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3 08:24 |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17-04-07 10:46 | 查看:993次
——公众对当前这场反腐败斗争的看法与评价
核心提示: 调查时间:2017年2月23日至3月16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问卷样本:通过纸质问卷调查和电子问卷推送进行问卷发放,共回收有效样本38790份,有效回收率98.6%。从受访者日常居住地看,直辖市占26.4%,省会城市占35.3%,区县(包括县级市)占29.4%,乡镇、村占8.9%。 访谈对象:近600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各级各地党政干部,以及媒体和企业家代表等。
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兴党兴国之举,是党心民心所向
纵观古今中外,腐败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顽疾。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所面临的现实环境更为复杂。毋庸讳言,时间回溯四年多,到党的十八大前,腐败问题已累积到相当复杂、相当严峻的程度,成为我们党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最严峻挑战之一。人民痛恨腐败、盼望惩治腐败,如果再不厉行反腐,我们党就可能失去人民的信任、支持与拥护。所以有人说,反腐败斗争是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须要打”、而且“绝对输不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然而,也有很多人曾表示担忧,就像此前坊间“不反腐要亡党,真反腐要亡国”的说法一样,腐败问题无疑已经成为一枚威胁、危害巨大的“定时炸弹”,如果不反腐,这颗“炸弹”时刻可能会引爆,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将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如果厉行反腐,则不仅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决心,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否则腐败病灶不仅不能清除,还将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甚至不利于党内团结和政治稳定。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极大、风险极高,党中央能做到吗?能掌控吗?毋庸讳言,反腐败斗争之初,许多人心里是打了问号的。
面对一系列的期待、担忧和质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智慧、胆识和气魄,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开展了气势磅礴、雷霆万钧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贪腐分子的人数之多、级别之高、行动之密集、涉及领域之宽、挖掘问题之深,在中国乃至世界反腐败史上都是罕见的。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回过头看这几年的反腐败工作,很多人不禁感叹:如果没有十八大以来的强力反腐,无法想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将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危险境地!
对于这一阶段的反腐败斗争,广大社会公众有哪些切身感受,如何评价,又有哪些建议?全面客观掌握广大公众、社会各界对相关问题的观点、看法、态度,既能给这一阶段反腐败工作的客观分析、历史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参考。2017年2月23日到3月16日,我们通过纸质问卷调查、电子问卷推送、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向全国社会公众和各领域专家学者等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和访谈,重点考察社会各界对这一阶段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态度、看法和评价,深入掌握社会各界的相关认知、情感和态度倾向,进一步发现社会各界对反腐败斗争的更多盼望和期待。
人民论坛调查结果证明,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兴党兴国之举、党心民心所向;十八大以来的强力反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突出的政治优势和出色的执政能力;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不仅具有净化政治生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
85.7%的受访公众对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表示满意,公众普遍认为,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意志,以非凡的智慧、胆识、气魄厉行反腐,形成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当问及“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工作的成效,您总体上如何评价”时,本次调查显示,85.7%的受访公众对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表示满意。
公众普遍认为,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受访专家表示,这一阶段的反腐败斗争,在当前关键时间节点,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全局意义。只有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夯实改革发展成就,从根本上打破“历史周期律”,才能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调查结果显示,71.9%的受访公众认同“越是大国崛起的关键期,越要加强反腐败工作”。有专家表示,面对各领域改革发展的繁重艰巨任务,有效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超越传统的发展思路和模式,不断推进反腐败工作,使约束权力运行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扫除改革障碍,避免改革成果沦为既得利益群体的“自助餐”,进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本次调查显示,71.7%的受访公众认为“越是改革深化期,越要加强反腐败工作”。
此外,调查还显示,有61.3%的受访公众认为“越是社会快速变革期,越易滋生腐败问题”。有专家表示,从中国反腐败斗争面临的现实环境看,当代中国正进行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腐败的发展态势不同,反腐败斗争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一方面,各种规章制度,甚至是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完善;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也会使人们在意识上出现不同的认识。因此,转型期往往也是腐败易发多发的时期。国际上的经验也表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起飞时期,社会上的腐败问题会明显增多。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本次调查显示,71.0%的受访公众表示“反腐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必须的”。
