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5 21:29 | 来源:光明日报 2016-09-06 14版 | 查看:500次
贾高建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是我们党和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意义十分重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对此,我们应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并在正确把握其内在要求的基础上,大力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定位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他领导我们党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其中第一步是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则是到21世纪中叶,再用50年左右的时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由于前两步目标和第三步目标之间正好是世纪之交,所以实现“小康”便作为重要的“世纪目标”,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小康”目标主要着眼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体指标比较有限但务实可行。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人民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大力推进改革和发展,最终取得了重要成果。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那么,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是否到此就完结了呢?十六大对此作出了一个新的回答,认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围绕这一目标,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个方面作了具体阐述,进而明确了这一目标的战略定位,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其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自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根据我国社会各领域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动了这一战略任务的进一步展开。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全党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由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便成为这一时期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新的表述。与此同时,十八大还将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明确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纳入中国梦的基本内容,并进而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样,围绕小康社会的战略设计又增添了更多时代内涵,其基本定位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二、用整体思维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是在十六大、十七大所提目标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后形成的;而十六大、十七大所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又是在20世纪末“总体小康”的水平上进一步扩展而成的。这里的关键是“全面”二字,它体现了一种整体思维,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整体性认识和考量。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等基本领域所构成的完整的结构体系。这些领域并非相互隔绝和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内在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与之相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不是各个领域孤立发展的过程,而是由诸领域各自的发展相互联结而形成的统一进程。因此,要通过实践能动地推动社会发展,首先就必须认识社会结构体系的有机联系,把握这种有机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在社会发展统一进程中的具体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遵循。
不仅如此,人类社会是与自然领域相互联系而存在的。从根本上说,自然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没有适宜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社会就不能发展。而人类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对自然界发生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生产过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协调好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重大课题。
社会发展要协调好自身内部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好与自然领域之间的关系,这样一种整体性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十分清楚地表现出来。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需要调整生产关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在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和发展的同时,还必须相应地推进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而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必须提到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只有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从整体上协调统一起来,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展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整体性要求,党的十六大在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及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从十六大到十七大,再到十八大,一直紧紧抓住“全面小康”这个主题,坚持用整体思维把握这一目标要求,并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方面,其逻辑支撑便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从整体上将这些方面的要求统一起来,决不能顾此失彼,丢掉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真正的整体思维不仅要求顾及各个方面,而且还应更进一步,即按照各个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来协调它们的关系,遵循这种有机联系的内在机制来推动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否则,不论主观愿望如何,都有可能造成各领域之间的不协调甚至脱节,使整体意义上的统一进程无法实现。
三、以坚定信心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从2016年到2020年的“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标志着这一“决胜阶段”的正式开启。
应该说,经过新世纪以来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并持续扩大覆盖面,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在“十三五”时期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特别是到2020年全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领域都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任务艰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出新的特点,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正如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指出的,“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复杂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并作出正确应对。首先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加倍的努力投入到新的工作实践中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取,进一步推动各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要勇于面对各种难点问题,下气力进行攻坚,力求取得新的突破。其次还要有科学的方法,正确处理所遇到的各种矛盾。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正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特别是要按照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切实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改革和发展进程中越是遇到难题,就越是要强调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破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完成决胜阶段的各项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贾高建,作者系中央编译局局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