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总题目

发布时间:2017-01-15 21:40 | 来源:学习时报 2016年12月05日 04版 | 查看:686次

作者:田心铭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新的时代特点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同时也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作出贡献,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任务和历史责任。中国应该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对马克思主义有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点明了总题目,提出了总任务。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了“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今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又提出:“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里两种表述并列,显然是表达了两个不同概念。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要求“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里更加明确地区分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当代”这个时间概念包括21世纪之前的一个时期,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比“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外延更宽泛一些。“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属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随着时间推移,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会越来越接近。就今后的发展而言,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两种表述都是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要求在21世纪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新的理论成果。二者内涵相近,可以稍作区分,在不同场合分别使用或互换使用。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则是另外一个不同的概念。它不包括地域的、民族的限制,指的是不分国别的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或“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历来讨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这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毛泽东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他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比作马克思主义的“分店”。“分店也可以搞一点马克思主义”,不能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一家,别无分店”。中国的实践决定了我们党能够“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产生“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他又指出:“对于一切外国人,不要求他们承认中国人的思想,只要求他们承认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该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这个“结合”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我们的任务应当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就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即“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贡献。
  动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结合”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它的基本原理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它的立场和方法就体现在这些基本原理之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照搬经典作家针对特定对象的具体结论。同样地,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主要是发展它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因而也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理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其中的“基本原理”应该作动态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创者。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并确立了一系列新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确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时,其中的“普遍真理”,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根据实际创造出来的理论,从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中抽出来的总结论”,不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他们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党的七大确立为自己一切工作指针的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强调这是“分店”,“不要把毛与马、恩、列、斯并列起来”。
  在当代,“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分店”,不应该将它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并列或分立。邓小平说:“任何国家的事情只能由那个国家的马列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自己去判断。”
  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地位的飞跃发展相适应,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分店”越开越大,对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和责任也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坚持“结合”原则,其中的“基本原理”,是否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的贡献,是否包括此前已经取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成果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马克思主义只能在实践中发展,而各国的实践都有由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基本国情所决定的特殊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通过与各不同国家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展的。离开这种结合,就没有基本原理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贡献,实际上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结合”原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比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体系中的许多重要原理,其经典的出处正是毛泽东1937年写作的《实践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全国规模上和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亿万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空前的大事件。在马克思主义近180年的发展史中,中国共产党95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毛泽东说:“马克思没有做过中国这样大的革命,我们的实践超过了马克思,实践当中是要出道理的。这种革命的实践,反映在意识形态上,这就是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获得了巨大发展,丰富了它的内容。这是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马克思主义必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事实。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其中哪些是只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经验和理论,哪些是具有普遍真理性的基本原理,这是需要深入探讨、认真区分的,并且由超出中国一国范围的长期、广泛的社会实践来鉴别和检验的。
  既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发展的,我们对“结合”原则的理解,也就应该是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应该包括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已经确立的具有普遍性的原理同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包括普遍性规律,也包括由新世纪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实践特点所决定的特殊性规律,是这二者的统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当代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题,因而也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所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新的时代特点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同时也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作出贡献,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任务和历史责任。中国应该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对马克思主义有更大的贡献。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必将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