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群—做好事几十年如一日(图)

发布时间:2017-05-09 19:12 | 来源:华龙网 2016-12-24 17:24:38 | 查看:7303次

【摘要】 做好事几十年如一日

  一、人物简介

  王安群,女,1946年6月15日生,綦江区三江街道滨江社区居民。

  二、事迹简介

  做好事几十年如一日的王大妈。她出生在山里,命运多蹇,丈夫瘫痪,悉心照料二十载。为生计自学理发,几十年授徒名满渝南黔北。学雷锋,收残障几十徒分文不取;助贫弱,慷慨解囊几十年始终如一日。而今年逾古稀,豪情不减,依然践行着她“一生学雷锋”的不变承诺。

  三、详细事迹

  1.苦 难

  王安群,女,1946年6月15日生于綦江区石壕万隆山区,比毛泽东常提起的雷锋同志小5岁。从小生长在海拔达1500米的高山,贫困的家境让她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秉性,几岁时便学会了煮饭、洗衣、喂猪、种地的“活路”。家在老街,石板路坏了,她找来石块修补;街道上有瓜果皮,她担心路人踩上滑倒,就拾起来扔到垃圾堆。当年初中不普及,十六岁读完小学,她便无法去离家百里之外的赶水镇上初中,只好在家务农。第二年,她当上了村里“赤脚医生”,走村串户,为贫困乡亲采药治病。

  李代相,三江街道新联村人。十九岁那年,经人介绍,她与当时在石壕万隆粮站工作的李代相认识,1966年与他结为夫妻。1968年,因丈夫的弟、妹无人照顾,作为嫂嫂的她,便从万隆迁到三江新联村落户。

  1976年,才满三十岁的丈夫不幸瘫痪,卧床不起。当时王安群已拖着四个孩子,大儿子8岁,小儿子才8个月。面对不幸的丈夫,想着今后的日子,她心如刀绞……经过短暂的阵痛之后,她很快醒过来,决心接受命运的挑战。

  在粮站领导的关怀下,她送丈夫去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治疗。在大坪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医院一位姓钟的军医常给病人理发,从不要报酬。她问他为什么不收钱,军医说:“病人住院,经济负担已经够重了。如果花高价去外面请理发师来给病员理发,那就更增加了病人的负担。我顺便给病员理理发,举手之劳,哪能收钱。人活着光为了钱不行,还得有点精神。”军医的话,给她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

  后来,丈夫病情稍有好转,为减轻单位开支,转回石角区医院治疗。丈夫工龄不长,病休年龄不到,每月只有百分之四十的工资,每月只有16元3角。在石角医院住院治疗期间,丈夫的头发长长了,她无钱外出请理发师来为他理发。一次,两个孩子的头发已经三个月没有理了,弟弟长得像妹妹,她只得咬咬牙,掏出五角钱叫两个孩子去理发,不知怎么搞的,孩子把钱掉了,发未理成,反被她打了一顿。钱没了,发未剪,母子三人又抱头痛哭起来。突然,她想起了大坪医院军医钟医师,很快止住了哭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打你们。明天,妈妈给你们剪头”。当时,与丈夫同住一个病房的刘大发是个理发师,听说我要给孩子剪头,主动送给她一张理发用的旧围布,这为她给孩子理发增添了信心和勇气。第二天上午,她拿起家用的普通剪刀,为两个孩子,还有瘫痪的丈夫理发。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为人理发,也是她今天能成为一名技术全面、拥有三百多个徒弟的理发师学习理发的第一课。

  2.拼 搏

  不久,她想到一个叫李建青的人,他有一把理发用的旧推子要卖,她便省吃俭用买下了这把旧推子,从此,迷上了理发这门职业。在精心护理丈夫的空余,她就大胆给住院的病员理发。古话说得好:熟能生巧。为了加快提高技巧,她挤出时间去石角小学给学生理发,虽然不收钱,但是提高了她理发的技艺。1978年,她背起工具包,到石角场镇附近的农村揍家串户,上门为农民朋友理发,价格为每人每次五分钱,如果没钱,给把小菜也行,久而久之,农村很多人都叫她“一把菜理发师”。

  1978年底,粮站为了紧缩开支,丈夫离开石角医院,住进了一间十六平米的屋子,仍由她护理。经石角区领导出面协商,王安群作为零时工留在石角粮站煮饭、喂猪。当时粮站煮饭是烧糠头(稻壳),没有自来水,靠挑水煮饭,每月给她四个下午的半天外出理发。她为了丈夫的病情,孩子的读书与生活,里里外外不分昼夜地劳作,从没睡过一晚的安稳觉,坚强地挺了下来。

