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20 15:2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12月20日 12 版 | 查看:957次
“快乐学校”志愿者在困难儿童家中进行家访。右二为张娟。汪龙华/摄
即便4个月过去了,志愿者张娟依然清晰地记得暑假经历的一幕幕场景:二年级的曹欢站起来挨个对志愿者哥哥姐姐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7岁的岳鹏写下“月月鸟”,然后一本正经地对志愿者说,这是“鹏”字;还有当地一位团干部在志愿者离开前拍着她的肩膀说:“孩子们需要你们。”
这些给张娟“不同一般力量”的细节,发生在今年7月21日到8月4日。此间,2016暑期“快乐学校”四川省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在四川省的10个县举行。炎炎烈日下,包括张娟在内的来自全国69所高校的210名大学生志愿者陪伴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
“快乐学校”的“经”需要自己取,有些经验要自己去摸索
作为志愿者,出发之前,特别是自己被选为所在服务队队长的时候,成都理工大学2015级广播电视专业的张娟感觉到“很迷茫”。明明感觉自己有了一份责任,明明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她觉得自己活脱脱就是一个“三无队长”:没有志愿服务的经验、没有队长工作的思路和方向、没有明确的行动目标。
“快乐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自2010年7月启动以来,已经举办了11届的公益行动,吸引了来自海内外113所高校的近2000名志愿者。其中不乏多次参加“快乐学校”的老志愿者,一位志愿者甚至参加了6次。
不过,大多数志愿者和张娟一样,是“新手”。眼看着离志愿服务开始的日期越来越近,“三无队长”心里很着急,去找了学校里之前参加过“快乐学校”的“前辈志愿者”取“经”。“前辈”谈了情怀,讲了人生道理,最后用一句“同志仍需努力”来升华了主题。“三无队长”一个劲儿地点头,也想明白了有些“经”需要自己取,有些经验要自己去摸索。
在“快乐学校”,即便是没有经验的志愿者,也是有备而来的。主办方在报名阶段就对志愿者提出了要求,志愿者能否入选取决于能否提供一个漂亮的志愿服务策划书。
2015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过后,离“快乐学校”启动还有十来天的时间。张娟从4个方面开始做准备:一是和服务地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下两镇以及本组志愿者的对接联系;二是在学校参加了一场急救培训;三是对队员进行了分工;四是完成了一份详细的志愿服务计划。
“纽扣”和“润滑剂”
作为一支由7名队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队长,张娟把自己定位成一颗“纽扣”、一剂“润滑剂”。
从“纽扣”的角度,她将服务地与“快乐学校大后方”紧密联系起来,将队员与孩子们联系起来。她体会到,这种联系是双向的,所以队长的上传下达显得十分重要。每天设定闹铃提醒自己反馈当天的志愿服务状况,早起和大家错开洗漱时间,写好服务日记,做好工作记录,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是张娟每天的基础工作。
过了两三天后,张娟开始享受这种状态。一起和队友回忆一天的课程和家访,一起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一起玩游戏,一起夜谈。她说,自己的生活每天过得简单充实有趣。
队长的另外一个作用是“润滑剂”。张娟说,“润滑”的作用体现在队员与队员之间、队员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
张娟记得一个“容易发怒,和同学相处不好”的孩子,通过与童伴妈妈的交流才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庭特殊,10多岁才上二年级。怎么办呢?志愿者们为这个孩子的问题专门讨论了一个下午,后面决定每天轮流找他聊天,教他唱歌、下象棋等轻松的课程。一周下来,孩子渐渐变得不那么难相处了,每天早晨都主动向志愿者问“早上好”。
张娟认为,主动与队员沟通同样十分必要。“倾听他们的想法,结合自己的方案,不断优化,使队伍协调高效。志愿服务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队员的长处,让他们在团队里找到自己的定位,感受被需要,也是队长‘润滑剂’工作的重要体现。”
15天的服务时间里,张娟和队友们收获了不一般的友谊。结束服务返程时,张娟正拖着箱子向车里走,手机响起了短信提示音,原来是队友倪启萍给她报平安:“我到家了。很开心遇见你们,你做得很棒。”
张娟说:“在独自等车的两小时里,我不断地回忆起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一起走路的背影,一起学过的舞蹈……那些一起上课、家访、吃饭、睡觉、流泪的经历,都是刻骨铭心的。”
“作为个体的‘我’能做的很少,但作为团队的‘我们’能做的很多”
2016年夏天举办的这场“快乐学校”四川省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依托四川各地的“同伴计划”项目点。“快乐学校”志愿者和“童伴妈妈”们一起陪伴留守孩子们过暑假。
“童伴计划”是由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实施的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在首批试点期间,四川省10个县的100个村分别选聘、培训一名“童伴妈妈”,并建设和运营一所“童伴之家”,首批项目将惠及10个县100个村共3.5万名留守儿童。
在“快乐学校”举办期间,“童伴妈妈”就是志愿者的大伙伴。有一次,张娟身体不舒服,“‘童伴妈妈’专门给我熬了粥,医务室的爷爷也送来了药,隔天还让我去找他复诊。”张娟说,“那15天收获的善意太多了。他们用最简单、质朴的方式接纳我们,我们很感激。 ”
“村里不少年迈的爷爷奶奶都让孩子给我们带来蔬菜,很多我们都还回去了,但还是有家长执意让‘童伴妈妈’带给我们,‘童伴妈妈’也常给我们送来做好的饭菜。”张娟说,她们如果要去镇上买东西,村里的车主也从来不收她们的钱。
志愿者感触最深的是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在一个特困孩子家里家访的时候,一位志愿者忍不住哭了。张娟感慨道:“我感觉自己没有计划好,站得又低,没有办法去体会和改变孩子的命运。”
她同时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常常受限于家庭教育,因此帮助孩子要从家庭开始。后来,志愿者们增加了家访的频次和时间,由每天家访一家变成两家,他们把孩子按照家庭住址分开,先走远的,下午回来以后再去近的地方;家访时间也由刚开始的3点30分开始,提前到了2点30分左右,晚上则是几点访完就几点回住处做饭。
“快乐学校”分享交流会上,张娟说:“作为个体的‘我’能做的很少,但作为团队的‘我们’能做的很多。”在“童伴妈妈”的帮助下、队友的配合下和孩子的鼓励下,张娟说,自己从一个“三无队长”变成有收获、有感动、有成长的“三有队长”。
成都体育学院陈凯欣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鑫昕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