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5-09 13:07 | 来源:2009年05月08日 13:30:02 浙江在线 | 查看:1815次
她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大四学生葛萍,创下了英国诺丁汉市义卖新纪录
“再过1个多月,我就要去四川达州的天山诺丁汉小学义务支教了。”7日下午,即将毕业的宁波诺丁汉大学本科生葛萍向老师告知了这一消息。
目前,葛萍已在上班见习,负责上海世博会宁波场馆的筹备工作。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为何放弃一份较好的工作,去条件艰苦的地震灾区支教?葛萍说,去年5月12日晚,她正在英国留学,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十分震惊。“我们一定要为地震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葛萍和其他留学生发起募捐活动。
去年10月,葛萍带着从英国街头募捐来的30余万元善款来到四川地震灾区,交给当地民政部门,用于渠县中滩镇天山小学的重建。重建后的小学将改名为“天山诺丁汉小学”。
“目前,校舍建设接近尾声,我即将去这所学校任教。”葛萍说,新校舍可容纳200多名学生读书。家住宁海城区的葛萍母亲对女儿的这一选择十分支持,表示在葛萍义务支教期间,一切支出费用全由家里负担。(来源:浙江日报 记者 蒋勇 邵愉婷 徐猛挺)
宁波女孩英国筹款30万
葛萍(左三)和留学生在义卖募捐现场
“我们在四川灾区筹资建造的小学已经建了一半,希望这些来自国外的善款能给灾区儿童带来知识与快乐。”昨天(7日,下同),坐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草坪上,20岁的葛萍开心地告诉记者。
葛萍是宁海人,宁波诺丁汉大学大四的学生。汶川地震发生后,正在英国留学的她在诺丁汉市爱心义卖10天,共筹集资金26364英镑(约合人民币30万元)善款。此后,葛萍又与四位英国籍华人奔赴四川选址,最终选定在四川达州市渠县中滩乡建小学。他们捐建的小学可容纳200多名学生读书,将在今年8月完工。
联系诺丁汉市政府
取得广场义卖权
前年8月,尚在念大三的葛萍被宁波诺丁汉大学交换至英国留学,留学期为1年。
去年5月,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当场就哭了,为灾区人民筹资成了我当时最强烈的想法。”葛萍说。
次日,葛萍开始联系在诺丁汉的中国留学生。同时,葛萍和伙伴们与诺丁汉政府部门联系,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在诺丁汉市政广场义卖的权利。
2008年5月23日,葛萍得到了诺丁汉市政府同意他们在市政广场义卖的答复,场地的使用权是10天。当晚,100多名中国留学生汇聚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湖畔,当环绕成“5·12”和“心”形图案的蜡烛燃起时,校园里哭声一片。
在葛萍发起上街义卖T恤为灾区捐款的倡议后,留学生们争先恐后报名参加。
筹得诺丁汉市史上
最多的一次义卖资金
5月24日早晨7点,葛萍和100多名中国留学生来到广场。他们将10余幅汶川大地震的凄惨照片摆上了广场,留学生们流着泪向路人讲述着发生在四川灾区的一个又一个悲恸故事……
来来往往的诺丁汉市民纷纷驻足仔细聆听,随后掏出钱来买留学生们手中的T恤。
5月25日,诺丁汉市大雨,气温不足10度。“震区人民在受苦,我也要陪着他们受苦,我不打伞。”站在诺丁汉市政广场上,雨水顺着葛萍的发丝滴滴答答流下,但葛萍执拗地用行动表达着她的心情。
留学生们于是都收起了伞,学生们在雨中向路人们宣讲着震区的故事。诺丁汉市民们被感动了,一些市民不拿T恤就直接往钱箱里塞钱,有的市民甚至收起伞,陪学生们一起淋雨。
10天后,留学生们共筹得26364英镑善款。“当地媒体说,这是诺丁汉市史上义卖筹集资金最多的一次。”葛萍骄傲地说。
自费赴四川灾区
终落实建校地址
留学生们商议,用这笔善款在灾区建一所学校。于是,他们又将这个任务委托给了去年8月留学期满回到宁波的葛萍。
去年10月8日,葛萍和4位专程从英国赶来的华裔汇聚成都,开始走访灾区,寻找合适的场地建设小学。“这次的差旅费我们不动用善款一分钱,完全自费。”葛萍说。
从10月8日到10月20日,5人在地震重灾区四处奔波选址,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建校地址。
去年11月,4位华裔给葛萍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称,他们一位长期在震区工作的朋友推荐了四川达州市渠县中滩乡,该乡小学在地震中坍塌。
因为学业关系,葛萍无法再次去达州商谈选址事宜。去年11月底,这4位华裔又从英国赶到了中滩乡。仅仅两天,就初步与当地政府达成了建校事宜。
想去捐建的小学
当老师
达成初步意向后,4位华裔把详细的资料发给葛萍。葛萍在网上征求了绝大部分参与义卖的留学生的意见后,决定在渠县中滩乡建校。随后,善款被打入渠县中滩乡建小学的专用户头。
今年2月,小学正式开工。学校设计分上下两层,能抗八级地震,可容纳200多名小学生一起上课。
学校将于今年8月竣工,将取名为“达州市渠县中滩乡天山诺丁汉小学”。“因为这所学校是诺丁汉市民捐助的,饮水思源,所以取名为诺丁汉小学。”葛萍解释说。
今年4月,葛萍抽空去了趟渠县中滩乡。在建的小学的地基已经打好,“看着那些孩子纯真的笑容,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葛萍自己还有一个想法,她希望毕业后再去西部支教两年,“如果渠县当地欢迎我,我希望能在我参与建设的这所学校里教书,相信在那里教书的感觉一定很棒。”(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