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润琼州 德馨满天下 “感动海南”2016十大年度人物(组图)

发布时间:2017-02-12 23:56 | 来源:海南日报 2017-01-14 06版 | 查看:4796次

周伟民、唐玲玲

欧阳文健的父亲

新加坡义诊团

罗九如

蔡松庭

陈清琪

王盛白

马海南

李国超

王小虎

  周伟民、唐玲玲

  周伟民,男,84岁,广东人,海南大学退休教授,古典文献学专家;唐玲玲,女,82岁,广东人,海南大学退休教授。1989年,海南建省初期,两人被聘为专家来琼,1990年开始研究《更路簿》,历经6年完成《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从1989年开始,两位老专家致力于记录黎族文化,著述海南通史,研究《更路簿》解读南海“天书”,足迹遍全岛。即使退休之后,行动不便,他们仍然带领团队走进老渔民家里做田野调查。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生活,他们却从不讲究,还穿着破旧掉线的衣服。他们对《更路簿》的研究,成功佐证南海是我国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领土。

  人物名片

  智圆行方

  颁奖词

  知识在你们生命里,最重;名利在你们的心中,最轻。一张安静的书桌,两颗炙热的报国心,二十八年修史路,洋洋百万南海书。高山凌云书生志,鞠躬尽瘁赤子情。你们用最质朴的智慧告诉世界:这是我的国,这是我的家。

  欧阳文健

  欧阳文健,男,汉族,1994年12月出生,湖南桂阳人,2012年12月入伍,军衔下士,是临高边防支队特勤分队战士。

  2016年8月18日,台风“电母”来袭,临高告急,在洪流中,11名人员被困。海南边防总队临高边防支队机动中队战士紧急出动,涉水救人。22岁的欧阳文健冒着风雨,走在救援队伍最前面。就在距离乡亲仅2米的地方,他不幸被洪水冲走。乡亲们得救了,欧阳文健的生命却从此定格。

  人物名片

  忠心赤胆

  颁奖词

  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兵营中煅出的一块好钢。使命拴在身上,一名真正的战士,和平年代也能找到方向。风雨中的战场上,倒下的身躯仍然挺立,你把生命永远保持在冲锋的姿态,向着人民,敬一个最忠诚的军礼。

  新加坡义诊团

  新加坡海南会馆义诊活动,是由新加坡海南会馆组织新加坡中央医院和唇腭裂治疗机构知名医疗专家,每年赴海南开展为期8天的义诊。8年来,他们接诊贫困唇腭裂患者800多人次,成功实施整形手术200多例。对于一些贫困家庭,他们甚至捐款,带着孩子们到新加坡去接受最好的手术。在义诊团的推动下,澄迈成立了“唇腭裂整形中心”,相关的唇腭裂患者救助基金会也由此成立。新加坡义诊团始终致力于将“微笑工程”能从澄迈蔓延到更广阔的地方,让更多唇腭裂患者获得治疗。

  人物名片

  仁爱八方

  颁奖词

  海路万里,隔不断华夏血脉;身居异乡,改不了浓浓乡音。你们远道而来,针飞线舞间,修补了破碎的心,换来最灿烂的笑容。世间一切,都抵不过这一张张笑脸,这是医者仁心,最美的礼赞,也是海外赤子,最深的乡情。

  罗九如

  罗九如,女,81岁,江西南昌人,国家海洋局淡水研究所原研究员,现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顾问、三亚市关工委委员。2002年,罗九如退休后来到三亚定居。这位将毕生所学都投入到中国海洋事业中的老专家没有停下脚步。14年来,罗九如始终奋斗在海洋保护工作的一线,跟随志愿者在沙滩上拾起垃圾,走近渔民群众,劝导一同保护海洋环境,亲自撰写珊瑚保护建议、参与联合国红树林保护专项工程,发起并着手于三亚海鸥召回计划。

