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06 15:02 | 来源:桂林日报 2015年08月27日 第03版 | 查看:1252次
留莲塘村全部实施了立面改造,登高眺望,这个小山村较为漂亮。
刚刚完工的水塔,是村里最高的建筑,不仅全抽的是地下水,还安装了先进的净化系统。
如今的留莲塘村有路灯,有绿化,还有公共厕所等。图为蒋继发走在干净整洁的村子里。
□本报记者刘教清 通讯员张玉珍 文/摄
8月下旬,一座高约12米、具有先进净水功能的水塔,在兴安县崔家乡留莲塘村成功落成,这意味着今年62岁的老党员蒋继发的十大心愿,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蒋继发采用预先垫付与四处“化缘”的方法,完成了为全村修路硬化、绿化和亮化等十大实事。
“退位”后定心愿
留莲塘村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距兴安县城约15公里。全村45户,共130人。
走进留莲塘村,农村新貌扑面而来。村口伫立一座大门头,上面雕刻有“圆梦”等字样。全村是干净宽敞的水泥路,一座座小洋楼,整齐大方。村中空气清新,整洁有序,不仅有广播站、文化室、消防栓和公共厕所,太阳能路灯也遍布各处……
而这一切离不开蒋继发两年多来的艰辛付出,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早在2000年,留莲塘村就修建了一条水泥路。“当时是全乡第一条通自然村的水泥路。”蒋继发说,当时他所在的高泽村委有百余名党员,他是党委书记。
“当时就有人说我是本位主义,当了‘官’,想着本村多。”蒋继发却不与之计较,“谁说当‘官’才能办事?”
为避免闲话,蒋继发于2013年初辞掉了“书记”一职。他决心做到“不在其位,照样成事”。于是,他有了十大心愿。
这些心愿包括全村道路硬化、太阳能照明、立面改造、绿化工程、净水工程、旧房屋拆建、建文化娱乐室、环境卫生配套建设、建一个门楼和改厕工程。
先“吃亏”再做事
一个心愿一件实事,蒋继发不知道办好十件事要花多少钱,“决定一件件办好”。
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村道路硬化,计划花22万元。起初,个别村民并不乐意集资,这犹如在满腔热情的蒋继发头上,浇了一盆冰水。
“我自己先垫付,让大家看效果,总行吧!”蒋继发背着老伴卖掉四棵树,得了4.5万元,加上外家兄弟还来的2万元,先拿这6.5万元去买材料,“同时申请‘一事一议’项目,还边施工,边向政府部门寻求支持。”
蒋继发的儿子见父亲如此较真,主动捐了1.65万元,还设法弄来了10吨水泥。
过去,留莲塘村每家每户都是自打水井,碰到枯水期,饮水很紧张。蒋继发请来地质部门的专家,重新考察,决定打水井,建水塔,并选用先进的净化系统,解决净水问题。
意想不到的是,专家考察的三个地点,因为距离高压电线、公路太近等因素,都放弃了。最后考察到蒋继发的一块田边,是较理想的地点。
“电视里不是有一句话讲得蛮好,我不牺牲谁牺牲?”蒋继发毫不犹豫拿出那3分田,打了深水井,“没问任何人要一分钱作补偿。”
在多次“吃亏”之后,蒋继发换来了“民心”。村民见蒋继发铁心为村里办实事,慢慢地也受到感染,纷纷自觉行动起来了。一户长年在外工作的村民,不仅主动出了“人头钱”,还捐了400元。
两年苦干终如愿
蒋继发深知自己“吃亏”,并不能完成心愿,还得靠政府的支持,才能顺利推进。
空闲之余,蒋继发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提着一个装有各种“请示报告”的文件袋,去找县人大、财政局、建设局等。
蒋继发“厚着”脸皮,一个个领导去找。“讲句实话,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县里这些单位还是蛮给力的。”
的确,县里的单位几乎都被蒋继发这名普通的农民打动,纷纷“掏腰包”,予以支持。
除了资金以外,成为蒋继发心愿的“拦路虎”是各种利益诉求。
无论是修路,还是拆房,需要砍树枝、破墙壁、动土地,直接牵涉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尽管大部分村民都举手支持,难免个别人不情愿。“要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一天做不通,做两天,甚至一周。”
按蒋继发的话说,这两年,他不懂讲了多少“口水话”,在建设中还摔断过骨头,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心愿,“觉得很值,没有遗憾,也从未后悔”。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