对于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果,受访公众最突出的三个感受分别是:“改善了社会风气”、“净化了政治生态”、“改善了干群关系”
当问及“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成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调查显示,公众感受最强烈的三项分别为:“改善了社会风气”(71.7%)、“净化了政治生态”(68.0%)、“改善了干群关系”(57.5%)(参见图1)。
图1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党的历史表明,腐败是瓦解党的团结统一、瓦解党的战斗力的最大危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和动员令,以抓党性为根本,以抓党纪为保障,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驰而不息地巩固和深化反“四风”成果,形成抓作风的长效机制;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民论坛课题组前期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参见人民论坛课题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实现程度如何?公众怎么看?》,《人民论坛》,2017年2月下,下同)。前次调查显示,“社会风气更加清朗,社会环境更加和谐”(65.70%)是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形成的最显著的深层次变化。同时,62.19%的受访公众表示“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56.43%的受访公众表示“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改善”。
通过反腐败重塑党的执政形象,最核心的莫过于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地位的认同度,提升公众对党的执政地位合法性的支持度,这也是反腐败斗争之所以成为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通过反腐败,可以清除党组织肌体上的腐败“毒瘤”,提升党执政和领导的社会认同度和心理支持度,从而进一步改善党与民众的关系。
反腐败斗争取得成绩的最关键因素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坚强领导核心的智慧、胆识、气魄”,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人民群众的由衷认同、鼎力支持”和“全党上下团结一心”
尽管各国国情和政治制度不尽相同,但作为一个共性问题,腐败并不是哪一个国家特有的问题,党的建设缺失和弱化也不是哪一个政党独有的现象。调查显示,64.9%的受访公众认为“腐败是世界性难题,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59.2%的受访公众认为“腐败根源在于权力滥用,而不在于国家政体”。各国执政党在面临这些问题时,有的束手无策、放任自流,最终失去政权;有的“改旗易帜”成为利益集团的附庸与代言人;有的虽锐意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偏差和挫折,黯然收场。
对于“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74.5%的受访公众认为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坚强领导核心的智慧、胆识、气魄”,排在第一位(参见图2)。这一结果与人民论坛课题组前期调查结果保持一致,前次调查显示,“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坚强领导核心的智慧、胆识、气魄”(75.17%)是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能够形成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图2
受访专家表示,与西方国家实行多元政治不同,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巨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我国反腐败的最大特点。近年来我国强力反腐、成效巨大,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充分证明了这一优势。在西方国家多元政治之下,反腐败并没有一个政党实行统一领导,各种反腐力量通常自成体系、各有分工,而且各派力量之间还会相互掣肘,使反腐败工作难以协调。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其能够承担起领导核心的责任,能够在反腐败问题上进行长期规划,制定出适合国情的反腐败战略和策略;能够调动各方力量协同作战,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大大提高反腐败的效能。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内在地具有坚决、彻底反腐的决心,以及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坚定信心。
调查显示,“人民群众的由衷认同、鼎力支持”(57.4%)是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工作取得成绩的第二大因素。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腐败是关乎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历史规律被称为“历史周期律”。当下的中国正在大力进行反腐倡廉建设,这对打破“历史周期律”、坚持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具有重要启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反腐,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调查还显示,67.9%的受访公众认为“只有动员全社会力量,反腐败才能取得根本成效”,66.2%的受访公众认为“人民群众的参与越广泛,留给腐败的空间就越小”。
调查显示,“全党上下团结一心”(45.1%)是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工作取得成绩的第三大因素。受访干部普遍表示,反腐败必须全党动员、党政一起抓。各个方面都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上下一起动,打总体战。在反腐败进程中,纪检、法院、检察、监察和各个行政执法监督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把党纪、政纪、法纪以及经济处罚协调起来,发挥监督部门的整体作用。涉及跨地区、跨部门重大案件的查办,还必须在更大范围加强协调配合,以利于案件及时取得突破。反腐败不仅要依靠专门机关,各个业务部门也必须加强业务管理和制度建设,强化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腐败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受访公众普遍认为,反腐败斗争最关键的举措是“既‘打虎’又‘拍蝇’,坚持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反腐败工作创新是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在反腐败斗争中,坚持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通过强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当问及“这一阶段反腐败斗争的具体举措,您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时,调查显示,受访公众认为“既‘打虎’又‘拍蝇’,坚持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71.3%)这一举措最关键;同时,“健全揭露、发现和查处机制”(48.3%)、“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40.1%)也是反腐败斗争的关键举措。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与西方国家的反腐败工作相比,我国的反腐败斗争覆盖面更广、反腐力度更大。西方国家的反腐,主要着眼于防范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惩治的主要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即贪污、受贿问题。十八大以来,我国以零容忍的态度强力反腐败,力度空前。反腐不留死角,实现横无死角、纵无禁区。横向上深入各个系统及领域,包括党政机关、军队、新闻媒体、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惩治腐败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还有工作作风、政治纪律等。纵向上打破所谓反腐“上限”,一查到底。反腐的内容远比西方国家全面,在惩处力度上也比西方国家要大。
