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9 18:55 | 来源:华龙网 2017-01-20 11:07:17 | 查看:2230次
【摘要】 卖唱帮助贫困山区儿童
一、人物简介
刘晓龙,男,1988年,璧山区青杠街道梁山村人,卖唱歌手。
二、事迹概述
28岁的刘晓龙是青杠街道梁山村的一名卖唱歌手,3年多的时间,他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的歌声传进了无数陌生人的心里。2016年5月,他听他的一个朋友提起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那里很穷,穷得孩子们衣服、裤子到处是破洞,大冬天还穿着凉鞋。他知道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3年多来卖唱所得的4万多元钱,捐给了四川省凉山州的山区儿童。在布拖县德机小学,当他把一件件整洁的校服、一盒盒崭新的文具,交到每一个同学的手上时,100多名孩子们露出了最美的笑容。
三、详细内容
刘晓龙是青杠街道梁山村人,今年28岁,已经卖唱了3年多时间。3年多的时间,他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的歌声传进了无数陌生人的心里。2016年,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3年多来卖唱所得的4万多元钱,捐给了四川省凉山州的山区儿童。
怀揣音乐梦想 流浪卖唱
2013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晓龙认识了一位流浪歌手。
“第一次听他弹吉他,听他唱歌,就被深深地迷住。”刘晓龙回忆说,那激昂、动感的旋律,励志、青春的词曲,让他沉醉其中,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吉他,爱上了音乐。他开始跟着流浪歌手学习吉他,跟他一起流浪卖唱。
“第一次卖唱是在璧山彩虹桥,他负责弹,我负责唱,紧张得歌词都忘掉。”刘晓龙笑着说,那一天,他卖唱所得100多元钱。他认为,这钱是无数的陌生人给的,是大家认可、有温暖有价值的钱,他想把这钱存起来,用来做有意义的事,尽管他还没想好该做什么。
在与流浪歌手合作了几个月后,刘晓龙开始单独“行动”。一把吉他、一台音响、一个鸭舌帽,就成了他的全部“装备”,走到哪,唱到哪。
在3年多卖唱的时间里,刘晓龙经历了许多。在唱到一半时经常被城管“驱逐”,有醉酒的人胡搅蛮缠,有当地的地头蛇前来“砸场”,有困惑、有委屈、也有心酸。
“但是收获更多的,是感动。”刘晓龙说,在他卖唱的时候,有人送过鲜花,有人为他送来热水,有人从开始听到最后,下雨也不舍离开,还有人为他作了一幅画悄悄放进吉他盒里。
“大家听我唱歌、喜欢我唱歌,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刘晓龙说。也是在这样的动力支持下,2015年刘晓龙参加了《中国好声音》比赛,最终获得了四川赛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心中有梦想,走到哪里都是晴天。”在音乐的路上,刘晓龙坚持着、付出着。
做出大胆决定 钱捐给山区儿童
3年多的时间,刘晓龙已经记不得自己“演出”了多少场,他只把每一天每一次的卖唱所得用本子记了下来,用口袋把每一笔钱都装好。3年,一共收入4万6000多元,刘晓龙一分都没有动。
“从第一天卖唱开始,就想的是把这些钱用来做有意义的事。”刘晓龙说。2016年5月,他听他的一个朋友提起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那里很穷,穷得孩子们衣服、裤子到处是破洞,大冬天还穿着凉鞋。
刘晓龙亲自去了一趟,开车开了10个多小时,来到当地的德机小学,看到的情况果真如朋友说的一样,他的心被孩子们纯真、渴望的眼神深深地牵动着。他决定把这4万多块钱捐给这些山区的孩子们。
回到璧山,刘晓龙找到一家制衣厂,为学校的100多名孩子定制了校服;来到文具批发店,买了100多套文具,供孩子们使用。他亲自载着这些“礼物”,重返布拖。
2016年6月3日,对刘晓龙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天。在布拖县德机小学,他把一件件整洁的校服、一盒盒崭新的文具,交到每一个同学的手上,见证了孩子们最美的笑容。他唱歌给孩子们听,唱彝语歌曲《阿杰鲁》,汉语译为“不要怕”,鼓励孩子们勇敢地面对生活。100多个孩子,一起跟着他轻轻地哼唱,很多孩子都唱哭了,刘晓龙也哭了。
那一天,刘晓龙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卖唱三十九个月就为今天!我是农村里长大的孩子,虽然我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但从我第一次一个人单独卖唱开始,我就发誓要把我自己唱歌的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不是什么做慈善,不是想谁谁关注,我只是想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他们。我今天所有做的一切能够感受到他们一点点喜悦我就足够。感谢我的生命中有音乐,有你们!”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