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29 16:32 | 来源: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27日 04版 | 查看:815次
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休职工、护边员魏德友(上)
本报记者 胡仁巴
魏德友(左)和他的女儿。本报记者 胡仁巴摄
五十二年如一日,魏德友和妻子在边境线上放牧巡边,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走了5圈;堵截越界牲畜数万只(头),劝返临界人员千余人次,至今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们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忘初心的坚守,让很多人深受感动。魏德友今年76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一名退休职工,他和妻子刘京好居住在中哈边境173号界碑东南4公里处。
从北京到边陲
“魏德友原是北京军区某部的一名通信兵,表现突出,本打算转业后留在北京。后来他改变了决定。”10月初,兵团第九师161团宣传科副科长庄玉红向记者介绍。
1962年,新疆伊犁、塔城地区先后发生了边民越境事件。根据国家部署,兵团调遣干部、职工奔赴当地维护社会治安,施行代耕、代牧、代管。
“边防危难,国无宁日!作为一名军人,我们都想为国家做点什么。”1964年初,魏德友响应中央号召,从北京来到祖国西部边陲,成为九师161团原兵二连的一名“新战士”。
为了筑牢国防屏障,原兵二连没有设在外逃边民遗留的农牧作业点,而是进驻到额敏河畔萨尔布拉克春秋草场。这里地势平缓,边境前沿缺少天然屏障,盐碱较重。特别是春秋两季牧民转场过来后,草原上33处放牧点,牲畜可达上万头(只)。
面对戈壁荒滩,全连齐上阵,放牧的间隙,开荒、种树、掏地窝子。“当时,靠着两个黑面馒头,我们一天能开一亩多地或挖二三十个树坑。”魏德友说,“大家手上的茧结了一层又一层,有的拳头都握不紧,但人人斗志昂扬。”
兵二连干部职工的到来,让戈壁草场开始有了庄稼、林带。
驻守最前沿
“我们要用‘南泥湾精神’创建新家园!”时任连长张万台的话令魏德友终生难忘。立志报效祖国的魏德友从山东老家把扎着大辫子的刘京好接到兵二连,在地窝子里结婚成了家。
“家住路尽头,种地是站岗,放牧是巡逻。”魏德友和妻子每天放牧巡逻在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筑起了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那个时期,边防斗争最激烈、最危险的工作要数放牧了。魏德友请缨到萨尔布拉克担任了牛群组组长,拖家带口住进了萨尔布拉克半地窝子里。
“1969年,边境事件频发。我参加了‘铁牛队’行动。”魏德友回忆说。那一年,他们的大女儿不足3岁,儿子还在吃奶。妻子央求他,萨尔布拉克冬天封路,雨天泥泞,孩子们太小,能不能和大家一起搬到新连队?他回绝:“不行!要不你走,我一个人留在这儿!”
1972年冬季,驻守在离边境线4公里的连队牧业点期间,魏德友在粉碎草料时,一不小心手套线头被卷进机器,双手被粉碎机吞噬。拔出时双手血肉模糊,左手食指只剩下半根。由于远离医院,只能简单处理伤口,魏德友的手留下残疾,至今一碰到盐碱水土,皮肤就会严重皴裂,钻心地痛。
一年冬季,魏德友骑马沿着边境放牛,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我迅速卧倒在地,睁大双眼死死盯着。飞机一离开,便连忙跑到盘旋区域搜寻,发现了踏入我方的脚印。”魏德友快马加鞭到连队汇报,并和连队职工一起展开地毯式搜查,将可疑人员逼退回境外。
矢志不移终留守
198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建制以后,兵二连所属地交给了地方管辖。由此,兵二连百余户人家,分批陆续撤离屯垦戍边20年、用双手构筑的萨尔布拉克。1984年,随着兵二连完全撤离,党支部撤并,牛群被拍卖,魏德友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停薪留职,买了牛羊,在全团率先发展养殖业。
“老魏,您既然决定不走了,边防站想把用于改善战士伙食的羊群交给你。另外,春秋牧民一迁徙,这里成了荒凉的无人区,即便是牧民搬回来,牲畜在没有防护设施的状况下易造成越界。您有戍边经验,就请您当护边员吧。”时任辖区边防站连长的白松找到魏德友。魏德友一口应承下来。
可困难真不少。一个深夜,屋外的狗叫个不停。魏德友打着手电筒出门,发现羊群已被赶出羊圈,一收拢竟然少了36只。在一个雾天,有人趁魏德友不备冲散羊群,又丢了80只羊。其中,边防站的羊损失达30只,他自掏腰包买羊补上。妻子哭着说:“咱们还是搬家吧!”“越是这样越不能走,哪怕是一只羊都没有了,我也要守在这里。”他坚定地说。
后来,边防站把边境前沿的一片区域指定为魏德友的放牧巡边区,并配发了“义务护边员”袖章和一架望远镜。
放牧巡边中,魏德友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一次,猛烈的暴风雪让他迷失了方向,幸亏口袋里装了一把应急电筒,他竭力向远处微弱的亮光处不停闪光,最终被边防官兵营救了。
魏德友为边防站放羊15年,未曾要过一分钱的放牧费。虽然党支部被撤并了,但魏德友几十年里没落下一分钱党费,有时托人代缴,有时自己到30公里外的团组织科缴纳。因常年放牧巡边,过不上组织生活,他就到边防站与边防战士一起学习。更多的时候,他放牧时在脖子上挂个收音机,从广播里聆听中央的声音。
赢在做好一件事(短评)
已是76岁高龄的魏德友与妻子刘京好依然坚守在额敏河畔的萨尔布拉克边境线,放牧护边。作为老党员和老军垦,这对夫妻用大半辈子时光做好“我为祖国守边防”这一件事,成为一座不换防的“夫妻哨所”,维护边境安宁。他们生动诠释了兵团人“誓做永不移位的生命界碑”的高尚情怀,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大写的职责和承诺。
执着坚守信念,需要我们像魏德友一样忠诚守望、矢志不移,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争当时代先锋,践行热爱军垦、献身国防的铮铮誓言。
执着坚守信念,需要我们像魏德友一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本色,做新时期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为民服务、敢于担当。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