当问及“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工作的创新,哪些给您留下深刻印象”时,调查显示,“严纠‘四风’,关口前移,控制腐败增量”(61.8%)、“果断‘打虎’,高频‘灭蝇’,清除腐败存量”(59.7%)、“巡视创新,‘利剑’常举,使威慑常在”(49.5%)排在前三位。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突出了“制度反腐”的新特点,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在制度层面的鲜明特色。“制度反腐”符合现代国家治理从“人治”到“法治”的基本规律,能够与人类普遍接受的法治思想与价值观兼容。制度反腐的坚持和制度创新的开展,无疑为反腐败斗争取得成绩提供了制度保障。正是由于坚持制度反腐,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才得以高效开展。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以实际成果回应了社会上存在的误区和论调,回应的前三位误区和论调为:“反腐会降低干部干事创业动力”、“反腐会打击投资者信心”、“反腐只是一阵风”
当问及“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以实际成果回应了哪些误区和论调”时,调查显示,“反腐会降低干部干事创业动力”(60.3%)、“反腐会打击投资者信心”(58.0%)、“反腐只是一阵风”(55.2%)分别排在前三位,这一结果与人民论坛课题组前期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各界普遍认为,只有坚决反腐,才能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环境的公正公平。腐败蔓延导致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上升,是企业最头疼的问题。有受访企业家表示,以往企业设立的公共关系部门,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为了“应付”政府官员。可见,只有通过严惩腐败,打击权力“寻租”,斩断官商勾结的利益链条,遏制行政权力的“设租”、“抽租”行为,才能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调查还显示,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以实际成效回应了“腐败问题只会越反越多”(53.1%)、“反腐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41.9%)等错误论调。受访专家表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阶段也是腐败多发期,加上我们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查处的腐败分子数量较多,这正说明我国反腐败斗争之有力、成效之卓著。但由于各类媒体对腐败案件的关注和报道越来越多,因而也可能给人以“腐败越反越多”的错觉。目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随着制度的笼子扎得越来越紧密,对权力的约束越来越严,对腐败的惩治越来越有力,贪官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腐败会逐渐减少。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还有 38.1%的受访公众认为,“反腐成败与百姓生活改善关系不大”。受访专家表示,通过打击腐败,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障碍,让公众感受到反腐败带来的“获得感”,是推动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取得成效的工作重点。近几年来,处于结构调整期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人开始质疑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他们没有看到,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今天,中国经济还能保持中高速增长趋势,已经极其难得。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远超美国、日本,位居全球首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位居全球第一。
受访公众普遍认为,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改变了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错误认识,包括:“退休即平安”、“法不责众”、“朝里有人好做官”、“选择性反腐”、“刑不上常委”等
当问及“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改变了哪些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错误认识”时,65.1%的受访公众选择了“退休即平安”,62.0%的受访公众选择了“法不责众,反腐也不敢搞出太大的动静”,60.4%的受访公众选择了“朝里有人好做官,倒下的都是没背景的”,57.3%的受访公众选择了“任何时候都是‘选择性反腐’,不可能一碗水端平”,57.1%的受访公众选择了“‘刑不上常委’,反腐有禁区”(参见图3)。
图3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实践,旗帜鲜明地向官场“潜规则”宣战,打破了诸多过去认为碰不得也不可能碰的“禁区”,反腐面前、党纪面前,再无任何“超越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特殊地带、特殊身份,这足以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对腐败、倡导廉洁的态度是旗帜鲜明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近八成的受访公众对未来的反腐败工作充满信心,受访公众普遍认为,“机关干部”和“基层党员”是今后一段时期反腐败的重点对象
当问及“您对未来更好开展反腐败工作信心如何”时,调查显示,79.0%的受访公众表示充满信心。当问及“今后一段时期,您更希望反腐重点针对哪些群体展开”时,“机关干部”(70.6%)和“基层党员”(65.6%)是公众最关注的两个群体。可见,相比于企业和科研领域,公众更关注党政机关的腐败问题。而当进一步问及“今后一段时间,您更希望解决哪些方面的腐败问题”时,“经济贪婪”(62.4%)、“生活腐化”(52.4%)、“作风专横”(43.2%)在众多选项中排在了前三位。
有专家指出,腐败之所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痛恨,根源就是“公权私用、特权侵贪”。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一些人急于求富,由此激发了强烈的利益驱动,可能会诱发某些握有权力的意志薄弱者铤而走险,通过各种途径侵吞、占有、攫取国家、集体乃至他人的财富,使腐败问题更加严重。调查显示,56.3% 的受访公众希望下一阶段的反腐能够“为改革发展营造更加健康的环境”。
作者: 人民论坛课题组 责编/马静 美编/李祥峰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的关键一战》)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