母子俩共同努力下,黄冗自学完成中学课程,能熟练地使用电脑,还开始文学创作。王震云循序渐进地鼓励他,教他查字典,购买大量书籍,陪伴孩子一同阅读。几年下来,黄冗翻烂6本字典,写作水平不断攀升。如今,他已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发表160多篇(首)作品,先后出版了3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残爱》和诗歌集《路,远方》。黄冗的作品《我要飞翔》荣获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优秀歌曲奖,被邀请参加迎接北京奥运会相关活动。2009年,黄冗被新疆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信念成就精彩,母爱创造奇迹。黄冗在他创作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有今天的成绩,与母亲的培养和鼓励密不可分。我深深为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而骄傲。”

509 方水芹

方水芹,女,汉族,1966年2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

方水芹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侍奉体弱多病的公婆和父亲,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绎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方水芹婚后一直与公婆同住,五口之家,相敬相爱,其乐融融。1997年,70岁的婆婆做了胆道结石手术,两年后,又被查出结肠肿瘤,两次住院。手术期间,方水芹白天上班,晚上陪夜,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毫无怨言。多次手术使婆婆的身体弱不禁风,需要长期细心照料,她未曾有半刻懈怠。婆婆身体稍有缓解之时,公公却在2003年因脑梗住院治疗。虽经治疗病情稳定,但10多年来,血管性痴呆越来越严重,加上心肌梗塞、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并发,多次住院,生活不能自理。她和丈夫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不论寒冬酷暑。随着公公的病情加重,穿衣、吃饭、洗漱、换尿布、通便、理发等日常生活护理全部落在夫妇俩身上。她每天都默默地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需的护理程序,还包揽了病情观察、配药、康复锻炼等。近3年来,公公多次发病呼吸暂停,都是方水芹凭借过硬的急救技术,把公公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2008年,方水芹的父亲也被诊断为脑梗住院治疗。5年前,父亲又因骨折住院,4个月内骨折两次、手术两次。方水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张罗着住院、手术、陪护、康复指导……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父亲已能借助辅助工具下床,生活可以少部分自理。近几年,父亲的记忆力明显下降,经常忘记吃药,她就把父亲吃的药每周排好,每天3顿,分成早、中、晚3个袋子,还买了“服药提醒闹钟”,每日3餐提醒督促吃药。

目前,家中4位老人均年事已高,除方水芹母亲外,3位老人经常生病,药不离身。她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家中几位老人的病情观察、体检、抽血、配药、健康管理等都由她来承担,从无怨言。她说:“父母给予我生命,公婆倍加呵护我,现在他们老了病了,回报他们是应该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年来,方水芹还致力于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居家护理、上门服务、社区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为老年人身心健康而忘我工作。

方水芹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

510 田洪武

田洪武,男,汉族,1966年5月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洪武马铃薯种薯合作社理事长。

他是家中的大孝子,用孝心温暖身患重病的老人,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人生赞歌。

田洪武岳父患有白内障后遗症、小脑梗塞后遗症,岳母患有小儿麻痹症,他的爱人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他的身上。岳父岳母行动不便,常年卧病在床,他一有时间,就要到他们的病榻前细心陪伴,亲自照料他们的吃喝拉撒。他陪岳父岳母聊天,想着法逗他们开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日复一日地照顾两位重病老人,需要极大地耐心和付出,但是他从不叫苦、从不抱怨。工作再忙,他都会抽出时间,联系专家为岳父岳母诊疗,想尽办法缓解二老的病情,减轻他们的病痛。一说起田洪武,岳父岳母就打开了“话匣子”,竖起大拇指,称赞洪武是细心照顾、体贴入微的“好儿子”,是不嫌脏、不怕累的“好女婿”。左邻右舍也都纷纷夸赞田洪武,认为二老有这么一位难得的女婿真是天大的福分。

1996年,田洪武开始资助贫困学生,不管多忙,每年都会去慰问社区的贫困、重病、失独居民和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将对自己家人的爱传递给社区内的弱势群体。2011年,他投资520万元的全省首家民助公办洪武孤困儿童福利院建成投入使用,当年就收养孤困儿童8名。2012年,福利院出了一位女大学生,如今又考上了研究生,每个假期都要回到福利院。她把福利院当成自己的家,把田洪武夫妇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她说:“没有田爸、田妈就没有我的今天,更不会有我的未来,这份恩情永生难忘。”目前,福利院已有8名孩子分别考上大学,田洪武一直承担所有学习和生活费用。

