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1 21:55 | 来源:伊犁日报 2014-5-20 A08版 | 查看:1569次
——州直青年人才以亲身经历话民族团结
文/图本报记者 李涛
为解决州直人才短缺问题,我州自2012年至今已通过招聘、调动方式引进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具有正高级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人员500余人次,其中州直269人。伊犁成为他们施展才华的地方,他们有的是土生土长的伊犁人,有的是生在伊犁、长在内地的伊犁人,有的是生在内地、长在内地的“伊犁人”。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昨日,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对民族团结的点滴感受。
没有民族之分
昨日,州直青年人才联谊会召开第二次理事会,这也正好给记者提供了和这些青年交流的机会。分管宣传的沈双喜告诉记者,州直青年人才联谊会是2013年底成立的,会员是在州直工作、生活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或是在外地工作、生活的伊犁籍博士、硕士,或是在伊犁开展援疆工作的博士、硕士,或是有突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这次理事会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讨论和安排一些活动。
沈双喜出生在特克斯县,从小学到高中都在特克斯县就读,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目前在州司法局负责法治宣传工作。
沈双喜出生于农村家庭,他们村有好几个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村里谁家婚丧嫁娶,邻居都会互相帮忙,生产生活中大家更是守望相助。“农忙的时候,大家都从自己家里拿着工具,几家人合在一起干活,头天先给买买提家干,第二天再到老李家帮忙……大家在情感上没有民族之分,都是一个村里的好邻居。”
和内地同学成了兄弟姐妹
热米拉是一个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最近她正在准备婚事。昨日的理事会上,大家都问她哪天结婚,她害羞地告诉大家还没定,定了一定给大家下帖子。
热米拉1986年出生在伊宁市,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的单位有多个民族的同事,平时孩子们玩在一起,不分民族。上小学时热米拉有两个选择:读维吾尔语学校或汉语学校。父亲坚定地送她去了汉语学校。可她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老师也听不懂维吾尔语。他们院子里一起读汉语学校的维吾尔族孩子后来大都转到了维吾尔语学校,父亲却坚持让她读下去。尽管当时自己很努力,但学得还是很艰难。
一直到五年级,热米拉才能完听懂老师在说什么,各门功课成绩开始提高。一些学习好的汉族同学都乐于帮助她。老师为了使热米拉进步更快,让她和学习好的汉族同学坐同桌,那个时候也是她学习成绩进步最快的时候。中考时,热米拉考入了伊宁市第八中学。之后又凭着她的努力考入了上海交大。
大学第一天报到时,因为热米拉第一次出远门,连银行都找不到。当时她的班主任、辅导员顾老师见她东张西望地不知所措,便开车带她去了银行。从那以后,她便和顾老师成了好朋友。热米拉说,顾老师特别有心,每到过古尔邦节或者肉孜节或者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他都会给她送来惊喜,有时还会邀请她到家里吃饭。
大学毕业后,热米拉又考上同济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她和钱光伟、李妮两名同学被分到一个实验室。因为热米拉喜欢看电影,每到过节的时候,他们俩都会主动请她吃饭看电影,他们之间的情感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正说着,热米拉的电话响了,是李妮打来的,热米拉为让记者能听到便启用了免提键。电话里李妮问她什么时候结婚,日子定了后一定要告诉他们,她和钱光伟还有热米拉的舍友孙立军都要赶过来参加婚礼,还要吃热米拉做的抓饭。听着听着,热米拉的眼睛红红的,哽咽着说:“一定!一定!”