  1979年,她开始在石角街上莫家巷子水码头摆摊理发,每天平均可收入两元钱添补家用。那时理发每个收费一角六分钱,对于那些孤老和特困户,她却从来没有收过钱。有一次,两个大约十二岁的孩子来理发,他们只有一角钱,问她理不理,她回答可以理。在给孩子理发的过程中,她得知孩子家住石角土台村,姓周,是两个孤儿,她不但没有收他们的钱,还说:“小弟弟,你只要头发长长了就来找我理,不用给钱”。从此,这两个孩子每隔一个月或两个月就来她摊子上理一次发,一直到他们年满十八岁。在那些艰难的岁月,来自官顶、刘罗、土台等高山村落的孤寡老人和五保户,都是她长期义务为他们理发。之后,虽然丈夫离开了医院,但对医院那些身患疾病,卧床不起的伤病员,她不嫌弃他们身上的脏和臭,每隔一两个月都要用半天的时间去医院为他们义务理一次发;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她也要为孩子们义务理发一天。

  3.奉 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王安群的理发业务日渐兴旺。为了提高业务技能,她一面挤时间外出取经,一面购买有关书籍,刻苦自学,不断掌握时尚发型的变化规律,以适应老、中、青顾客的需要。由于她的技艺不断提高,经常有人从几里外慕名前来理发,她的收入逐年增加。但在收费方面,她依然坚持优质服务,合理收费,五保户、孤老、特困户免费理发。

  1982年,石角市场开始规范,她主动向石角工商所提出申请、登记、办照,成为石角地区最早的合法经营个体工商户之一,并在“操场坝”(石角早期的市场)公路边棚摊内开设了理发店。不久,有人来店要她收徒传艺。为了解决社会闲散待业人员,她采纳了带徒弟的建议。但她招收徒弟有个标准,那就是残疾人和家庭贫困者优先。

  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来店理发的顾客一天比一天多,她家的生活也逐渐步入了小康,但她关怀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和行为一直没有变,她一如既往地按时去医院为病人义务理发,儿童节照样为儿童免费理发,五保户、孤寡老人依旧不收费。区、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我为社会献爱心”、“创双文明户”、“争当好样个体户”等等健康有益的精神活动,她都是积极地参与。她还在店里自己增加了“三•一五”免费为消费者理发、“老年节免费为老人理发”、“到医院为做计划生育的妇女无偿理发”等献爱心的服务内容。1984年以后,她除了继续坚持定期去石角医院病员免费理发外,还到离石角七公里以外的三江“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定期为病人义务理发,直到1992年第六人民医院迁往重庆为止。

  1993年的某天,她在报上看到一篇标题叫《九十年代活雷锋》的报道,介绍她八年如一日地为第六人民医院病员免费理发的事迹。这篇报道引起她很多思考,一是雷锋同志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时代的精神,我仅仅为一个医院的病员免费理发几年,是一种极其平凡的普通小事,怎么把我比得这么高呢?二是虽然我默默无闻地为社会作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区区小事,人民的报纸却给了我如此高的荣誉。联想到近年来区分会,还是县协会,年年都授予我“先进会员”、“好样个体户”、“双文明个体户”等荣誉称号,越觉心里不安:“我为社会只作了平凡的小事,社会和人民给予了我这样高的评价!这就更加激励自己努力回报社会,回报民众。”

  九十年代以后,她的理发店又增加了一项义务理发的内容——逢双月到敬老院为孤老们理一次发,过年买点小礼品给老人们拜年。1995年,丈夫逝世,她离开石角迁回老家三江街道东源公司菜市附近开理发店。她除了定期到三江敬老院无偿为老人理发,年终买些袜子帽子、鸡鸭鱼肉、水果糕点给老人们拜年问好外,还根据老人的需要和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给老人们捐赠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如洗澡用的热水器,老人上厕所用的木凳等等。

  面对国有企业减员下岗职工增多的情况,她把收徒范围又扩展到了下岗人员也免费传艺。另外,每逢重大节日和重大国事,她都用一天的时间免费为民理发,以表爱国、庆祝之情。之后又增加了“为下岗工人让利理发”的内容,不断参加地方政府和协会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扶贫”、“助学”、“支援灾区”等集资、捐献活动。

  有好心人关心她,叫她多存一些钱,晚年生活好过些。但她认为:“不管你有多少万,一日只吃三顿饭;不管你有多少房,夜夜只睡一张床。”不断创造,不断奉献,关心别人,关心社会,已成为她几十年来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4.执 着

  “助人为乐我亦乐”是王安群执着的信念。

  1978年的某天,她去医院为病人理发,得知白云乡一位姓王的棕匠师傅,妻子死得很早,留下一双不满十岁的儿女。王师傅受重伤要锯脚,住院治疗时间较长,无钱请人护理,她就主动承担起义务护理的责任,像亲人一样照顾他,直到他伤愈出院。

