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汪金义:创业就是一个人走夜路(图)

发布时间:2016-10-23 18:12 | 来源:辽沈晚报 2016-10-22 A16版 | 查看:2824次

汪金义 本人供图

  凶险,孤独——23岁的汪金义选了这么两个词来评价自己的创业路,他说没失败过,表情光闪闪的。

  致力于“改变人与电影的关系”的“光荫”公司创始人兼CEO汪金义才23岁,今年7月份从渤海大学油画专业毕业,便获得了“锦州市十大新锐企业家”称号。此前,他公司的作品曾获过“我的中国梦·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奖和最具潜力表演奖; 荣获首届辽宁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佳编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荣获“万峰林”国际微电影大典剧情片一等奖;上海“追梦者”微电影评委会大奖。

  大学生与创业者的无缝对接,汪金义是怎么做到的?本报记者给你解开谜底。

  看中微电影项目 果断花5万买设备

  1993年,汪金义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的县城。

  高中时代,汪金义的成绩“不怎么好”,可才十七八岁,不读书干嘛去?“还是得念书”,跟老师研究完,汪金义决定迅速转艺术,他学起了美术,高二到高三的努力让他成功迈过高考这道关。上大学前,爸爸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就这么大本事,只能送你到这了”。后话无需说出口,汪金义会自己给补足,“我爸想说的下一句话是,以后什么事情,都得靠你自己了。”

  是啊,靠自己。大学生活一改小县城里的闭塞狭窄,汪金义是多么“想要不一样”,他课余时间剖析了很多新事物,“想要做点儿啥”的心思空前强烈。想来想去,微电影最好玩,“当时就是认为微电影有前景,想多了解。”

  买书,从广电专业的同学那里借笔记,抓紧一切时间恶补经典电影,“每天要看3至5部”,自己梳理出框架,信心倍增,觉得“这事儿非干不可”。

  拍电影,得先有个设备,在专业论坛混,汪金义得知当年一款基础入门设备“无敌兔”是必备的。钱从哪来?即便父亲撂下过“只能送你到这”的话,汪金义还得硬着头皮回家要钱。“5万”,刚读大一,要这么多钱干什么?说前景,讲道理,摆事实,汪金义硬是说服了父亲,给他掏钱购置了设备。

  六人团队核心成员全是大一新生

  只有设备怎么够?这不是一个人干的活儿。汪金义想到了成立学生社团,可是按照规定,大一新生不具备成立社团的资格。身边同学也不支持,泼冷水的人比比皆是。汪金义不死心,他在大一新生群里广发“英雄帖”,谁喜欢微电影就来找我一起玩儿。

  效果还真不错,不久,一个六人核心团队就组建完成,四男两女,来自美术专业和广电专业。广电专业同学是汪金义所渴求的,他认为这些成员将完善整个团队的传媒背景。有了团队,便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在路上了,汪金义的信心更强了。

  “自学”的节奏也得愈发紧张,从“逼着自己自学”到逼着团队自学,批量看电影,做学习笔记,记录下每个细节的失败或者成功,钻进完全不懂的微电影教程。

  与此同时,汪金义将六人核心团队进行初步分工,分管编辑部、演艺部、技术部……编辑部负责在大学里找到有专长的人供应剧本,小段子;演艺部负责物色与招募大学生演员。团队的人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试验,用汪金义“投资”的那套设备练手儿,拍成微电影在一起研究哪好哪不好,稍微像点儿样的作品就上传到视频网站上试市场,看能有多少播放量。信心,要靠实践来增强。

  这个完全由大一新生组成的小团队核心成员,还真个个儿是精兵强将,不到一个月,跟着他们玩微电影的“影视制作队伍”+“演员团队”已有百八十人了。就在猎奇、玩儿、开心这些气氛里,汪金义和他的影视团队度过了大一上学期。

  汪金义的微电影慢慢在学校里小有名气

  大一下学期,渤海大学的林喦教授找到汪金义。学校有一个影视艺术研究中心,校方认为汪金义可以利用校方更加专业的设备、更加丰富的资源继续追求他梦想的事业——微电影。汪金义变成了校方影视工作室的负责人,如虎添翼,有了专用的创作场所和设备,工作更加顺畅,得到更多支持的团队越走越轻松、越专业了。

