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02 21:03 | 来源:新华社 2016年12月30日 09:08:54 | 查看:1057次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新华社评出2016年国际十大新闻
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在杭州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巴西总统特梅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推进
1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东三国,拉开中国今年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序幕。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推进,成果丰硕:引领全球治理变革,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在气候问题上彰显大国担当;维护周边稳定合作大局,保持主要国家关系稳定,拓展发展中国家朋友圈;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突破,坚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中国外交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7月8日,在位于首尔的韩国国防部门前,韩国市民团体高举标语反对韩美在韩部署“萨德”系统。韩美军方8日上午在首尔发表联合声明称,由于“朝鲜的核武器及导弹威胁”,韩美决定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即“萨德”系统。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二、朝鲜半岛局势不确定性增加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于1月和9月两次进行核试验,并多次实施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发射活动,东北亚紧张局势加剧。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发表声明或通过决议予以谴责并施以制裁。同时,韩美以“应对朝鲜威胁”为借口,多次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并不顾中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及韩国国内民众反对,于3月4日全面启动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相关工作,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和战略平衡造成严重破坏。半岛局势不确定性增加。
9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美国国务卿克里(左)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出席联合记者会。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0日凌晨在日内瓦就叙利亚停火协议达成一致。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三、叙和谈因俄西矛盾前景暗淡
2月27日,美俄就叙利亚冲突各方停火达成的协议正式生效。9月10日,美俄就叙冲突各方实施新的停火协议达成一致,为推动叙问题尽快回到政治解决轨道带来希望。但自10月以来,俄与西方国家围绕叙问题矛盾显著加剧:美暂停与俄就叙停火问题进行新的谈判,同时搁置与俄共同打击恐怖分子的军事计划;俄与法国等西方国家在安理会相互否决对方涉叙问题决议草案。西方在叙问题上同时对俄施压。俄西分歧给原本紧张的叙局势增添不稳定因素,叙和谈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7月16日,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黄色鲜花摆放在血迹旁以寄托哀思。14日晚,一名男子驾驶卡车冲进欣赏国庆烟花的人群中,造成84人死亡。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四、欧洲多国遭遇严重恐怖袭击
今年以来,欧洲国家接连发生恐袭事件,欧洲面临前所未有的恐怖主义威胁。3月的比利时布鲁塞尔系列恐袭和7月法国尼斯恐袭事件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举世震惊。临近岁末,德国首都柏林又发生严重恐袭事件。面对“本土化”“独狼式”等恐袭新特点和新趋势,欧洲多国采取延长紧急状态、增加安保、进行反恐演练等举措,制定新的反恐计划。有分析指出,西方干预主义造成的中东乱局为恐怖主义滋长提供了土壤,其溢出效应已经波及欧洲,加上欧洲自身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融合上的难题短期内难以解决,欧洲国家反恐任重道远。
6月24日,英国时任首相卡梅伦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发表讲话,宣布他将辞去首相职务。这是讲话后,卡梅伦与夫人萨曼莎返回首相府。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五、英国公投决定“脱欧”震惊世界
6月23日,英国民众以超过半数的支持率在全民公投中向欧盟说“再见”,震惊世界。英国“脱欧”决定影响深远:对内让英国民意严重撕裂和对峙、政坛重新洗牌;对外则使欧盟数十年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努力遭受重创,疑欧情绪蔓延;放眼全球,英国“脱欧”折射出的西方社会阶层严重分化、民众对现有制度信心的丧失以及反全球化思潮,都表明西方社会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10月13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马尼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菲律宾期待同中国加强经济和贸易合作,进一步提升两国间传统友好关系。新华社发(鲁埃勒·乌马利摄)
六、中菲重回南海问题协商正轨
7月12日,临时组建的仲裁庭就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作出所谓裁决,企图损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政府多次郑重声明,菲方举动违背国际法,仲裁庭对此案没有管辖权,裁决非法、无效,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众多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表示理解和支持。10月,菲新任总统杜特尔特访华,双方一致认为应聚焦合作、搁置争议,共同推动南海问题重回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双边对话协商解决的轨道。经过中国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南海局势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7月21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政府支持者在博斯普鲁斯大桥上举行集会,抗议15日晚发生的未遂军事政变。 新华社记者贺灿铃摄
七、未遂政变致土西关系陷低谷
7月15日晚,土耳其部分军人发动政变,但在数小时内即被挫败。未遂政变及其在多地引发的冲突造成200余人死亡,逾2000人受伤。埃尔多安政府指认流亡美国的土耳其宗教人士费图拉·居伦为政变主谋,在国内进行大规模整肃。土整肃措施受到西方国家指责,欧洲议会甚至要求冻结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谈判。土耳其则批评西方国家粗暴干涉其内政。土耳其与西方国家关系陷入低谷。
9月30日,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IMF总裁拉加德(中)、IMF副总裁张涛(左三)、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金中夏(右三)、IMF秘书长林建海(右二)等合影。IMF总裁拉加德当日表示,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对于SDR、IMF、中国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来说都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八、人民币“入篮”助完善货币体系
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人民币是SDR五种货币篮子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所占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欧元,但高于日元和英镑。人民币“入篮”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金融业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同时,这也有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2月1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艾奥瓦州锡达拉皮兹参加竞选活动。美国中西部的艾奥瓦州1日晚举行2016年总统选举首场党内预选,打响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一枪。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九、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
在11月8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击败民主党对手希拉里·克林顿,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此次选举凸显美国“党派极化”“政治分裂”“种族紧张”等现实,暴露出美国的社会分裂等问题。下一届美国政府政策走向如何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12月4日,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骨灰被运往圣地亚哥圣伊菲热尼亚墓地,一名女子在路边送别。 新华社发(戴维·德拉巴斯摄)
十、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逝世
11月25日,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逝世,享年90岁。卡斯特罗是古巴共产党和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建立了革命政权。几十年来,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克服了美国长期对古实施经济封锁造成的严重困难,为古巴人民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卡斯特罗也是中古关系的缔造者、守护者和推动者,为中古关系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