  1979年9月,家住羊角乡盐井村的李少全60多岁,因家穷,三十多岁的侄儿还没娶媳妇。一天,一个自称姓陈的人到他家为侄儿说媒,要李少全先交二百五十元钱,并带他二十七岁的嫂嫂一道去綦江县城看人。老实巴交的李少全,把二百五十元随礼费给媒人后,自己分文没剩。自称姓陈的媒人并未去县城,却把三个山区的老实农民带到三江东源公司。到东源公司后,陈媒人把三人安置在王安群理发店附近的地方,还买了包香烟给李少全老人,以相亲为借口带着老人的媳妇走了。李少全老人和他的侄儿在理发店附近等了很久,眼看快天黑了,仍不见陈媒人和他的媳妇回来。当王安群了解此事的真相后,断定老人被骗了,不但骗了钱,还拐走了人。王安群忙去公司户籍组反映情况,在户籍组的安排下,两人免费住进招待所。当晚,王安群陪着老人和他的侄儿,去家属区找人,请他们叔侄俩吃饭。第二天又了送毛巾和回家的路费,要他俩回家后赶紧向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报案,尽早查出骗子。

  1983年夏天,由河南省来石角买耕牛的两父子,父亲六十余岁,儿子二十多岁,走到回五村“木星桥”,儿子被牛用角顶到桥下,右手摔骨折,年老的父亲背着儿子到石角就医,背到上场口,父亲已筋疲力尽,寸步难行。王安群当时在那里摆摊,毫不犹豫地跑过去,为老人背起受伤的儿子,一口气背进石角医院,自己却晕在一旁。由于抢救及时,年青人才没有留下终生残疾。

  1985年,新民乡一位四十七岁姓李的妇女长子宫瘤,没钱治疗,威胁生命。王安群问明情况后,即刻送她去医院,先交三十元住院费,并以王安群自己的名义签字作保。在她住院治疗期间,王安群还常去看她。三天两头送些东西给她吃,直到她病愈出院。

  1986年一天,石角街道支部书记杨小静给王安群说,有个年轻无业人员尤七,没有正当职业,生活长期无着落,以至流浪社会,不务正业,是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虽然街道、公安派出所多次对他进行教育,但无转变,长此下去,必将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走。街道和派出所的意见是想请你收他为徒弟,经常对他教育帮助,让他找到人生前进的目标,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挽救一个年轻人。王安群乐意地接受了委托,招收尤七为徒。开初,尤七来店学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不安心。经过与王安群的朝夕接触,不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情终于使“浪子回头”。一年以后,他学成开业,结婚成家,有了孩子。

  1988年,一位姓罗的小伙子,背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小孩,因无钱给孩子治病,在王安群店门口连连叹气。王安群问明情况后,即刻把准备给自己孩子交学费的钱主动借给小伙子为他的孩子医病。医生说,再迟两个小时,可能孩子就有生命危险了。因医治及时,不久,他的孩子病愈出院,小伙子对王安群千恩万谢救了孩子的命。

  家住四钢厂的火车站退休工人陈大爷,因瘫痪常年卧床不起,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甚至到了绝食的地步。王安群到他家为他理发,还鼓励他增强生活的信心。在王安群的鼓励下,他又重新站起来了,在王安群雷神店分店开业的时候,他不顾年迈专程到雷神店,为王安群分店开业放火炮,以示庆祝。

  重钢四钢有个工人叫陈爱岩,患脑瘫多年,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王安群不但不嫌弃,还定期上门为他理发,关心鼓励他,多年如一日。邻居都说:“久病无孝子,但象王安群这样一个无亲无故的人却常年关心爱护他,真是不容易。”

  古剑有个可怜的孩子,他的母亲触犯了法律,被判刑入狱,王安群得知他的情况后,便主动帮助他,为他购买学习用具,冬天到了,天气寒冷了,又给他编织毛衣。

  ……几十年来,王安群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她用微薄之力筑起的爱心墙为贫困人群遮挡了多少的冷雨寒风,受到了大众的敬重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5.助 残

  因为王安群照顾残疾丈夫二十多年,所以她最懂残疾人,也最疼爱他们。她常说:残疾人是弱者,一般对生活缺乏勇气,哪家有了残疾人,哪家就会感到一种无形的生活压力,不愉快的氛围时刻笼罩着家庭。残疾人的就业,对家庭和社会来说,也是一件棘手难办的事。如果把儿童比做花儿的话,那么残疾儿童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对此,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耐心浇灌她,努力扶持她,让她茁壮成长,变弱者为强者。

  三十多年来,王安群先后收了二十几个残疾人当徒弟,使他们都能自食其力,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的早已成家,生儿育女,合家幸福。

