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3 17:2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12月01日 08版 | 查看:927次
不像街舞社团那么张扬,也不像驴友社团那么洒脱,更不像女子乐队那么有人气,它只是大学校园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社团,但下面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说明了它的“大作为”:连续5年组织贵州乡村优秀骨干教师走出大山,走进大城市重点中小学的课堂、亲身感受城市风貌;自2004年起,累计资助小学生2000人次、高中生200余人次;为乡村学生募捐图书8万余册,募捐衣物折合人民币逾百万元;成立“关爱盲童”专项服务团队,组织180名志愿者为盲童录制有声读物。
它就是华中农业大学红杜鹃爱心社,起源于“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徐本禹发起的“华农贵州支教基金”。
爱心活动不是打酱油
“手工组——人员:张玲洁、张飘飘、朱婷、文雅雅、李佳佳、冯敏、苗晨琳。对象:李航空、毛蕊等。内容:根据上周情况,本次应有4名孩子学习手工。从我们的人员数量来看,完全可以做到一对一的辅导。上周,李航空想让我们教他学折叠纸飞机;而毛蕊,则想折叠玫瑰花。另外还有个想学手工制作,比如盒子。我们会在这次一一兑现。”
“电子琴组——人员:靳苗等。对象:刘昕杨等。内容:新加入的孩子学习弹琴的基本手型,会弹Do;以固定手型练习《玛丽有只小羊羔》;让刘昕杨找到中央C,练习《剪羊毛》。”
这样的“教学计划”,张弓和他的伙伴们已经写了一年多。从总结上周活动到招募志愿者,从给新来志愿者培训,告诉他们和盲童打交道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到确定本周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直至准备乐器、手工制作等材料和用具,最后把活动方案发给盲校的老师。他们周而复始地认真准备着。
其实第一次去盲校的时候,张弓和伙伴们心里都没谱。他们原以为盲童都是沉默不语、自卑敏感、不好打交道的孩子,但是看着眼前这群活泼好动、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小学生,内心非常震撼。
经过多次与孩子们接触,他们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以兴趣辅导为切入点,发掘他们的特长和潜力,关注他们的情感生活。
张弓说:“做爱心公益活动不是打酱油,需要用心准备。”他们的用心换来了孩子的真心。“弓哥,弓哥,你来了。”每次他们去盲校,孩子们都会很亲切地围过来。
一年多里,有近300名志愿者参加了红杜鹃爱心社的盲校活动。志愿者们与孩子之间从不了解到了解,从陌生到信任,最后慢慢地从亲密到依恋。他们知道一位盲童将头埋在草丛中,不是在哭泣,而是为了努力看清草的颜色。
改变了教师也就改变了学生
每年4月,坐落在华中农大校园里的狮子山总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今年是来自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和红安大别山区的25名乡村小学教师。在为期一周里,他们旁听大城市的重点小学教师授课,领略大城市的风貌。
在武汉市水果湖第二小学,一位老师正在讲授《乡下人家》。一个学生急切地站起来说:“我想去山村,我不喜欢嘈杂的汽车鸣笛声和到处施工的吵闹声。”这令一旁听课的贵州老师黄永华惊愕不已。在山村里,小学生很少会不点名就直接站起身来大声讲。
“我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投影仪。乡里娃没城里的孩子开放,面对老师沉默而又害羞。”他说,贵州山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那里的老师讲课接触最多的就是粉笔。山里的孩子渴望住进高楼大厦,渴望摆脱在城里人看来风景如画的地方,渴望过年能穿上合身的新衣服,渴望走出贫困山村走向大城市。“很多十六七岁的娃啊,直到现在还没出过山村,我们老师也没办法啊……娃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从大城市武汉带回一双新鞋子,要不磨破脚的那种……”
参观黄鹤楼及武汉植物园,则让教师们直接感受到以前只在课本上读过的风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上黄鹤楼的乡村教师们不约而同发出感慨。
“看实景比读书本的描述更有感触,看见这里风景绝美,我回去后一定给孩子们描述千古名楼的美妙。” 贵州省百里杜鹃大水乡高潮小学陈永老师说。
多年来,红杜鹃爱心社一直坚持选派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到贵州开展支教调研活动。在支教的过程中,山村教育面临的师资严重不足、教师队伍老龄化等师资问题让他们深受触动。每年的支教更多的是给学生带来影响和改变,而改变教师则将带来影响范围更广、更深远的变化。