田洪武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511 白琴

白琴,女,汉族,1976年1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陶乐镇施家台子村村民。

白琴带着爷爷、奶奶出嫁,19个春秋,用亲情温暖了一个特殊的“四姓之家”,用爱心向世人阐释了“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真义。

1986年,白琴父母离异,父亲抑郁导致精神失常,爷爷奶奶用年迈虚弱的身躯撑起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年幼的白琴夏天挖野菜喂猪,冬天捡柴火,帮助爷爷奶奶减轻一些负担。爷爷和奶奶身体越来越差,初中毕业后,白琴选择回家务农,照顾爷爷奶奶和患病的父亲。奶奶的胃不好,白琴就把家里稀有的小米全都省下来给奶奶熬粥喝,自己吃高粱米、苞米饭。忙完家里忙地里,不到20岁的白琴干起农活样样在行,庄稼长得不比别人家差,村里人都夸白琴是个能干又孝顺的好闺女。

白琴该成家了。奶奶经常叹息说:“等你嫁出去了,我们也就放心了。”白琴总是坚定地说:“奶奶,嫁人我也要带着您和爷爷,您们就是我的陪嫁。”1998年,善良孝顺的白琴与呼天堂结婚,带着爷爷奶奶走进了新家。结婚当晚,一家人一起吃第一顿团圆饭,白琴却在饭桌上哭了起来,丈夫和公公再三追问,白琴哽咽着说:“以后让我当牛做马都可以,只希望你们能容得下我爷爷奶奶。”公公安慰白琴:“我也是过去逃荒到这里的,尝遍了生活艰辛。你放心,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你爷爷奶奶一口吃的。”白琴对公公的一番话十分感恩,发誓要照顾好这个家庭。从此,每天天未亮,白琴就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饭,照顾爷爷奶奶、公公和年幼孩子的穿衣起居,然后把饭菜送给独居的父亲。把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安排妥当后,她又打扫院落,喂鸡喂羊,下地劳动。

丈夫一家人也把白琴爷爷奶奶当成自己的亲人,悉心照顾。在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白琴的婆婆和爷爷相继安详离世,公公和奶奶虽已高龄身体却很健康,父亲的病情逐渐好转,一家人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白琴入选“宁夏好人”,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12 白万红

白万红,女,汉族,1983年3月生,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东街社区居民。

不是生身母亲,却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7年来,白万红用心照料着患有先天性脑瘫的继子,陪伴他上学读书,用母爱滋润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成为他人生路上的强大精神支撑。

10年前,24岁的白万红嫁给了已离异的缪泽文,使这个本来支离破碎的家庭又变得完整起来。新婚之时,正是她继子小康的6岁生日。小康出生时被诊断患有脑瘫。第一次见到白万红时,他用力扭过头喊了一声:“妈妈。”这一声“妈妈”,成为白万红照顾继子的开端。为了生计,新婚不久,丈夫就远赴他乡打工,把照顾年迈老母和脑瘫儿子的重任托付给白万红。吃饭时,小康只会张着嘴,盯着一桌子饭菜无从下手,白万红就一口一口地喂他吃。一开始,小康无法站立,反应迟钝,胆小怕人。白万红就在家里帮助小康学习站立,她慢慢扶着,然后松开手让小康自己站立,跌倒了就再来一次,最终帮助小康克服恐惧。两年后,小康终于可以在平坦的道路上缓慢行走,也能和外人说话交流。小康到了上学的年龄,白万红就每天背着儿子去上学。慢慢儿子长大,白万红背不动了,就用轮椅推着儿子去上学。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白万红风雨无阻,护送晨昏。2013年,小康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是寄宿制,白万红就跟着陪读。每天早晨,白万红6点按时起床,然后叫醒小康,帮他穿衣洗漱,督促他到操场锻炼走路。等锻炼结束,就带他去吃早餐。每天晚饭后,白万红就陪着儿子写字读书,督促他按时锻炼走路。班主任回忆道,小康刚到这个学校时,好多人都觉得他有一个好妈妈,后来才知道,原来他的妈妈是继母,这让大家肃然起敬。在白万红的陪伴下,小康的行为习惯和沟通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现在,小康可以非常专心地上课,会与别的孩子一样拿手比划声调,大声朗读,一起表演。看到小康的变化,白万红感到无比欣慰,大家也都从心底对白万红钦佩不已。

