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7 12:2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9-16 第390期 | 查看:1175次
党员服务队队长10年"善小为之"铸大爱 被誉"电力110"
“有困难,找刘队长!”成都武侯区孤寡、困难老人家里,都放着他的名片,在老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位“电力110”。无论什么时候出现用电故障,他总是率领服务队第一时间奔赴事故现场,争分夺秒为群众送去光明……他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高新供电分公司副总经理、成都高新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刘源。2005年以来,他率领服务队十年如一日用心血和汗水保证所服务的29个社区、46户困难群众常年生活无忧。2015年6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
哪里出现用电故障,他就和其服务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不光凭借专业技术抢修服务,更为群众点亮一盏名为温暖的心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高新供电分公司副总经、成都高新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刘源,2005年担任党员服务队队长以来,十年如一日,同他的服务队一起, 用心血和汗水,为所负责的29个社区、10多万人的用电提供优质服务;主动承担社区扶贫济困工作,使46户困难群众常年生活无忧。10年来,辖区群众给服务队送来锦旗和感谢信200多件,亲切称他们为“电力110”。
2011年8月20日,习近平同志来川视察时,称赞党员服务队“架起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并特别表扬刘源“以善小而为之”的工作态度。
1.5分钟内出勤保10万人用电无忧 被誉“电力110”
“玉林南路5号一户人停电……”“我们马上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接到群众电话,刘源和队员们立刻出发来到群众家中,快速展开问题判断和检修。很快,问题得到解决,户主连声道谢。
这是刘源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当95598的电话“嘟嘟”响起,刘源和他的队员要在五分钟内出勤。夏季和冬季,是电力问题出现最频繁的时候,自然也成了刘源最忙碌的时候,工作量比平时大几倍。
“因为很多群众都是下班回到家才发现用电出问题,所以我们的工作时间大多是从下午5点半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有时候冬天晚上刚睡着,也会被电话叫醒。”谈到极不固定的工作时间,刘源笑道。无法与家人团聚是常事,哪怕是自家孩子的生日,接到电话,刘源也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一次,一位市民家里停电了,刘源通过检查,发现是线路老化,市民却认定是供电局的问题。为让市民放心,刘源来来回回四五次,耐心为市民检修处理,直到市民满意为止。回到家时,老婆孩子早已入睡。这样的事,在刘源检修电力的十个寒来暑往中,数不胜数。
然而,刘源让群众看到的,却总是他的热情和敬业。社区婆婆陈宝萍说:“我遇到困难,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党员服务队!”成都市玉林北路社区的杜明贵说:“只要有事情给他(刘源)打个电话,很热情很积极就赶到社区。”
刘源走访了解各个社区的用电需求。图片来源:成都文明网
2009年初,成都玉林北路社区副主任段宏高来到党员服务队求助:随着电动自行车不断增多,社区线路私拉乱接现象突出,火灾隐患严重。他立即带领队员深入社区,走访了解各个社区的用电新需求,在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后,利用休息时间,带领服务队员在15个具备条件的社区成立用电服务站,设立16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点,安装充电箱71个。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居民的充电难问题。
刘源深知,作为党员服务队队员,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形象,自己就是窗口,行动就是誓言。
刘源的服务队负责成都29个社区、10多万人的用电故障抢修,平均每月抢修500次以上,还主动承担社区用电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被誉为“电力110”。刘源说:“从最初进队的辛苦,到现在党员服务队已经有10年。为大家服务的同时,我感觉很充实。”
2.能帮就帮“善小为之” 服务队收到200多件锦旗和感谢信
“小刘,最近忙不忙,中秋节到了,祝你阖家幸福!”“小刘,夏季天气炎热,在外出工记得防暑、注意安全!”……那熟悉声音传递出的关怀,刘源已听了整整十年,这份关怀却是来自一位和他非亲非故的老人——伍婆婆。平日里刘源会针对弱势群体上门走访,预防用电隐患。渐渐地,从工作服务延伸到了生活帮助,由抢修电压到义务修理电器,一颗宛如亲情的种子在刘源和伍婆婆之间发芽。逢年过节、天气变化时,伍婆婆都会给他打一通电话,或是简单自然的问候,或是由衷的关心,或是生活中的求助,就像对待亲人一样。
对此,刘源从不嫌麻烦,反而感受到了温暖。他说:“我只是在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婆婆送油送米,修修家电都是小事,能帮就帮。”
刘源为老人带去常用药并仔细讲解如何服用。图片来源:成都文明网
刘源为小区居民检修电路。图片来源:成都文明网
在党员服务队的办公室里,挂着“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口号牌。刘源说,自己的工作信念就是坚持“善小为之”。
当刘源发现他所工作的社区有不少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和残疾人需要帮助后,就和队友一道,与社区的困难群众结成对子,开始了助人为乐的奉献历程。十年来,刘源先后照顾帮助所在辖区46户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杜老因高位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刘源像儿子一样,从买药送医,到端屎端尿、洗脚擦身,耐心照顾着她的日常生活。后来,杜老搬出刘源所服务的社区后,刘源依旧风雨无阻地为杜老服务。
