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尖兵王刚:15次立功全是战功(图)

发布时间:2016-11-03 22:1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11月03日 01 版 | 查看:1717次

    王刚在军事训练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和平年代,中国还能有‘战神’?”在新疆某武警大院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名年轻的武警战士有点儿倔强地说,“起初,我觉得这就是在‘炒作’,不过现在,我跟着支队长打了几场仗,再说他是‘战神’,我可是心服口服。”

这位武警战士口中的“战神”名叫王刚,是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与著名演员王刚同名同姓的他,在当地部队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明星”。不过,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会打仗,而且不怕死。

从炊事员到反恐“尖刀”

1991年12月,19岁的王刚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刚进特勤中队那会儿,他可是名副其实的“吊车尾”,只有去当炊事员的份儿。

择菜、做饭、生火……这样的部队生活与王刚的理想相去甚远,炊事班班长劝他别急躁,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但王刚不服气,一心想回战斗班。

于是,他每日加码刻苦练习,挑战体能极限。半年考核完,王刚就从炊事班调回了战斗班;年终考核时,他一举夺得5000米武装越野、固定目标射击、摔擒等6个课目第一。之后,王刚更是在总队各种比武中屡屡立功,还因军事素质过硬被破格提干,成为支队里的“逆袭王”。

不过,在众人看来,王刚最厉害的还是反恐作战,他“满脑子都在琢磨如何打好仗、打胜仗”,尤其是去年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高原山地围剿战,更是让他声名远扬。

2015年秋的一天,一伙暴恐分子在砍杀新疆一煤矿的十余名矿工后,又沿途设伏袭击前往处置的民警,抢夺枪支逃窜至深山负隅顽抗。

暴恐分子藏匿的深山属于天山余脉,海拔数千米,连绵1300多平方公里,且气候恶劣,地形复杂。

“很多山峰几乎是垂直的,布满碎石和积雪,非常危险。普通人连上山都困难,我们还需要负重几十斤的武器和给养,每天走几十公里。”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特勤中队代理排长王永强介绍说。在这次作战中,他全程都跟王刚在一起。

有时补给吃完了,他们只能吃雪;晚上找不到地方睡,就在山上打地铺;战斗持续了那么多天,大家就下过一次山,洗过一次澡,“过得像野人一样”。

有一天晚上,王永强他们找到一个羊圈过夜,考虑到支队长王刚年龄较大,“我们把他的褥子铺在最里面,想让他睡得稍微暖和点”。王刚知道后却下了一道命令,让按军龄、党龄排着睡,新兵睡最里面,二年兵其次,他军龄、党龄最长,睡门口。

“支队长那天还值了第一班哨,好多战士看到他下哨后裹着衣服往羊圈门口一歪就睡着了。”王永强说。

“搜捕第40天,我们终于发现了暴恐分子藏身的山洞,我赶紧带队赶到现场,发现他们藏在一座险峰的半山腰处,那里脱落了一块巨大的三角断崖,与山体形成一个极狭小的山洞,几十米开外根本看不到。”王刚说,“暴恐分子藏在山洞里,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还不停地朝洞外射击。我们的特战队员用了烟攻、火攻、炮攻等很多方法,想把他们逼出来,但他们太顽固,一直在山洞里跟我们对峙。”

深秋的新疆昼短夜长,王刚他们没打多久天就黑了。为了避免我方伤亡,联合指挥部下令当晚不再战斗。“我当时提议,每隔5分钟就向对方投掷一枚爆震弹,不间断地用高音喇叭向其喊话。这样不仅能让暴恐分子疲于应战,还能摧毁他们的意志。”王刚说,这个提议被采纳了,后来,事实证明效果明显。翌日一早,王刚挑了几个人组成突击小队,准备强攻。当时,有人劝他别去了。“但我是一线指挥员啊,我不去最前方,怎么指挥作战。”王刚当即反驳。

突击开始,为首的突击队员手持自制双层盾牌作掩护,王刚与一名步枪手紧随其后,不停地朝洞口射击,进行火力压制。后面,还跟了几名投弹手,找准时机向洞内投掷催泪弹和爆震弹,一行人以跪姿向山洞缓慢移动。

“当我们挪到山洞一角时,终于看清了敌方的位置。我下令强攻,队员们一举歼灭了暴恐分子。”王刚说。

十余天后,在另外一场山谷恶战中,王刚最先带队赶到现场支援,与公安干警联手歼灭了剩余的暴恐分子。至此,本次高原围剿战胜利结束。而王刚冲锋在前,敢打硬仗、恶仗的战斗作风也让不少人佩服,称他是新疆反恐一线的“尖刀”。

