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20 21:24 | 来源:青海文明网 2016-05-03 09:25:09 | 查看:1014次
青海新闻网讯 在南京市秦淮区洪武路一个陈旧的安置小区里住着一位耄耋老人,他的住宅面积仅37平方米,室内布局简单、陈设简陋,书桌、床、厨卫均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物品,表皮掉落、部件损坏。就是在这种俭朴环境下生活的老人,拿出了毕生积蓄30万元,捐给了千里之外的湟中县。
老人名叫赵明贤,是原湟中县师范学校的离休教师。出生于1930年,如今已经八十多岁。1961年,赵明贤来到青海,在原湟中县平安中学任教,后又被调入湟中一中、湟中县师范学校任教。赵明贤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把教育事业当作神圣使命,为湟中教育事业奉献全部的心血和力量。
1986年离休后,赵明贤离开了工作生活26年的青海,回到老家江苏南京,他生活极其简朴,电脑破旧、落后,学生们给他买了一台新款笔记本电脑,但他却坚决不接受,说这些东西应该送给比他更需要的人;他穿着简朴,学生们想给他买些新的,但他却一口回绝,说衣服是用来蔽体的,不是用来炫耀的;他饮食简单,学生们想给他买点好的,但他却批评学生们,条件好了不能忘本,中国还有很多挣扎在贫困线上需要帮助的人。湟中县领导知道赵老师的情况后,打算前去慰问,他却说,他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不接受任何官方性质的慰问。
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俭朴的老人,却将自己一生的积蓄捐献给了生活了26年的第二故乡——湟中。对于这位老人,30万元是一笔巨款。假如他拿出捐款的十分之一,就能让自己的小屋焕然一新;如果拿出捐款的五分之一,就能让自己的住宅散发现代气息。然而这位生活简朴的老人,却将一生的积蓄毅然捐给了他曾经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湟中县,捐给了对知识充满着渴望的湟中8万学子!
30万元,这个数字背后,每1元钱都饱含着这位老人对湟中这片土地和湟中人民的深深的爱,满满的情。他深情地说,我捐款,是因为湟中人民纯朴、热情、善良,是因为湟中人民对老师尊重、对教育尊重。
应老人的要求,这笔捐款主要用于推广普通话工作。湟中县教育局将30万元捐款确定为“赵明贤普通话奖学基金”,专门用来推广县域内中小学生的普通话。已在全县教育系统成功举办了两届“赵明贤奖学金普通话比赛”。这项比赛在湟中教育系统乃至全县产生轰动和巨大反响,师生们都为赵明贤老人的精神所鼓舞,学说普通话,讲好普通话,全县推广普通话工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是赵明贤一生的座右铭。赵明贤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他始终站在教育这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理想,守望着一个甜美的梦,谱写着一曲平凡而激昂的人生乐章。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