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哥”建了50余所乡村图书馆(图)

发布时间:2016-10-05 21:17 | 来源:新京报 2016年10月03日 A09版 | 查看:4726次

9月24日,快递哥窦立国和志愿者们将全国各地寄来的图书衣物打包,捐往四川甘孜、云南洱源等地。新京报记者 贺顿 摄

第5期

  姓名:窦立国

  年龄:41岁

  社区:和平街胜古庄社区

  事迹:投身爱心捐助4年来,窦立国和志愿者们向全国各地捐赠衣物约20万件、图书近20万册,修建了50多所乡村图书馆。目前100多个爱心接收点深入京城各个社区

  榜样说: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公益,希望通过阅读,让更多的山里孩子“有梦敢想”

  9月24日上午,朝阳区来广营北路一间200平米的库房内,窦立国一边将募捐到的衣物和书籍分类打包,一边和志愿者们聊上几句。

  他细心地将儿童读物从一堆散乱的书籍中挑选出来,清点好数量后装进纸箱里。

  “150本。”他用黑色记号笔在纸箱上做好标记,之后装车运往云南洱源县。

  因快递改变命运的窦立国,如今也在努力改变更多人的命运。投身爱心捐助4年来,他和志愿者们向全国各地捐赠衣物约20万件、图书近20万册,修建了50多所乡村图书馆。从北京的城八区,到四川的小凉山,再到河南息县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初心

  “谁要捐书,免费上门取”

  窦立国两年前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写着联系方式和地址。

  是热心网友们的。通常,他会根据信息进行“线路规划”:从安贞桥出发,经和平里北街,至崇文门,再到双井。“尽量简化路线,以便能收更多书籍和衣物”。

  收拾好装备后,他就出发辗转于京城各个角落。

  “公益不只是有钱人的事儿,我一个快递员,也可以从志愿者做起。”他说。

  窦立国的公益之路,就源于快递。

  老家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一个村庄的他,因为家贫,初二只上了一学期课便辍学了。来京后,他做过保安,当过厨师,最后送起了快递。

  2010年6月,一位客户邀请他去保定易县山村参加公益活动,为困难户送粮食。

  村里的景象,窦立国至今仍记忆犹新:稀稀落落的民房,多是石块垒好后,用泥和土坯糊的外墙。一家小女孩得了白血病,掉光了头发,过生日连蛋糕都没钱买。

  “这样的事实让我震惊。”窦立国说,尽管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但还是没想到,离北京不足200公里的易县,竟还有这么贫困的地方。

  从此,他开始加入公益志愿者的大军。

  2012年9月,窦立国结识了一名中央财经大学的在校生。对方说募集到2000本旧书,希望他帮忙捐给山区的孩子们。也正是那时候,他发布了第一条捐书的微博:谁在北京,有书要捐,五环以内,我免费上门取。

  “没想到真有人捐书,竟凑足了6000本。”不仅如此,窦立国上门收书时,还收回来不少旧衣服。一个月后,他找了一辆金杯车,将募捐到的书本和一车旧衣服,送到了四川小凉山地区。

  从电动三轮车到金杯小货车,再到现在的大货车,窦立国上门收衣服的“座驾”变大了,找他捐赠衣物的爱心人士也越来越多。如今,他名为“快递哥窦逗”的微博已有近三万名粉丝。

  奋战

  一天要跑几百个地点

  起初几年,窦立国的爱心捐赠之路并不顺利。

  场地,是他面临的难题之一。大量衣物和书籍没地存放,只能堆在公司附近的自行车车棚里。“冬天很冷,我和志愿者们就蹲在车棚里,一件件地挑选整理,找出那些满意的衣物,再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窦立国说。

