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兵20年捐款80余万元

发布时间:2016-02-08 22:02 | 来源:京华时报 2016年02月08日 第006版 | 查看:881次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把钱留给儿女?我是我,儿女是儿女,他们的路要自己走。我不留金,不留银,只给他们留精神!

——王福昌

2015年12月1日是王福昌老先生百岁寿辰。这位伤残抗战老英雄,离休前系总参工程兵机械学校副校长、副军级老干部。

20年来,他省吃俭用,通过各种方式捐出了多年积蓄的80余万元。而且,老人连“身后事”也已经托付,签了遗体捐献协议,用于祖国的医学事业。2015年底,他因热心公益当选年度十大“北京榜样”。

每次捐款“精神亢奋”

“有人丢一钱包还沮丧呢,可我父亲每次把钱捐出去都精神亢奋,满面红光”。王福昌的小女儿王社光说,2000年以来,王福昌老人已连续8次交纳特殊党费,累计25.5万元,“这仅仅是父亲出的一部分”。

2008年,当汶川地震灾民有难时,王福昌寝食不安,他毫不犹豫地从积蓄中拿出2万余元支援灾区重建。他还关心西部建设和航天事业,陆续捐款40万元。2015年春节过后,得知老家遭受旱灾,王福昌赶忙又拿出5万元钱汇给河南省太康县马头镇,委托镇政府购买灌溉机具和柴油,发放到农户手中,以解燃眉之急。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家乡亲戚口中听说马西小学校舍条件简陋,非常惦记,急忙向校方汇去5万元。王福昌告诉记者:“我年轻时上的就是师范,是师范学校培养了我。教育非常重要,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015年6月1日单位刚刚发了工资,他又把刚凑齐的10万元捐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表达一名抗战老兵的真挚情怀。

日常生活“极其节俭”

虽然王福昌倾囊捐资,但他的生活却极其节俭,与“豪举”形成鲜明反差。

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王福昌,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中,带领战士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在冰天雪地里隐蔽歼敌,造成左踝严重冻伤不得不截去了左下肢。按职级待遇,他可以使用舒适性好的进口义肢,价值4万多元。但不管子女如何劝说,他就是不换,坚持使用4000多元的廉价义肢,经常把残端磨得感染出血。最终,子女们只能瞒天过海,自费为父亲配了个舒适轻便的假肢。

王福昌家里的“物龄”多以几十年计算。餐桌的桌面已经烂了,他用各种材料覆盖上,挂历纸、塑料布等就是不让换新的。小女儿社光没经他允许,悄悄买了张新桌子,最终还是被“请”出去了。

二女儿王昕光告诉记者,老人的饭菜极其简单,最常吃的是土豆、白菜,肉都很少吃。“多食为毒,少食为养。皇上吃得好不好?你见哪个长寿了?”这是王福昌常说的话,“父亲一生最贵的一套衣服,是上个世纪70年代母亲在世时缝制的涤卡中山装,一穿就是40年,平时还舍不得穿。”

“我们现在为了让他吃点儿好的,都得隐蔽进行。比如偷偷把虾肉弄碎和到饭里”,王社光说,“父亲觉得把钱花在吃穿上是一种浪费,工资只有捐出去他才舍得”。

王福昌的儿女都庆幸地认为身上有父亲的影子。“如同被强行打了一支免疫针。人生中的沟啊坎啊,名啊利啊,一切都看得淡泊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