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潜规则”(图)

发布时间:2016-01-25 19:49 | 来源:钱江晚报 2013-06-30 B0001版 | 查看:785次

  

  高考季刚一告终,大学录取季接踵而至。

  围绕着填报志愿,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一个个家庭都在焦头烂额,甚至,还会有人纠结另外一个可能性——进大学,有没有“后门”可走?

  在这个节骨眼上,一本名为《大学潜规则》的书,出现在国内各种实体和虚拟的书架上。它出自2004年普利策奖得主、美国人丹尼尔·戈登之手。

  这位《华尔街日报》的教育记者,把自己从2002年底开始的、赖以捧得普利策奖的系列调查报道加以整合,把镜头对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康奈尔等美国精英大学,揭露那些高校官员们在招生录取中奉行的种种双重乃至三重标准。

  美国前副总统艾尔伯特·戈尔的长子艾尔伯特·戈尔三世,在高中里是中等生,对参加派对的兴趣远远超过做作业。中学时代,他曾因酒驾、超速和吸食大麻屡次违反校规。然而,小戈尔却先于其他几千名出色的申请人,被哈佛大学录取——哈佛,恰恰是他那个差点当了总统的父亲的母校。

  1998年,在马萨诸塞州格罗顿高中的毕业生中,来自韩国的亨利·朴的SAT成绩距离满分仅仅40分,足以在当年全美排进前1%。然而,他被斯坦福拒之门外,而分数比他低340分的同学玛格丽特,却成为当年该校唯一被斯坦福录取的毕业生。值得补充的是,1991年,玛格丽特的老爸——德克萨斯石油巨头罗伯特·巴斯,向斯坦福捐赠了2500万美元。

  ……

  这些,时至今日,依旧是美国上层社会讳莫如深的领域。

  世家子弟优先、校友和教工子女优先、给学校捐巨款者优先……美国高校设置的非学术标准,当下,也被用来考验越来越多的递交申请的亚裔学生。

  在经典的美国梦当中,一流大学,是优秀的穷小子向社会上层流动、体现机会均等的关键渠道。但事实却大相径庭。一方面,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实际进入一流大学的并不多,精英大学留给没有任何关系背景的学生的名额仅有40%;另一方面,很多一流大学都向权贵家庭的子女大开方便之门,为他们将来在政界和商界成为领袖人物做好铺垫。

  托克维尔在1835年的经典著作《美国的民主》中断言,美国永远不会有世袭制,美国人的家族财产被平均分给了每一个继承人,久而久之,财产便会逐渐化为乌有。

  然而,这位法国人却低估了美国上层社会的狡黠。历史证明,美国上层社会发明了一种保证自身地位世代相传的间接途径,那就是大学招生。

  由《大学潜规则》回到我们身处的现实。

  2013年的高考生已经开始填报志愿,另有为数不少人在谋划出国留学的计划。而接下来,有无数的中国年轻人将在这两条路上奔走。

  申请留学的中国学生,又如何去规避掉那些非学术性的“潜规则”,让自己脱颖而出?

  记者采访了《大学潜规则》的译者张丽华、参加复旦自主招生考试的周文博、前年入学美国加州大学的杭州女孩沈宸等,他们的讲述,或者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教育资源国际化的时代,无论中国大学还是美国大学,都可能成为中国学子步入未来社会的阶梯。

  从这个角度,你或许会同意,对基于不同人文生态的大学教育体制的观察与探讨,在当下很值得去做。 本报记者 屠晨昕/文 马骥/漫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