白万红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513 白永皓

白永皓,男,汉族,1993年4月生,共青团员,西安科技大学学生。

父亲去世,母亲瘫痪在床,妹妹面临退学。正在上大学的白永皓,没有退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他带着高位截瘫的妈妈重返校园,以至善至真的孝行美德,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白永皓来自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班家湾村一个普通家庭。2013年,他和妹妹同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2014年6月,白永皓突然收到噩耗,父母遭遇车祸。父亲当场被夺去生命,母亲因胸椎三四节压缩性骨折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正在准备参加期末考试的白永皓,立即赶回老家料理父亲的后事。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母亲康复的可能性非常渺茫。经过慎重考虑,他作出了抉择——让妹妹继续上大学,自己休学在家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他对妈妈说:“从现在起,您就当回孩子,我就是您的家长,就像爸爸照顾女儿一样。”

2015年8月,白永皓决定背着妈妈上大学。重返校园后,他变得更加忙碌,白天,间隔4小时帮妈妈导一次尿;晚上,间隔6小时导一次尿;上午、下午各按摩5次;每天三餐按时按点准备好;每天要清洗换下来的衣服,买菜做饭,收拾屋子。2015年12月,妈妈住院做脊髓探查手术,又花去十多万的费用。出院后,为节省开支,白永皓租了两间价格便宜的房子。2017年春节,妈妈的病情再次加重。看着儿子在学校、医院、出租屋三头跑太劳累,母亲坚持要回老家。母亲回老家休养后,他在与妹妹的一次通话中,得知妈妈又住进了医院。原来,妹妹的身体单薄,无力将妈妈抱到轮椅上。妈妈由于长期卧床,无法晒太阳,褥疮、贫血、缺钾等并发症更加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白永皓心如刀绞,立即请假回老家,再次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让妹妹全力以赴参加招聘考试。

白永皓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

514 冯恩珍

冯恩珍,女,汉族,1978年4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张黄镇卫生院妇幼专干。

付出青春时光,用心照顾身落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和瘫痪在床的公婆,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冯恩珍用自己的不离不弃和无怨无悔谱写了孝老爱亲的赞歌,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义”的大爱美德。

22岁,冯恩珍在最美的年纪,与关少华认识并喜结连理。2010年7月,关少华在腌渍橄榄的水池中救人时,不幸二硫化氢中毒,经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变成了口齿不清、流着口水、大小便失禁、智力如3岁小孩的半瘫病人。从此,冯恩珍的生活完全变了样。丈夫每天要换洗的裤子十几条,水井旁、家门口、客厅里随处可见粪便。冯恩珍每天帮丈夫按摩,陪他说话,默默为他清理大小便,从无怨言。公公前几年脑梗塞偏瘫,生活不能自理。自己的两个小孩,大的9岁,小的3岁,也需人照料。2010年10月,婆婆突发脑溢血,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瘫痪在床。

每天凌晨5点,冯恩珍起床忙里忙外,做好饭菜,为3位亲人喂饭、换上干净衣裤,再匆匆骑上助力车赶到10公里外上班。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来回车程就花一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在照看3位亲人中度过,没有片刻休息时间。晚上下班回家,冯恩珍帮他们清理大小便,洗澡、擦身、换洗衣服,一直忙到半夜才能躺下。过度的劳累加上睡眠不足,冯恩珍的体重从100斤直降到80斤。十几年来,在冯恩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婆婆虽然瘫痪在床,但从未生过褥疮;丈夫慢慢学会吃饭走路,能说出一两句简短的话,公公的病情日渐好转;两个儿子正在健康成长。冯恩珍用弱小的身躯和满满的爱心无怨无悔地维系着家的完整。

