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1 22:06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6-06-18 04版 | 查看:804次
记行进中的“一带一路”
2014年3月29日,在到访德国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注视下,一列披红挂彩的“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驶抵德国杜伊斯堡港口站台,见证中欧加快互联互通合作的重要瞬间。
两年后的6月8日,中国铁路正式启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分别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等八地始发的中欧班列,跨越辽阔的欧亚大陆,前往欧洲主要城市。
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造型为统一标识、承载着“中国梦”和“欧洲梦”的班列正越来越频密地穿梭于中欧之间。汽笛声声、车轮滚滚,谱写着雄浑激越的“一带一路”进行曲。
普惠共享的“公共产品”,凝聚共识的宏大倡议
“一带一路”东联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沿线国家超过60个,人口数量和经济体量分别约占全球的六成和三成。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正在促进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比雷埃夫斯港就是这样一个见证者。
今年4月8日,希腊共和国发展基金与中远海运集团签署新的协议,中远海运将购买该港口管理局67%的股权。而自中远海运几年前接管比港二号、三号码头以来,比港的世界排名从2010年的第93位提高到了2015年的第39位。这家中国海运巨头已为希腊贡献5亿欧元的收入。
比港周边的派拉马市市长杨尼斯·拉贡达基斯曾经反对中远海运接管比港。如今,在红红火火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数据面前,他已成为这一合作的坚定支持者。他说:“这儿有不少人在比港码头工作,新协议会给当地带来更大发展可能性。祝愿中远海运取得更大成功,与当地社会实现和谐共存。”
尽管希腊尚未走出债务危机的阴影,但这一希腊最大港口与中国企业的互利互动,无疑是一抹提振信心的亮色。
德国杜伊斯堡的梦想则是打造国际物流运输中心。在市长林克看来,中欧国际班列的运行,使这座历史古城的发展梦想再进一大步,“这是一个共赢局面”。
中国出资成立的丝路基金,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基础设施投融资、促进可持续增长的重要行动。2015年,成立不到一年的丝路基金出手投资的三大项目举世瞩目——支持三峡集团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水电等清洁能源、与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一体化项目投融资、支持中国化工集团并购意大利倍耐力轮胎公司。
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认为,面对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一带一路”倡议是一款普惠的“公共产品”,堪称应对危机的一剂良方。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一带一路”体现出来的“共赢”理念,是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出发点,也为在国内外凝聚共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平台。
国际合作的框架,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
“一带一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3年来,随着其核心理念的全球共识日益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迄今,中国已与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协议,超过70个国家和组织表达了支持和参与的意向。
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巡视员欧晓理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在顶层设计和高层引领下,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点赞。
理念凝聚共识,共识孕育成果。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探寻利益“最大公约数”,“一带一路”正在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合作框架,一系列重要早期收获开始呈现:
——互联互通网络逐渐成形。匈塞铁路、雅万高铁陆续开工,中老、中泰等泛亚铁路网开始启动,一批高速公路建设正在推进,海上互联互通蓄势待发。
——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推进。中国已与20个国家签署了协议,开展机制性的产能合作。迄今,中方设立的各类多双边产能合作基金逾1000亿美元,一大批重点项目在沿线各国落地生根。
——经济走廊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巴经济走廊已实质性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正在编制,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稳步前推。
——金融支撑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丝路基金全面启动运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今年1月开业运营,并已确定首批投融资对象,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相继设立、启用,人民币跨境使用稳固扩大。
——贸易投资蓬勃发展,自贸区建设和区域次区域合作加快。“一带一路”相关区域贸易和投资增长迅猛,年均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一倍。2015年,中国与沿线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955亿美元,占全国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开展了直接投资,投资额近150亿美元。
——人文交流更加密切。中国与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影视桥、丝路书香工程等,“一带一路”人文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取得成功,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已启动。中国与位于古代海陆丝路文明地带的埃及、乌兹别克斯坦、肯尼亚、印度、柬埔寨的考古合作积极展开。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一带一路”课题组组长翟崑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建设的这些早期收获证明“一带一路”的理念是正确的,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除了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收获,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我们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我们学会运用规则和创造规则,”他说,“这些尝试的成功是很重要的收获,它的后续效应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继续推进进一步显现,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为丰富生动的国际关系现象之一。”
“走出去”的升级版,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平台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学习、成长、壮大。共享利益、共圆梦想,正在内化为企业的追求理念。
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曾在《携手共建新丝路》一文中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向人们展示,“所有伟大的文明成就,都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商人的强大意志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中交建集团堪称其中的先行者,其参建的中巴经济走廊上的喀喇昆仑公路、瓜达尔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科伦坡港口城,印度尼西亚泗水-马都拉海峡大桥,马来西亚槟城跨海大桥,蒙巴萨-内罗毕铁路,匈塞铁路,等等,均是“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项目。
中交建副总裁孙子宇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一带一路”是企业“走出去”的升级版,是中国发展、中国经验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开放共享体系,也是中国智慧对世界经济版图和经济治理体系的真诚奉献。
“通过实施‘一带一路’沿线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加积极采取新的商业模式,主动追求业务和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孙子宇说。
“一带一路”沿线有些地带存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文化差异、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许多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摸爬滚打中,逐渐掌握了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机制,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真正做到落地生根、与当地经济社会共生共赢。
孙子宇举例说,在肯尼亚的建设项目中,集团在当地雇佣员工比例达到86%以上,仅蒙内铁路建设的高峰期,就能带动当地近两万人就业。
“我国企业走出去既要重视投资利益,更要赢得好名声、好口碑,遵守驻在国法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习总书记的嘱咐语重心长。
中国水电在斯里兰卡中部山区承建的M坝项目是斯最大在建水电站。中国水电斯里兰卡区域总部总经理李世中介绍,中水非常注重与当地社区和媒体的沟通。一方面,项目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按最高标准施工。另一方面,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为水坝周边民众提供大量生活援助,还大量聘用和培训当地员工,用人性化管理赢得民心。
如今,斯里兰卡《每日新闻》《星期日观察》等主要英语、僧伽罗语媒体记者已经成为工地“常客”,对工程进度、质量及对本地就业的带动作用予以好评。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与建设绿色、和谐、共赢的“一带一路”无缝对接。
“‘一带一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它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也在解决世界发展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说。
德维尔潘如是感言:“‘一带一路’给我们与中国携手合作的机会,这是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合作,是人民之间的合作……它让拥有不同历史、关系、思维、期望的国家在一个架构下共同发展,它将为对话、理解与最终的和平创造条件。”
迈出携手同行的步伐,共筑发展繁荣的梦想。“一带一路”行进在越来越宽广的路上!(参与记者:冯武勇、张伟、刘莉莉、刘丽娜、刘轶芳、乔继红、樊宇)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