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1 21:27 | 来源:学习时报 2017-04-05 A1版 | 查看:548次
马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努力建设先进的、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这一号召,既是在顺利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动员令,同时也为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迈进提供了及时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的重要组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进程。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和政权核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相关,密不可分。两种文化建设都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核心,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两种文化建设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两种文化建设都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共同任务;两种文化建设都强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当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本质还是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首先体现在其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组织性和纪律性,它与时代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有所不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首先解决的是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源头和价值观念问题,高度强调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作用,把筑牢党员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作为首要任务,把坚定全体党员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定力作为根本要求;特别强调党性修养,强调纪律和制度建设在政党文化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同时也把纪律和制度本身当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可以看出,两种文化建设在实践主体、内涵重点、方式途径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但必须看到,在全党全国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背景下,两种文化建设又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统一性,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二)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还是革命文化的播种者和培育者,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党性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政治指引和思想养分。
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持续正党风、强纪律、反腐败,党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增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始终重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下转7版)
(上接1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一切弱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问题作斗争,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思想上强调理想信念“补钙”,作风上出台八项规定,打造了一系列把权力关起来的“制度笼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使得整个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必须看到,近百年来,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始终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在党内政治文化不断丰富创新的同时,对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推动作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创新担当等现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断得到倡导和弘扬,党内政治文化成为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政治引领和思想源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扎根于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土壤,离不开党和人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真切的奋斗实践。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治文化建设,带有最深沉的历史使命和最宽广的家国情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高度重合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面临着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诸多考验。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其中必然包括党如何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创新这一时代课题。比如:在我国快速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何实现有效应对和同步创新?如何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如何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特别是如何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些最根本、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领导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实践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的主动回应和重大决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党在思想、文化、精神上进一步强起来,更好地应对考验,迎接挑战。正是因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和重大现实挑战面前找到创新发展的动力,找到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我们相信,昂扬向上、生机勃勃的党内政治文化,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最新鲜、最强劲的动力源,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筋强骨壮、枝繁叶茂。
(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针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政治文化在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那里还相当有市场,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崇尚厚黑学,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打击竞争对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修为政之德,专练官场术;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凡此种种,既有党的领导弱化、党的领导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的因素,同时,也与封建腐朽文化的影响和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有关。党风正,则社风清;党风不好,必然会带来社会风气的扭曲,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局。我们相信,在党内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地反对腐朽落后的错误思想、错误观点,努力建设先进的、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将有力地荡涤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消极、落后、腐朽的因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净化和创新升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