陈宝萍是和成都高新共产党员服务队有着12年感情的空巢老人,结识刘源也有9年,只要谈到“小刘”,她便会如数家珍一般侃侃而谈:“我家里的灯泡都是小刘帮着换的,这个插座是小刘买的,那个电饭煲是小刘送来的,你看我家里的新电线,是小刘和其他小伙一起帮我换的。儿女一直不放心我一个人在成都生活,每年都嚷着让我去新疆,可我不愿意,成都是我的家乡,小刘就如儿子一般照顾我,我干嘛还去那么远的地方呢?”陈宝萍逢人便会夸奖刘源,夸奖共产党员服务队。
其实把刘源当成“儿子”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需要帮助。而刘源对他们的帮助也有个特点——不厌事小。为孤寡老人伍德更换灯泡,为患有肝癌的谢轶云老人募捐,陪孤寡老人杨思明聊天……这些都被他视为份内事。
社区老奶奶的拐杖坏了,他用车送她回家;小区大姐给电表充值没带钱,他借钱给她;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当爱心哥哥;孤寡老人瘫痪在床无人照顾,他就是他们的亲人……提到服务队收到的200多件锦旗和感谢信,刘源却说:“为别人提供帮助时,自己也能获得收获。”
3.十年参与公益事业 走访社区关爱弱势群体
为残疾人问诊买药,当空巢老人的“临时儿子”,为特困户老人义务捐款……这是刘源向队员提出的各种“差异化服务”要求,规定队员针对特殊帮扶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方式的贴心帮助。
刘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明了一种能够发光提醒的电动门铃,安装在老人们的家中,并根据老人们的使用情况多次对门铃进行了改进。如今,第三代“爱心闪灯门铃”已经安装到成都237户老人的家中。成都武侯区孤寡、困难老人家里,都放着刘源的名片。“有困难,找刘队长!”在老人们眼里,刘源就是一位“电力110”。
刘源为老人讲解用电知识。图片来源:成都文明网
刘源还从工作中积累和总结经验,在服务队中创新开展“电力连心桥系列活动”,每月主动上门为特服对象检查室内用电安全、提醒缴费充值的“无忧用电行动”,为特服对象送温暖的“暖冬行动”,招募公司青年员工组成义工队伍的“志愿者行动”等系列服务活动,特服对象只需拨一个电话键连通服务队的“连心桥热线”便能享受到。
在十年如一日的帮扶工作中,刘源带领队员走访社区,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组织队员深入邛崃、大邑、崇州等“川电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服务活动,与雷波县大坪子乡中心校结对,长期帮扶彝族儿童,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处理用电故障,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去电力企业的深情。他自己则长期资助了贫困地区的三位留守儿童。
2011年8月20日,习近平同志来川视察时,称赞党员服务队“架起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并特别表扬刘源“以善小而为之”的工作态度。
4.历年抗灾抢险的冲锋员 主动请缨率队点亮“心灯”
在历年的抗灾抢险中,刘源总是冲锋在前。2008年汶川地震,他带队到都江堰、小鱼洞等重灾区,克服频频不断的余震和各种困难,展开电力抢修工作。2011年8月巴中洪灾电力抢险工作中,他连续一周在灾区日夜奋战,为居民搭线通电。虽然在抢险工作中负伤,他却为上千户灾民恢复用电而深感值得。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强地震,刘源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当得知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电力中断,通信中断,房屋开裂,道路受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岛”时,刘源主动请缨,冒着飞石危险率领党员服务队第一时间冲进玉溪村抗震抢险恢复供电,于当日18时20分点亮玉溪灾区的第一盏灯。
刘源(左)在事故抢修现场工作。图片来源:成都文明网
在随后恢复供电的工作中,他和党员服务队员们克服余震不断、次生灾害频发、天气炎热、供电环境不熟悉等诸多困难,每天起早贪黑,奔走在玉溪村每个角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玉溪村的供电。
帐篷点亮后,留下值守人员,他便和其余队员开始进行供电线路的安全排查。当来到玉溪村三合头组半山腰上的一户人家时,一阵急促的婴儿哭闹声传入大家的耳朵里,听得让人揪心。
他快步上前了解情况。原来,这儿住着刚生完小孩尚未满月的一家三口。年轻妈妈由于受到惊吓奶水不足,刚出生20多天的小宝宝嗷嗷待哺。可家里没有电,也没有柴火,烧点热水都困难,更别说煮饭。
“一个小生命才降临到人间,就赶上强烈地震,我们不能再让他被黑暗所包围。”他暗自思量,立即带领队员接头、架线、装漏电保器、安灯头开关……30分钟后,一条白色的绝缘导线从800米外的发电机旁牵到这个简易的油布篷子里。他还特意给这儿安上一个插座,可以烧开水、煮牛奶或充手机电池等。
他说:“既然看见,就不能不管,这是我们共产党服务队的责任。”
在他的带领感召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员工,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据统计,刘源和他的队友们累计提供上门服务66.01万次,参加志愿服务1.49万次,联系困难户1.94万户,捐资助学1.04万人。
面对这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人民日报》记者在采访他时,问他为什么长年坚持不懈地做好事,他回答:“我们党员就该这样,只有为群众奉献,才会品尝到幸福的甘甜。”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刘源》《“电力110”刘源:十年如一日服务社区 “善小为之”铸大爱》《刘源:十年坚守 带出优秀党员服务队》等稿件综合,感谢成都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他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却是群众交口“点赞”的好党员。在平凡的电力岗位上,成都高新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刘源用自己的热情服务,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心灯”的温暖。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