  人物名片

  和谐共生

  颁奖词

  巍巍青山,寸土必护;泱泱之水,守我清流。将生命的余热,挥洒于南疆的碧波,你为大海诺了一个深情的愿:沙鸥归翔处,乡愁入梦来。双鬓鹤发,初心不改,你带我们看见故乡。

  蔡松庭

  蔡松庭,男,76岁,万宁市北坡镇保定村人,目前居住于万宁市区老街,五保户,以送煤气为业。蔡松庭送一罐煤气仅挣得10来元钱。一罐煤气肩扛手提,足有60斤重。他省吃俭用,一日三餐是咸鸭蛋配青菜,一件衬衣穿了七八年,对困难学生却出手大方,面对困难人群,也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2016年夏天,他从《南国都市报》上得知海口龙塘镇高考考生杜丽娇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学,蔡松庭根据报纸上的账号,分两次给杜丽娇汇去10000元捐款。

  人物名片

  善小德大

  颁奖词

  三轮车、煤气瓶,风烛残年,栉风沐雨。扛起生活的苦难,更扛起千金的诺言。一介布衣,济世情怀,高贵的心灵,不畏苍凉。

  陈清琪

  陈清琪,男,54岁,海口市管道养护所秀英队队长,海口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食道癌晚期患者。19年前从部队退伍之后,陈清琪一直在和城市的下水管道打交道。工作是他的主心骨,他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风雨无阻。8年前,陈清琪被诊断患上食道癌,却不能阻止他继续工作。如今,他带着抗癌药物上班,跟年轻小伙子一样工作,癌痛发作了蹲在路边休息一下,吃下一片药丸,稍微恢复一些就继续接着干。2016年“五一”劳动节,陈清琪作为海南省劳模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人物名片

  坚于职守

  颁奖词

  不屈服命运的强权,是人生来的高贵。将高贵的品性,带进不见光的泥泞。在这里,你的良心,便是城市的良心,你的决心,便是这座城市向善向美的决心。让命运的蔷薇怒放,车水马龙的街道之下,生命在此写出顽强的篇章。

  王盛白

  王盛白,男,45岁,临高县波莲镇冰廉村人。他曾经是一名货车司机。2008年,当事业小有成就的王盛白得知双亲接连因脑血栓瘫痪后,他来不及收拾衣物,当天从海口返回临高波莲老家。到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赶紧为父母做饭,揉着他们无法动弹的双腿。这一揉,便是8年。身为长途货车司机的他,当时最高月工资可达万元,足够为父母请个保姆,他却不愿意。在他看来,那不是“孝”。为伺候重病父母,王盛白的家庭因此返贫,孩子们也被迫早早出来打工。王盛白不后悔,孩子们也逐渐理解:“我不怨爸爸,他做了一个好榜样。”用8年时间写下的“孝”字,他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家风。

  人物名片

  孝思不匮

  颁奖词

  不做远行亏欠的游子,要做回家担当的孝儿。逆驰的车轮,是两种不同的价值选择。一贫如洗的庭院,流淌着天伦之暖,不愿放开父母的手,只因这一世的儿子还未做够。千年德行,无言坚守,你用人间至孝,写出另一种成功。

  马海南

  马海南,男,63岁,广东惠州人,注册会计师,解放海南岛战役战士后人,于解放海南岛战役后,在海南文昌出生,故得名马海南。血管里流淌着革命先辈的执着,为给那段历史写下最鲜活的注脚,在过去的9年时间里,马海南忍受家人的不理解,放弃注册会计师的优厚待遇,坚持做一件事:找到解放海南战役的亲历者,倾听、记录解放海南战役烽火路上的历史细节,追寻激荡在海风中的琼崖魂。

  人物名片

  诚心正意

  颁奖词

  悠悠海峡,箐箐我心。不能经历炮火的洗礼,那就刻下英烈的姓名。海南,海南!你的名字即是你的故里。追寻父辈的战斗,执着不能忘却的历史,只因那渐落尘埃的灯塔,仍在照亮前行的征程。