亲如一家的情谊
热夏提出生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从小上的是维吾尔语学校,13岁时考入了内高班,进入了江苏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青山中学的一切都和他以前上的学校不同,教学全部实现电教化。为照顾和热夏提一样的学生的饮食习惯,学校专门请来一对维吾尔族夫妇开了一个清真食堂,还有一个专门的膳食指导老师。食堂会根据学生的意见修改菜单,甚至学生可以直接指定配餐,营养搭配也非常讲究。热夏提说,学校对他们的关怀让人终生难忘。
因为热夏提之前上的都是维吾尔语学校,因此进入内高班后存在语言沟通上的困难,当时他差点放弃,准备打好行李回家。他的班主任金老师及时发现了问题,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并安排老师单独给他补课。一个学期下来,热夏提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到期末考试时他已经名列前茅。热夏提说:“我一辈子都感谢金老师,她的决定改变了我的一生。”
在这所中学里,热夏提等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相处得非常愉快。他们来之前,学校就专门对其他学生讲明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校很尊重热夏提他们的民族习惯和文化。刚到学校时,当地学生第一次见新疆来的学生很好奇,还有很多人会跑过来向热夏提他们要签名,甚至就让他们签在T恤上。后来新疆班和本地班并班,本地学生都很淳朴善良,大家很快打成一片。
热夏提进入大学后,与同学的交流更加没有了障碍,在大家的眼中,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如兄弟姐妹一样亲如一家。
“爱在葡萄架下”
说起张倩倩,很多读者都很熟悉,她便是本报报道的《汉族女研究生早市摆摊为维吾尔族妈妈还债》的美丽女孩。张倩倩201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同年7月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当时服务于吐鲁番市人民检察院。2012年底,张倩倩在基层走访时发现,维吾尔族大妈塞满汗家庭贫困,为了给生病的女儿看病已经负债累累。张倩倩便开始帮助这位大妈,不管是平时生活中还是逢年过节,她都会带上大米、清油等生活用品看望大妈,渐渐地,她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母女情”。
2013年,张倩倩通过伊犁州直人才引进来到伊犁工作,但她和塞满汗的联系从未间断。
来伊犁后,知道塞满汗大妈还欠外债,她便卖大枣、保暖内衣帮她还账。虽然塞满汗大妈不要,但她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交到了塞满汗的手上。同时她身边的朋友知道后,也一同加入进来。
昨日,记者见到张倩倩时,她正在整理青年人才联谊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记录,因为她现在还是青年人才联谊会联络人。开完会后,记者和她聊了起来。她告诉记者,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现在开了个网店,名叫“爱在葡萄架下”。张倩倩说,现在塞满汗大妈还欠8000元,如果她把半个月前进的470公斤红枣卖掉,预计能挣到4000元,到时候再找个理由给大妈送去,现在还剩下十几公斤了,马上就能卖完。
随后记者在淘宝网上打开了张倩倩开的“爱在葡萄架下”店铺,发现里面只有两个商品名称,一个是新疆雪枣一级,每公斤65元;另一个还是新疆雪枣,不过是二级,每公斤55元。记者点开了新疆雪枣一级商品图片,上面显示30天内成交了71件,有评价的是7次,其中一位名叫蕊琪儿的网友评价:“枣收到了,又大又实又甜,真不愧是真正的和田大枣,价钱又便宜,卖家好负责,细心体贴,还送了小礼品,一下买了几公斤,好评是必需的,以后买枣就认定这家了。”
记者发现,这个店创建时间是2014年4月16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成交71件,而且店内只有两张图片。张倩倩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们的朋友、同学购买的,还有一位是在吐鲁番工作的援疆干部。他们听说她的事迹后,专门联系购买她的雪枣,还发动他们的朋友来购买,并希望张倩倩用挣到的钱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张倩倩说,她所做的这些和她的家庭有关,她家三代行医,在村里开了一个诊所,有“三不收费”的规矩,即病人住院不收费、吃饭不收费、针灸不收费。她是在乡亲们对祖父、父母的赞扬声中长大的。因为乡亲们对家人的尊重,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太多的爱与关心,她想接受爱并传播爱!所以,她研究生毕业后便义无反顾地来到新疆。现在在张倩倩的带动下,她的同学、朋友也开始了爱的传播,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倩倩撒下的爱的种子一定会茁壮成长。
上图为张倩倩在网上和客户联系。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