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石凳上的流浪阿婆 时隔24年重见家人

发布时间:2015-12-08 21:16 | 来源:钱江晚报 2014年12月5日 A0012版 | 查看:1291次

帮助她的是一群热心的温州市民

  不知何时起,温州市区府前社区壬子巷大厦附近的小巷子里,有一位阿婆就在石凳上安了家。

  白天在石凳旁翻垃圾找食物,晚上把石凳当床休息,这位看上去五六十岁的阿婆,引起了街坊邻居们的注意。

  除了隔三差五的送点衣服吃的照顾阿婆,这些好心的街坊们,也在想一件事:阿婆还有亲人吗?能不能帮她找到自己的家?

  心疼蜷缩雨中的流浪阿婆

  女孩决心帮她找到亲人

  20多岁的女孩阿文,是江苏苏州人,今年5月搬到府前社区居住。常年做义工的她,在那时见到了这位阿婆。

  “我已经记不得第一次见她是什么情景了。”昨天,阿文所能回想起来的就是,那时天气很热,她进出巷子常看到阿婆在垃圾桶里翻找剩菜剩饭。她觉得心酸,又看周边的阿姨会给老阿婆送点食物,于是自己也常带些吃的给她。

  一来二去,两人终于慢慢地熟悉起来。她也从街坊邻居的口中听到,阿婆晚上就睡在巷子里的石凳上,周边的好心人常会给她带点吃的穿的,就这么已经住了好几年的时间。

  寒来暑往,已经到了冬天,靠着街坊给的一件冬衣,阿婆在石凳上熬过了一个个寒夜。有一天早上6点多,阿文出门,经过石凳的时候,发现老阿婆睡在雨里。

  “她把唯一的一床被子紧紧地裹在身上,头也埋在被子里。”那一刻阿文突然觉得心疼,她下定决心要为阿婆找到家人。

  发出寻人贴仅仅三天

  阿婆的亲人出现了

  阿婆的家人,在哪里呢?

  阿文说,阿婆身子骨硬朗,脾气也倔强,不爱说话。认识这么久,她只告诉过阿文自己今年67岁。倒是阿文敏锐地在阿婆的普通话中,听出乡音的味道——难道她是自己的老乡?

  还有,阿婆时常会拿出一本笔记本,在上面写字。“她写得非常认真,我们有时候悄悄凑过去看,却看不懂她在写什么。”

  还是得再问。11月29日,阿文又带着吃的找阿婆聊天,试探着问起了她的身世和姓名。

  阿婆的表情僵住了:“早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告诉你?”她的态度突然强硬起来。阿文好一顿软磨硬泡,才有了收获:阿婆姓薛,老家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

  这已经让阿文足够开心了。第二天,她就把这些信息发到了网上。

  仅仅过了一天,12月1日晚上6点30分,一位也在温州工作的陆先生就到了壬子巷大厦附近。他在温州市老干部局工作,也是海安县人。他把薛阿婆的信息发回了老家,发动亲戚朋友帮忙寻找。

  又过了一天,12月2日下午,一位姓陈的男子打来电话:“薛阿婆是我失散了24年的二姨,我们已经开车赶往温州,接她回家。”

  回到家中抱住女儿

  阿婆的眼泪夺眶而出

  海安县距温州大约620公里,前天晚上,当陈先生等人赶到温州时,已是晚上8点。

  见到薛阿婆的第一眼,陈先生一把抱住了她:“二姨!”

  “一听口音,是我妹妹没错。我们以为再也见不到她了。”同来的,还有薛阿婆的两个哥哥。他们的眼圈也红了。

  陈先生说,24年前,二姨被人骗到外地打工,留下一儿一女在老家,自此便失去了联系;祸不单行,十几年前二姨的儿子又遭遇车祸,瘫痪在床,“这些年来,家里人一直找她。”

  看到久违的亲人,薛阿婆却是一脸茫然,一直到陈先生拿出手机,打开视频聊天,看着手机屏幕上出现了自己几十年未见的儿子和女儿,老人的表情才慢慢柔和起来。

  她终于接纳了自己的家人。

  在温州休息了一晚之,陈先生要接薛阿婆回家了。在阿婆的身边物品中,他们整理出了近百本日记本——就是阿文常常看到的,阿婆用来写字的笔记本。

  “本子装了满满两塑料袋。”阿文说,“她写的字很工整,但是从正常人的思维看,无法分辨任何意义。这些年,老阿婆可能就是把日记当成了精神寄托。”

  昨天晚上5点多,薛阿婆终于回到了海安的家中,

  当看到自己女儿和儿子的时候,她抱着女儿,眼泪夺眶而出。

  “这些年,二姨一定是经历了太多颠沛流离的痛苦,我们不敢去问她。”昨天,陈先生这样说,“好在,二姨已经回家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