于是,从2006年开始,在徐本禹和当地教育部门的帮助下,红杜鹃爱心社启动了“贵州乡村教师来汉培训”计划。6年来,共有120余名贵州省优秀骨干教师到汉学习交流,对促进山区教育发展和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今年,红杜鹃爱心社将交流教师扩展至大别山地区。
从确定参加培训的教师,到确定行程,联系听课学校,接车送站,每个环节都是爱心社的志愿者们在操办着。考虑到大多数老师都是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他们安排了志愿者一对一服务。
贵州省百里杜鹃大水乡中心小学教师杨叶群感动地说:“爱,是人类自古以来最深刻的主题,我们教师更应该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向我们的孩子传递这些点点滴滴的爱,把他们培养成会感恩、有品德、有才能、有志气的栋梁之才。”
在康奈尔大学宣讲的女孩
那天早晨,康奈尔大学所在的伊萨卡下起鹅毛大雪。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张瑜彬顶着风,走在校园里,外衣和围巾都被雪打湿了。作为红杜鹃爱心社的一员,她将给美国大学生讲述“一个中国大学生的志愿之旅”。
她走进一间上公共课的大教室,略定了一下神,走向讲台,开始了自己的讲演:“很愉快能与大家分享自己做过的义工工作。与在座的你们一样,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志愿者,做着最平凡普通的义工服务。一路爱着,也被爱着,内心平和快乐。”
在讲演中,张瑜彬从自己大一时到贵州山区参加暑期支教开始讲述。 她展示了一个有着清澈笑容的小男孩的照片。男孩是她在贵州支教时的一名学生,在一次玩耍中不小心跌倒,把胳膊摔骨折了。在城市,一个小小的外科手术就可以解决。但在闭塞的大山里,父母的无知、乡村医生的误诊,让小伤成了终身残疾,这个孩子的右臂再也无法伸直。
她由此讲到自己的梦想:有一天,能建起真正行之有效的中国乡村信息传播网。一批专业的信息传播志愿者,让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需要它的人。
张瑜彬的话音刚落下,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个美国女孩站起来提问:“你们的行动,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打破了当地人本身的安宁。这会让他们痛苦,不安于原先的生活,但是志愿者却无法将他们带出这个生活。你们是帮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
这是一个很深刻也很尖锐的问题,张瑜彬自信地回答道:“我们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在通过坚持不断的努力,与他们一起去一点点改变现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培养有更多知识武装的头脑。”
回国后,张瑜彬收到了很多来自美国的邮件。在寒暑假,一些志愿者从美国来到武汉,参与到红杜鹃爱心社的志愿服务中来。
受此启发,红杜鹃爱心社成立了湖北高校首个留学生志愿服务队,吸引更多的“国际力量”。
“我想,贵州之行无疑会成为我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我想念那里的一切,我还会去的。”今年暑假,来自圭亚那的留学生马丽娜参加了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龙家镇的爱心支教活动。每天早上她给孩子们教英语,中午则给当地留守儿童及饮水特困村民送去饮用水,受到当地村民和学生的欢迎。
马亚克是一名来自印度的留学生,现在华中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尽管科研任务很重,但是他仍然抽出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认为:“参加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还可以真正去了解中国的文化,认识更多善良的中国朋友。”
“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在红杜鹃爱心社,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在这样一种理念的熏陶下,每一名社员都在努力地将志愿服务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使其汇聚成改变社会的大力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