  李国超

  李国超,男,60岁,定安县公安局退休民警。他创办了定安县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中心,是定安残疾人的“大家长”。自从10年前创立定安县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中心,李国超历经坎坷,甚至从热爱的公安岗位上提前退休。他用自家房子抵押贷款,中途没钱,他铺塑料布当屋顶硬撑了半年;他养猪、养鸭、办报亭,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维持康复中心运转;他将卖槟榔地所得的钱全投入扶贫基地,却没钱给小儿子付房子首付。如今,李国超用10年坚持,搭建起了一个家——一个智障残疾人的家,进而也踏上了一条扶残助残的“阳光大道”。

  人物名片

  毅守初心

  颁奖词

  助残、救心、树人,千金散尽铺就一条新生的阳光大道。勇敢地点亮别人,快乐地燃烧自己。你在荆棘中放下一粒种,他们便在骄阳中收获一片天。他们的每一步跨越,都是你人生远征的徽章。

  王小虎

  王小虎,男,13岁,祖籍安徽阜阳,海口灵山中学初二(435)班班长,2016年海口市“美德少年”。每天清晨,王小虎起床洗漱后,一定会来到同桌冯贻崇的宿舍。冯贻崇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独立行走。王小虎小心翼翼地把他从床上搀扶起来,走到洗手池边,等冯贻崇洗漱完后,“来,上马!”王小虎蹲下,把冯贻崇背上,一步一步从宿舍走向教室。这是王小虎每天必做的功课,从6年级至今已坚持3年。3年风雨无阻,3年助人为乐。对于冯贻崇来说,王小虎就是他的双腿,助他走出童年的阴影。

  人物名片

  义重情深

  颁奖词

  背上担着友谊,真情可抵千斤。你用一个人的双腿,走出两个人的上学路,让坚强的花朵,盛开在共同的花季。你将成长赋予一句承诺,让我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看到了一代人阳光般灿烂的希望。

  暖心语录

  主持人 两位教授年纪都很大了,有没有退休、休息的计划?

  周伟民、唐玲玲 几十年来,我们都没有休息过。作为有5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身上的责任推动我们要继续工作。海南很多文化需要挖掘,我们要精益求精尽量做好,让海南文化能够代代传承。

  主持人 站在这个舞台上,您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儿子说?

  欧阳文健的父亲 我没有什么更多的话要说。我的儿子,选择了穿上军装,就是选择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牺牲。这是他无悔的选择,也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主持人 是什么动力促使你们坚持8年做这样的义诊?

  新加坡义诊团 能为家乡出一份力,感觉非常好。我们希望后辈从我们回家乡做义工这件事上,增强对家乡的认同。只要是海南人民需要,我们就一定会做下去。

  主持人 大家都叫您“南海姑娘”,您喜欢这个称呼吗?

  罗九如 喜欢,我的愿望就是和这片大海一起回到最初。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海洋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也正在修复,这就是让我感到最高兴的事情。

  主持人 这么多年扛煤气罐,很辛苦,为什么不把钱留下来,让自己过更富裕的生活呢?

  蔡松庭 我一天扛13个煤气罐,最多的时候能挣150元,是可以过好一点的日子。但我还是要把钱捐出去,看到那些孩子因为家庭困难上不了学,我心里很疼。

  主持人 听说您还在上班,身体怎么样,还要坚持吗?

  陈清琪 身体杠杠的,我还要坚持下去。身先士卒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我是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在这方面应该走在最前面。当好大国小工匠,干好这份良心活。

  主持人 为什么要辞掉这么好的工作回来照顾父母?

  王盛白 照顾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虽然因为辞掉工作,日子没有以前宽裕了,可我的妻儿都没有怨言。二老已经相继过世,但是儿子已经尽到了孝道。

  主持人 您不是海南人,却叫做马海南,为什么?

  马海南 我叫马海南,是因为父亲和战友们想纪念解放海南岛这段历史。如今老战士们年岁已高,为了传承他们的精神,我正在跟时间赛跑、跟生命赛跑,一刻都不敢松懈。

  主持人 这么多年,您帮过多少残疾人?

  李国超 我帮过的残疾人,已经数不清了。未来我还会继续努力,永远奔走在帮助残疾人康复的路上,帮助他们走出阴影、走向社会。我有信心能够做得更好。

  主持人 背同学,累不累,有没有收获?

