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18 18:16 | 来源:解放日报 2017-03-15 01版 | 查看:847次
一诺千金的职责使命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群众、勤政有为。带着人民的心声,走到人民中去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代表团审议后,总会选择其中一些省份再做实地考察调研。
2013年 总书记来到辽宁代表团。同年8月,他前往大连、沈阳等地,深入了解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发展情况
2014年 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着重强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不久,他便来到上海自贸试验区,走进企业、园区、科研基地调查研究,为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指明方向。
2015年 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江西代表团审议。4个月后,他“如约”来到长白山下,之后农历春节前,他又出现在井冈山的贫困村。
2016年 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参加黑龙江、青海代表团审议。同年5月和8月,他先后来到黑龙江、青海两省考察。
2017年 许多代表不约而同向总书记发出邀请。习近平总书记说:“大家的‘请柬’我都收下了,有机会一定去。”
始终不渝的人民情怀
人民,在心中始终处于最高的位置 人民,在心中从来都是最深的牵挂
每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交流最多的就是脱贫攻坚、就是人民福祉。
2013年 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关心生活困难群众,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014年 在贵州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
2015年 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
2016年 在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横下一条心,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 在四川代表团、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多办一些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
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
面对众者皆墨,是不是法不责众,下不为例?不!法要责众,以戒今后!
全面从严治党,是贯穿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论述最多的话题之一。
2014年 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
2015年 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全面从严治党从下大气力“治标”转向“标本兼治”,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加强。
2016年 在看望民建工商联委员时,总书记用“亲”“清”二字定义新型政商关系,为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划出了高线和底线。
2017年 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推动辽宁振兴,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道德品行好,执政本领强,工作作风实的干部队伍,最为关键。
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集聚新的发展动能
“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
2013年—2017年 从一次会议到五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要到他所在的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是必谈的话题。今年,在讲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时,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求上海“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
这是寄予上海的厚望,更是立足全国、放眼世界作出的战略选择。
2014年 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同样提出了这个命题。习近平总书记用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8个字。他说,腾笼不是空笼,要先立后破,还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