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摆 脱 贫 困》 到 精 准 扶 贫 ——研读 《摆脱贫困》 有感

发布时间:2016-09-29 20:58 | 来源:学习时报 2016-07-14 A6版 | 查看:839次

  洪天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31次,18次涉及扶贫,7次把扶贫作为考察重点,连续4年新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就扶贫开发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近18年,他的《摆脱贫困》一书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我们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具有普遍而长远的指导意义。只有把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扶贫的思想贯通起来、深刻领会,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实质和精髓。

  解放思想

  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明确写道: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什么是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就是“假大空”,就是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目光短浅,自以为是,不敢想,不敢闯,畏缩不前,不敢行动。习近平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

  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习近平同志的着眼点不仅仅是他曾经工作的地区,也包括整个国家和民族;不仅仅是贫困本身,也包括产生贫困的历史背景和深刻根源。他在告诫我们,只要有贫困地区的存在,国家就是贫困国家;只要有贫困人口存在,民族就是贫困民族,因此,摆脱贫困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问题,更是整个国家战略发展的大问题。不仅仅是扶贫机构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全党、全国必须关注的问题。他提出“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其意义就在于进一步思想解放,坚持改革开放,迎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读懂国情 依靠群众

  读懂国情,必须实事求是;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最大的国情是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基础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之下,如何摆脱一县一地的贫困,如何摆脱国家的贫困

  习近平说:“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可以认为,这是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如何体现党的领导,如何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习近平指出: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许多干部下到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去,亲身体验到群众的疾苦,思想感触很大,回来后都说忧患感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

  自尊、自信、自强

  自尊、自信、自强不是盲目自大,坐井观天。必须“提倡振奋精神,淡化‘贫困县意识’”,不能自己贬低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同时,违背经济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在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的前提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若能继续卧薪尝胆,矢志如初,再接再厉,奋斗不息,必能彻底摆脱贫困。要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

  《摆脱贫困》一书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弱鸟如何先飞》。提出贫困地区要有“先飞”的意识;“飞洋过海的艺术”;怎样丰满羽翼。最后归结到“鸿鹄之志”。这是自尊、自信、自强的有一种诠释。

  理顺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间不久,就总结出闽东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的六个关系。一是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克服急于求成倾向;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克服片面追求高速度倾向;三是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确定产业发展政策要向具有资源优势的领域倾斜;四是生产力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将投入产出系数高低作为确定投资倾斜政策的依据,偏重沿海,兼顾山区;五是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确定用开放意识推动扶贫工作,并在扶贫工作中运用开放政策等方针;六是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把科技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又要注重科技教育的效益和实效。

  最大的政治

  在一篇论述“经济大合唱”的文章中,习近平讲道:“我到闽东的一个乡搞调查时,看到这个乡政府的墙壁上挂了不少锦旗,又是‘优秀’,又是‘第一’,可惜都不是经济建设方面的。这就值得打个问号了。能够说有主旋律吗?我看不能!挂了那么多的锦旗,少了经济建设这一面就不风光。说得客气些,有苦劳,没有功劳。干工作,主次不分,不抓住根本,那就是‘瞎忙乎’。

  习近平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有些方面落伍了。落伍原因历史学家们可以慢慢探究;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唯有全民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

  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的重视一以贯之,他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形成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他到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在那里入党并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7年,对中国“三农”和贫困问题有了深刻理解。八十年代,在河北正定工作,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刀阔斧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带领全县人民一举甩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大力推动扶贫探索与实践,写成《摆脱贫困》一书,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经济大合唱”等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指出“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九十年代,在福建省委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组织开展造福工程、山海协作、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工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积极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开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进入新世纪,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指出:“我们的扶贫要扶真贫,要把握贫困动态的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钱真正让贫困户受益。”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始终关注扶贫工作,不断探索、不断深化、不断推进,为形成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发展过程中,有几次重要讲话非常具有代表性。第一次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总书记就到革命老区河北阜平,进村入户看真贫,提出了“两个重中之重”(“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三个格外”(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科学扶贫、内源扶贫等重要思想。2013年,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进一步提出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等重要思想。第二次是2015年,总书记到贵州调研考察扶贫工作,首次系统阐述精准扶贫思想,提出“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四个一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第三次是在“2015减贫和发展高层论坛”上向全球发表重要讲话,发出携手推进全球减贫事业的“中国声音”。第四次是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全面论述了扶贫开发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凝练了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精辟分析脱贫攻坚的困难问题,系统阐述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四个问题”等重要思想,全面部署“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

  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背景、不同主题和角度的讲话中一以贯之、科学深邃的原则立场和观点方法,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