  这段日子,除了有一段时间与某民间慈善组织合作,其他时间窦立国都是“孤军奋战”:一个人租车辗转在大街小巷中,打电话与人对接取衣物的地点。

  直到2014年9月,他成为阿里上市敲钟人之一。此后,穿着快递工服的窦立国,出现在《我是演说家》等热播节目和新闻报道中。

  从一名普通快递员,变成一个小有名气的公益人士。“一夜成名”带来的,是网友源源不断的捐助热情。

  当时,他每天要接打上百个捐助电话,回复上千条短信或微信,电话费每月最高可达2700元。“一天要跑几百个地点,太累,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这也让他意识到,做爱心捐赠,仅依靠个人太过薄弱。更多时候,应将“单兵作战”转化为“团队力量”。他规划着让爱心捐赠深入社区,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爱心接收点。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这些都是社区里的普通老百姓,有超市老板,有药店店员,也有健身房员工,他们将自己的店面设为爱心接收点,接受周边社区居民的捐助。”窦立国说。

  如今,他在北京已有100多个爱心接收点,超过百人次志愿者团队在不停地忙碌着。曾经用来记录网友地址的记事本,也被便于群体联络的微信群所取代。“窦哥,丰台区方庄路2号华商智能公寓接收点捐赠已满,请速来取货!”这样的信息,在“爱心接收点通知群”里,每天都在实时更新着。

  作为分公司总经理的窦立国,也不需要再亲自送快递了。除了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到了爱心捐赠事业上。捐给贫困地区的书,每一本他都要亲自把关。

  筑梦

  为贫困地区建图书馆

  河南、河北、吉林、甘肃……翻看着手机相册中一张张“梦想书屋”的照片,41岁的窦立国如数家珍。

  怎么想到建“梦想书屋”?有人问。

  记忆回到2013年,当时四川雅安地震,窦立国作为北京首批志愿者,带着一车救援物资开赴灾区。一年后,他回访灾区发现,当地的经济状况没有改善,老百姓依然在等政府和慈善人士的救济。

  “我们给了很多救灾物资,这反而加强了他们‘等靠要’的意识,成为脱贫的障碍。”他思考,单纯的经济救助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给孩子们多一些优质的教育,让他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或许命运会是另一番光景。

  从雅安回北京后,一个念头在窦立国心中闪过:为每个贫困地区建立乡村图书馆,每间图书馆约有5000本书,其中1000多本是儿童读物,其他是针对大人的书籍。他将图书馆命名为“梦想书屋”,“希望更多人通过读书实现梦想”。

  2014年6月,第一间“梦想书屋”在河南息县落户。“这些书终于发挥作用了。”看着孩子们抢着看书的情景,窦立国激动不已。

  “不知道这个时代看书的人还多不多,当走进用我们辛苦收集整理的书建成的书屋时,我的顾虑打消了,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在乡村还有许多爱书之人,还有很多人坚信读书产生力量。”他在微博中写道。

  如今,窦立国和队伍已在全国建立了50余所乡村图书馆。他还有一个目标:今年将“有梦想的盒子”项目付诸实践。“我们把书装到小盒子里,亲手送到孩子手中。等盒子回收时,孩子们可以在盒子写信,分享家乡有趣的故事。”他介绍,还能将当地特产的二维码放进盒子里,扫一下链接到网站进行购买,帮受捐地区的乡亲们创业致富。

  “我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想通过建梦想书屋,让农村的孩子们都有书读,架起他们通往外界的梦想之路。”窦立国说。

  【大家问】

  问:多年爱心捐赠,对你和家人有影响吗?

  答:变化最大的是10岁女儿。在课余时间里,她偶尔会参与志愿活动。有一天,她清晰地向我讲了杨红樱《笑猫日记》里的故事情节,并说是在帮忙分拣书刊时读到的。那一刻我特别感动,感觉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培养了女儿的阅读兴趣。

  问:你如何理解阅读的作用?

  答:读书与看电影、电视的体验大不相同。例如读《哈利波特》,你可能会反复阅读和回味书中某个章节,甚至会闭上眼睛想象其中的情境。每次读时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体验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乐趣,让他们通过读书认识外面的世界、活得更有尊严。

  如何推荐青年公民榜样?

  邮箱:xjbgandong@126.com

  热线:010-67106710

  微博:发微博@新京报

  微信:关注公众号北京知道(微信号:xjb-jingshier),点击“榜样推荐”,回复信息或留言至后台;或关注新京报公众号(bjnews_xjb)留言至后台。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周佳琪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