冯恩珍荣获广西十大孝心人物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15 师丰收

师丰收,女,汉族,1965年6月生,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俞村镇桥埠村村民。

师丰收、陈金海夫妇收养了出生5天被遗弃的女婴,孩子17岁时被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夫妇二人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骨肉,倾其所有、竭尽所能为其治病,演绎了一场不离不弃、暖人心扉的亲情故事。

师丰收夫妇婚后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1991年11月13日,收养了一个刚刚出生5天的女婴,取名“雪雁”。雪雁17岁那年,被诊断出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定期向体内输血来维持生命。于是,一家人开始了和病魔的斗争,他们奔走在大大小小的医院里。雪雁每月的治疗费在5000元左右,几年下来就花去五六十万元,家里债台高筑。有人劝师丰收:“算了吧,为了抱养的女儿,何苦呢?”但师丰收坚定地说:“雪雁就是我的亲骨肉,只要还能动,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看病!”2010年,为让雪雁接受更好治疗,母女俩到上海打工。师丰收在一家饭店里当洗菜工,雪雁当服务员,她们就这样一边打工一边治疗,相依为命在5平方米的出租屋里生活。艰难时刻,在同一家饭店打工的江西小伙章伟走进了她们的生活。章伟向雪雁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可他的表白不仅遭到雪雁的拒绝,也遭到师丰收强烈反对。但章伟一如既往地帮雪雁干活,嘘寒问暖。2010年7月,雪雁突然昏厥,送到医院,医生拿着病危通知书让师丰收带着孩子回家。师丰收拖着沉重的步子,抱着女儿踏上返乡的路。得知消息的章伟,赶上了同一列火车。一路上,师丰收和章伟紧抱着雪雁一次又一次地呼唤,雪雁奇迹般地醒了!师丰收泪如雨下。医生曾断言,雪雁挨不过3个月。但父母的关爱让雪雁顽强地活了下来。2014年,历经磨难的章伟和雪雁领取了结婚证。现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亲情故事还在继续……

师丰收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16 曲冬梅

曲冬梅,女,汉族,1977年12月生,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苏家村村民。

曲冬梅二十一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小叔子,悉心照顾年迈的奶奶与患抑郁症的公公。曲冬梅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不幸的家庭,用行动诠释亲情的含义,感动着亲友乡邻。

正值曲冬梅新婚之际,小叔子闫涛在地里喷洒农药时中毒,导致小脑萎缩,全身瘫痪。公婆年迈且身体不好,照料闫涛的重担就落在了曲冬梅两口子身上。平时,公婆和闫涛住在一起,曲冬梅两口子住在另一个院子。作为闫家主妇,孩子又小,曲冬梅忙了这头顾那头,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格外多。瘫痪了的闫涛情绪特别低落,甚至一度想不开,曲冬梅就想尽办法帮他树立信心。瘫痪的前几年是康复关键期,忙完农活的曲冬梅一回来就先给闫涛用热水泡脚,边泡边按摩,天天如此。曲冬梅的行动燃起了全家的希望,一家人都帮着闫涛做康复训练。训练的时候需要3个人协同配合,婆婆和丈夫负责搀扶,曲冬梅则蹲在前面用两只手拉着闫涛的脚一步一步往前挪。曲冬梅两口子还在院子里的桐树上拴好钢丝,自制简易康复训练器械,帮助闫涛训练臂力。一年半后,闫涛终于可以自己用手扶着轮椅慢慢地走路了。

闫涛需要经常去医院复查,营养神经的药物也不能停,单靠种地收入难以为继。曲冬梅和丈夫就农闲时去工地打小工,尽量多挣点钱补贴家用和小叔子的医药费。闫涛瘫痪,公婆照料他的起居,年迈的奶奶与曲冬梅住在一起。曲冬梅天天悉心照料奶奶,直到2013年老人去世。2009年,曲冬梅的公公又得了抑郁症,本来就艰难的家庭又添了一份负担。但是,在曲冬梅的支撑下,闫涛经过康复训练,如今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并且哥嫂帮助他重新修建了6间宽敞的砖瓦房。公公也恢复得很好,和婆婆一起经营着一家小超市,一家人和和美美。曲冬梅的婆婆感慨地说:“这个孩子自从来到闫家,吃了不少苦,是个实在的好孩子,就跟亲闺女一样。”

曲冬梅荣登“中国好人榜”。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