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中—教书是他一生的信仰(图)

发布时间:2017-05-09 19:10 | 来源:华龙网 2016-12-25 18:17:38 | 查看:1380次

【摘要】 教书是他一生的信仰

  一、人物简介

  万吉中,男,出生于1959年9月,开州区天和小学松寿完小教师。

  二、事迹概述

  现年57岁的万吉中老师已经在天和镇山村从教39年了。39年里,他的从教故事就好似一部与山沟里恶劣条件不屈不挠作斗争的奋斗史:从70年代末和村民一起在山梁上搭建简易教室,到搬至村办公室与隔壁面粉厂的嘈杂作斗争,再到筹建松寿完小寻找搭档教师,最后他甚至打起了儿女的主意。39年里,他长时间一师一校托起了山村孩子读书的希望,将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山区教育,教书,早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成为他终生的信仰。

  三、详细内容

  从1978年开始,万老师39年一直在天和镇的村校担任教育工作。几十年在村校扎根,教书生活异常清苦,但万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一代比一代有出息,他感到特别欣慰。

  万老师出生的天和镇银峰村,大山横亘,交通闭塞,偏僻落后。70年代末村里才组建村校。当时因万吉中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被乡亲们委以重任,成为本村校第一个老师。

  学校修建在村里一道高高的山梁上,孤零零的两间土墙瓦房,甚至没有多余的平地。教室里的桌凳都是从村民家里借来的木制长桌凳,用木架支起一块木板就当黑板。学校没有厕所,万老师与村民一起手拉肩扛,做了个简易露天厕所。学校可以开课了,万老师又下山到10公里外的天和镇中心小学,把书本背回来。

  银峰村校虽说只有一个老师,但招收入学的却有一二两个年级的16个学生,16个孩子只能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里海拔上千米,冬天特别冷,天天刮风,经常下雪。孩子们每天在冰雪冻住的山梁上爬来爬去,衣裤打湿,半天烤不干,冻得瑟瑟发抖,很容易生病。万老师看着天天受冻的孩子心里不是个滋味儿,干脆掏钱为孩子们购买了大火炉。

  84年,万老师和村民商量,把半山腰上那间村办公室腾出来做教室,这里村民住户集中些,孩子们离家更近,冬天也相对暖和。但村办公室的问题也很多:仍然是土墙瓦房,仍然没有活动场地,教室隔壁还是面粉厂,里面的柴油机一运作就哒哒哒的响上几小时。万老师每天必须根据面粉厂的响动来调整课程,机器没响的时候抓紧时间给孩子上语文、数学,机器响了就安排上美术、体育,或者读书、做作业。

  万老师不仅要跟面粉厂的机器作斗争,还要为孩子能继续来上学操心。由于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困难,多数孩子上学交不起学杂费,中途辍学的孩子一拨接着一拨。万老师经常游走在村民的家里,一方面给家长和孩子做动员工作,另一方面跟自己的妻子商量,先帮着学生把费用垫一垫。那个年代,万老师在自己极不富裕、收入极低的情况下,先后为多个学生代付学杂费用千余元。他经常跟村民们说:别耽误孩子的未来,没钱读书,我们一起想办法。

  1997年,万老师一心想改变银峰村校的想法终于如愿。他一有空就四处奔走,到处筹集资金,终于在村子的河边征了一片平地,修了几间砖木结构的瓦房,一楼一底,共有四间教室,两间办公室,配备了课桌凳及一些简易教具和器材,平整了一块土坝做篮球场,添置了篮球架,垒起了乒乓球台和升旗台。学校开设两个教学班了,还请来了一名代课教师。

  可好景不长,代课老师只工作一学期嫌工资太低辞职了。万老师十分失落,好不容易建成这么好的学校,可偏偏找不到愿意教书的老师。从那时起,寻找合适的老师又成了万老师的心病,他一边上课一边物色老师,可几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老师愿意教上两学期。

  他盯着自己身边一对儿女,望着妻子,意味深长地说:“村里办学这么多年不容易,以后这里不能没有老师啊!我们把孩子送去读师范吧。”妻子理解他,也默默地点点头。

  随着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口变化,万老师的银峰村校和山下的松寿村校合并成了一所完全小学,此时儿子和以前教的几个学生也刚好学成归来,加入了这个学校的教师团队。一直焦虑的万老师舒展了眉头,他不再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同事会走,不用担心后继无人!

  然而,就在万老师可以松口气时,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在云南发生意外死亡。赶到云南,万老师抱着早已冰冷的女儿放声痛哭,眼泪大颗大颗滴落在女儿不再有表情的脸上。本来就清瘦的万老师迅速憔悴,白发剧增,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处理完后事回来,领导看到悲伤的万老师十分心痛,建议请假休养,可他婉言谢绝了,他淡淡地说:让我教书吧,教着书心里踏实些。

  万老师就是这个样子,他高兴的时候喜欢教书,生病的时候放不下教书,当家庭变故的时候,他仍惦记着教书。教书,已经融入万老师的生命,成为他终生的信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