时刻瞄准“下一场战争”

王刚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从军25年,他先后5次带领指挥官兵成功处置重大暴恐事件,13次参加抢险救灾任务,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2次,这15次立功全是战功。这些殊荣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生死考验。不过,王刚总能带着战士出奇制胜,把损伤降至最小。有人说他是走运,也有人说他“艺高人胆大”,但更重要的是他对实战的高度重视。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特勤中队班长刘阳介绍:“支队长平时组织我们训练都是实战化的,让我们明白训练场就是战场,以此增加我们的实战经验。”

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工兵中队中队长刘志军是王刚带了多年的兵,对王刚重视实战有更深的体会。“王刚队长的一个判断,救了我一条命。”他向记者讲了一个惊险的故事。

某年8月,南疆发生一起严重暴力袭警事件。王刚带着特勤中队连续数日搜索暴恐分子,却毫无结果。一天中午,一位维吾尔族老大娘来报信,说早晨有人跑到她家要食物,之后钻进玉米地不见了。老大娘出门一看,发现电线杆贴的通缉令上就有这个人。

获悉这一重要情报,王刚立刻带着官兵对老大娘所指的玉米地展开搜索。“当时,上级领导为防止误伤和枪走火,下达了‘枪弹结合关保险’的命令。但是王队长到现场一看,眼前的玉米地能见度太低,战士进去后一旦遭遇暴徒伏击,反应慢一秒都可能没命。”刘志军说,有着多年战斗经验的王刚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向特战队员下达了“枪弹结合开保险”的命令,以此缩短射击时间。“那时候是夏天,玉米地里特别热。搜到河边一角的玉米地时,一支长矛冲着我的脸刺过来,直接插进我嘴里。”刘志军一边讲,一边用手比画,“然后我顺势往后一倒,把冲过来的3个暴恐分子击毙了。”

听到枪声后,王刚和其他战友迅速赶来,将残余分子抓捕,把刘志军送进了医院。他的5颗牙被长矛击碎,嘴唇、舌头也被刺烂,缝了不少针。“我虽然掉了几颗牙,但捡回了一条命,多亏了队长当时对实战现场的准确判断。”刘志军说。

近几年,新疆暴恐袭击手段更加复杂多变,王刚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应对。每当国际国内发生重大暴恐事件时,他都带人分析研究,预设相似情况进行实战演练,时刻瞄准“下一场战争”。

“战神”原来也是“暖男”

“训练不拼命,打仗就丢命。”这是王刚常说的一句话。他不但对自己严苛要求,对手下官兵也要求极高,一直坚持极限化、反常规训练:去年高原山地围剿战结束的第二天,战士们还没休息,他就开始“魔鬼周”训练;演习训练中,特勤分队明明可以坐车赶往事发地,他偏偏让大家徒步奔袭。

不仅如此,他还把越野训练搬进了沙漠,把侦察训练搬进居民区,把攀登训练搬到山崖上……几乎所有的训练科目都被他改得“热血”十足,逼着官兵练就一身硬本领。

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参谋长杨小林是与王刚共事了21年的老战友,在他看来,王刚虽然练兵严苛,不苟言笑,但性子并不“冷”,反而是一位大“暖男”。

“2009年,我们中队来了一个战士小张,没来多久就犯病了,经常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杨小林说,最初大家都以为他得了癫痫,送他去医院救治,检查结果却显示小张得的并不是癫痫。

王刚带着小张跑遍了当地大大小小的医院,也没能查出个所以然。有医生说,小张抽搐是由于气血不足,需要滋补,王刚就买了一个电饭煲天天炖骨头汤给他喝。晚上小张犯病频繁需要有人照顾,王刚怕他影响其他战士休息,索性安排他睡到自己旁边,还在两人手上绑了一根绳,以防自己睡得太死不知道小张犯病。

“就为这一个兵,王刚支队长尽心尽力操持了近一年。我们看在眼里,都非常感动。”杨小林说,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与王刚接触的官兵或多或少都受过他的帮助。

前不久,王刚被评为第十九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有人劝他不如趁现在转业,别再“上阵拼命”了,王刚却说:“既然选择了部队,就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工作到最后一秒。”未来,他还将继续活跃在反恐维稳一线,为维护新疆社会的长治久安作贡献。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师荀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