  王小虎 说实话,有点累。特别是下雨天,路很不好走,每次都是我背着他,他打着伞,我们互相帮助。班里同学都鼓励我、支持我。虽然累,但我收获了一个好朋友,很值得。

  “感动海南” 2016年度致敬奖

  1 海南慈善惠民医疗团队

  6年前,为切实解决海南省中部地区100多万贫困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海南慈善惠民医院在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基础上挂牌成立。6年间,这个医疗团队行车30多万公里,走过207个乡镇,成功救助惠民病人2万多例。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医者仁心的无限大爱,以及让贫困患者“病有所医”的信念,支撑他们翻过中部山区的一座座高山,将爱心和健康送到老百姓身边。

  2 海口琼山飞鹰大队

  2008年9月,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正式成立便衣巡逻大队——飞鹰大队,为了遏制府城地区恶劣的治安形势。自组建以来,先后有18名队员在抓捕嫌疑人的过程中受伤入院治疗,但队员们的流汗、流血,换回的是琼山区的安定,街头“两抢”案件从2008年的日均发案20多起下降到2015年日均发案0.3起。

  3 盘丽芬

  盘丽芬,女,苗族,1974年5月出生,海口市龙华区滨海街道盐灶社区居委会民政委员。

  2005年,盘丽芬从武警海南省边防总队退伍后,一直在龙华区滨海街道盐灶一社区居委会工作。2014年,盘丽芬患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手脚关节畸形,但在超强台风“威马逊”防汛工作中,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在“双创”工作中,带病在一线开展各项工作,肚子连续绞痛几天仍坚持在岗。经检查,盘丽芬患上肠癌。她是一个坚守社区岗位10年的苗族女子,一个“提着药瓶子上岗”的人,一个总是不在孩子身边的母亲。

  4 杨昌新

  杨昌新,男,生前是儋州市国土稽查大队队长。面对持刀棍的非法采砂者,他毫不畏惧:必须扣设备;徒步进山控违,他说:哪段最难走,就让我走这段;当企业遭居民投诉,他不是一关了之,而是帮企业另找场地。2016年3月15日下午,正在办公室开会布置第二天工作内容的杨昌新,突发身体不适,返回宿舍取药时,因突发脑溢血导致昏迷,被紧急送往海南西部医院抢救。3月16日下午3时许,由于病情过重,杨昌新不幸殉职,享年43岁。

  赵长发

  赵长发,1977年生,黑龙江省五常县人,从小家境贫困,幼年丧亲,曾做小工为生,期间自学文化知识。2016年8月7日下午,澄迈老城盈滨半岛正卷起惊涛骇浪,赵长发奋力撑起皮划艇,怒吼着冲向暗涌的深海,将4条生命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为了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两进两出,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挺身而出的陌生人,他曾经4次见义勇为救7人,他是来自黑龙江的童话作家赵长发。对于他来说,奇迹涌现他笔下,也绽放在他手中。

  6 龙桂娟

  龙桂娟,44岁,海口市遵谭镇人,13岁时,在甘蔗作坊干活的她,由于意外,失去了一只手。从2004年开始,龙桂娟开始加入多个义工团体参与志愿活动。龙桂娟患有哮喘、子宫肌瘤等疾病,每月至少要花费1000多元医药费。即使生活拮据,仍然以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龙桂娟仅有一只手,可在过去十多年中,她伸出救援之手帮助他人,以一手之力,全心投入,参与志愿活动数百次之多。

  7 郑健

  郑健,67岁,海南海口人,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环卫站退休工人。可以回城他不回,农村一呆47年;每天都捡烂菜吃,自己养的鸡送敬老院;别人放假他上班,宁交罚款也要干活,只付出不索取,只奉献不计回报,这就是——“抠门”环卫工老郑,一名党员的“三色”人生。他把鸡送给敬老院、谁有困难他帮助谁,从橡胶研究所副所长到环卫工人,65岁的他仍坚守在环卫一线。扎根农村47年,只付出不索取,只奉献不计回报,因为他是一名党员,心中坚守信仰。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陈蔚林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王凯 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