  当年,全国举行“我的中国梦·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汪金义团队代表学校参赛。

  积累了一年的经验,让汪金义团队的剧本质量、拍摄技术、演员综合素质都磨练得不错,他们从编辑部供应的数十个剧本里敲定了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作为脚本,拍摄完成后形成《最动听》微电影参赛。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口吃的年轻人,如何通过战胜生理不足、战胜心理障碍,最终完成一场精彩演讲的事迹。

  最终,该微电影获得“我的中国梦·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奖和最具潜力表演奖。

  这一路走来,汪金义和他的团队开始在全国的微电影圈里积累人气。

  大三开公司 迈出商业化第一步

  “利益是跟着名气顺道儿来的。”

  因为知道有一帮大学生微电影做得“很专业”,当地有婚纱影楼找到汪金义团队,聘请他们拍婚礼电影。合作要签合同,汪金义需要有个签合同的资质,于是他注册了一家公司。于是,这帮大学生每个月有了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的收入。

  此后,国内一些知名视频网站也陆续与汪金义有了或深或浅的接触、合作多了,活儿多了,汪金义的烦恼也来了。不仅要平衡学业与生意,还要平衡团队成员的利益分配。

  这是获得最多成长的时段,从学生的小打小闹,从大家开心一起玩儿,到真正经营一个团队,平衡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思索团队未来的发展方向。汪金义一面做业务出精品,一面研究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年很难,但回报也最丰厚。汪金义一口气接下国内最大视频网站的多个订单,以每集五六万元的价格接拍多档美食微电影等多种类型微电影。

  汪金义也在这一年首次厘清了公司的精确定位——致力于新媒体影视创作。“我是90后,必须以新媒体为平台,这是公司定位的基础判断”。

  让有电影梦的人都能用手机拍电影

  自从2014年10月注册公司,汪金义带领团队已经走过整整两年创业路。

  2015年2月,汪金义不满足于现状,他觉得可以开发更新的产品,“其实我没什么商业经验,无论是影视还是网络,我和我的团队也都不是科班出身,只凭着一腔热爱和激情把事业做到今天。我想,有很多90后都是我们一样的草根、小白,但他们也都有跟曾经的我一样的拍摄微电影的梦想,但不可能每个人都像我一样能组建团队,解决设备问题。”

  汪金义判断,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微电影,喜欢拍摄微电影,为他们提供一款简易版的APP,这里面浓缩了团队三年来积累的所有技巧,屏蔽掉所有曾经遭遇的失败因素,让一个哪怕零基础的新手也能用他们提供的产品拍摄出最精致的微电影,“那一定太美好了吧。”

  于是他们自己的APP迅速研发,上线。在官方介绍里,汪金义敲定了内容——“一键致敬大师,随手拍出电影感,打破传统短视频拍摄模式,随时随地,电影生活”。

  对话

  正式创业两年来

  没有一天不失眠

  记者:说说创业吧,创业是什么?

  汪金义:一个人走夜路,孤独,凶险。没好心态,承受不了。

  记者:压力很大?

  汪金义:正式创业两年,没有一天晚上不失眠。以前压力是怎么出好作品,接单的这个活儿怎么能做好。现在压力要更复杂一些,公司二十几个人的全部生活都压在我的身上,不只是要考虑业务,考虑电影,有了更多责任。

  记者:很多创业者中途放弃了,你还在坚持的要诀是什么?

  汪金义:对创业,60%的人只是想想,没有清晰目标。有20%人能够提出目标,但因为受到太多否定而放弃,还有10%一直在犹豫。只有10%的人勇于实践,放手来做。我觉得敢闯敢做,是创业第一要义。

  记者:怎么能说服父亲给刚上大学的你掏那么多钱?

  汪金义(笑):其实任何项目的融资,在进入种子轮、天使轮、ABCDEF  轮之前,还有个亲朋好友轮。作为一个企业的CEO,就是要负责找人找钱找方向,我如果连我爸都说服不了,我未来还能说服谁?

  记者:狡猾,不正面回答,这是创业起步的核心问题,说吧,必须回答。

  汪金义(笑):我很笃定这时候首要的,我要把我的笃定向他说明白,微电影未来有前景,人们对快餐式视频内容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我坚信不疑。这一点如今也验证了。

  记者:呃,对创业者说个建议,或者忠告?

  汪金义:想好了就上路!没那么难!与你志同道合的人,都要路上才能遇见。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经淼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