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环球走笔:警惕“网络谣言”变成生意

发布时间:2016-12-08 15:3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6年12月02日09:35 | 查看:554次

方师师

“我想特朗普赢得大选是因为我。”38岁的保罗·霍纳日前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毫不掩饰内心的膨胀。美国大选期间,“亚米希人支持特朗普”“奥巴马禁止全美的体育赛事放国歌”等假消息均出自这个声称拥有“脸书谣言帝国”的狂人之手。而与脸书矢口否认助选特朗普入主白宫相反,保罗·霍纳仍对自己制造的所谓“讽刺艺术”的新闻骗局在社交媒体上呼风唤雨得意洋洋。

  一些网站编造的耸人听闻的信息,经常成为病毒式传播的典型案例。自2014年初开始,很多互联网企业就发现,带有偏见和夸张性质的内容,经由各类媒介平台的算法推荐和搜索排名,更能引爆点击量并使流量飙升。流量意味着用户,用户则带来定向广告。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在脸书谷歌等网站上,谣言似乎也成了一门“生意”。霍纳承认,他靠使用假名注册的诸多假网站散布假消息,每个月可以从谷歌的智能化广告推广业务中赚取1万美金,而在脸书上每100万的点击量就会带来1万至3万美元的收入。

  互联网和各类新媒体媒介平台兴起后,几乎承包了普通用户的信息源,也容易沦为假新闻和谣言的泛滥之地。从技术角度看,各类媒介平台的工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假新闻和谣言肆意传播。如果假新闻和谣言第一轮无法进入媒介平台的新闻聚合矩阵,就不会被算法系统推荐,那么就等于不存在。但目前缺乏有效辨识假新闻和谣言的技术工具,同时媒介平台的算法如果过于简单则容易让假新闻在短时间内吸引更多受众。

  而从社会角度来看,要求媒介平台对假新闻和谣言进行过滤,就相当于要求其起到互联网时代信息把关人的作用,但媒介平台为了维护自身商业利益和“中立”地位,保持用户黏度,规避潜在的社会风险,一直不太愿意插手内容环节。在质询其公共身份和社会责任时,媒介平台都会强调自己是技术公司,不是媒体。以脸书为例,《纽约时报》刊发了数据与社会研究所分析员罗宾·科普兰的评论《喜欢或不喜欢,“脸书”现在是一家媒体公司》,指出脸书平台自身的经济与商业目的,以及同广告商、出版商之间的利益同盟关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媒介平台完全无法把关虚假信息,而是选择不作为。

  媒介平台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但既然发挥着信息传播的作用,就需要担负起相应的媒体责任,追求自身利益不能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2日 21 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