  1987年,石角镇刘罗村蔡长全家里经济条件极差,严重的营养不良,个头也很弱,右脚是瘸的,经村里介绍,王安群收他当徒弟。教残疾人学理发,比收正常人学理发要困难得多。如果是健康人,当师傅给顾客剪完头发,围子一抖,他就会很快用面盆断来热水,给顾客洗头。可瘸子不行,他脚有残疾,水也得由师傅亲手去端,这要比教健康人付出更多的心血。蔡长全很听话,学起手艺来很认真,随着理发技术的不断熟练,人也长高了。王安群谆谆告诫他“艺无止境”,要在用中学、学中用,工作到老学到老。不久,蔡长全出师了,到綦江开发区开店,但王安群还是随时关心他,遇上困难就即刻去帮他解决。

  1992年,王安群收了一个十九岁的孤女胡桂兰为徒。这个姑娘自觉性高,心灵手巧,只一年就出师。经王安群介绍,1994年与蔡长全结婚成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残疾人陈伟,十七岁,不仅是瘸子,还是哑巴,是南桐煤矿一位姓吴的工人抱养的孩子。后来养父病逝,养母没法养活陈伟,经陈伟姑姑的请求王安群收他当徒弟。在教他学艺的过程中,首先碰上的是无法与哑巴徒弟陈伟进行语言交流——“十聋九哑”。要教他学会手艺谈何容易。怎么办?王安群虽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精力,但一点收获也没有,有时为了教一个细小的手指动作,示范了几十次他都不懂,急得王安群眼泪直流。哭也解决不了问题。想了很久,王安群慢慢想到了一个道理:要当好哑巴的师傅,就得先了解聋哑人的手势,换言之,就是要当聋哑人的师傅,必须先当当聋哑人的徒弟。

  为此,王安群专程去南桐煤矿陈伟的养母家,从她那里学到了与陈伟沟通思想的常用手势。在弄清楚了这些基本手势后,经过几个月的朝夕相处,师徒双方在传授技艺中找到了交流的集合点。其实,聋哑人是比较聪明的,他们思想单一,学艺专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快于常人的。经过一年多的耐心辅导,陈伟终于艺成出师,回到了南桐煤矿摆摊理发,开始了自食其力的工作。

  罗德全,男,当时已二十四岁,石角新民人。不仅脚瘸,而且右手只有大指和食指两个指头。但他头脑灵活,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爱书法、绘画,在学艺过程中,努力克服两指不便的困难,不到一年就离开师傅王安群,自己赶场摆摊谋生了。一年后,他远离家乡,先在贵州省绥阳理发,后来又去贵州水城开店,他称呼王安群为“妈妈师傅”,经常来信问寒问暖。其中有一封信写道:

  “妈妈师傅,在您那里学艺的日子,经常见有人问您:‘王孃,你怎么招那些又瘸又跛,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呢?不如多收点健全的人,残疾人会影响你的理发店形象,会使你的收入减少。’你听后淡淡一笑,说:‘为了解决社会上那些难办的事,让那些不幸的弱者站起来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教他们有就业的本领,我乐意免费收他们为徒,我不但昨天收,今天收,明天还要收……我要对他们像亲生儿女一样关心,爱护,正如园丁浇灌要枯萎的花一样,让他们长出嫩叶,开出鲜花,结出硕果。为了祖国繁荣昌盛,理发事业后继有人,让社会充满爱,让社会充满关怀,广收徒弟,特别是残疾人徒弟,这就是我对祖国母亲的回报……”

  2015年,家住三江街道重钢四厂社区的女士罗某,因为习练法轮功走火入魔,上当受骗而患上了抑郁症,多次自杀轻生。王安群知道后又将她义务收到身边为徒,一起在三河街摆摊理发,悉心开导授艺。一年过去了,罗某的抑郁症有了很大的改善,其家人对王安群的人品感激不尽。王安群说,如今,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罗某,但她绝不会放弃,她要尽最大的努力使罗某摆脱法轮功的阴影,使罗某身心完全好起来。

  2016年10月9日,三江街道滨江社区欢声笑语不断,社区正在举行重阳节庆祝活动。已过70岁古稀之龄的王安群也在其中,她依然在一个角落里,从容地为社区老人们义务地理发。但又有谁知道,为了这天能为大众服务,她是带着病体从医院床上悄悄地赶过来的。

  从1982年至2016年的34年间,王安群先后教授徒弟300余个,义务授艺孤残人数超过30余人,徒弟遍布县内外及贵州、达州等地区,帮扶贫困人群难以计数,为社会的稳定和贫困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享誉三江周边的“活雷锋”。2012年,她被三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授予“影响三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十大人物”,其中的颁奖词写道:“一生助救孤残,从不索取回报;以雷锋精神铸就人品,以慷慨善良引领风尚。她是妇孺皆知的大姐,更是雷锋大德的传承人。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