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落难时伸出援手的众多好人 十九年前的“好心姐姐”找到了

发布时间:2015-05-19 09:18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5年05月19日 03 版 | 查看:1529次

  “暗号”全部对上了!

  今天21时40分许,欣喜无比的杨宏高终于在电话里确认,电话那头的刘国勤正是自己要寻找的恩人“好心姐姐”。

  杨宏高是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副庭长,今年43岁。19年前一次艰难的返乡之旅中,他和妻子带着当时只有1岁的儿子,在河南省南召县和栾川县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正是南召县人刘国勤收留了他们一家3口吃住两天,并最终资助他们回到老家。

  19年后,杨宏高想通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寻找当年帮助过他们的河南好人,当面说声“谢谢”,偿还有关钱物,并向恩人许下“传承善心”的承诺。

  落难路上众人帮

  杨宏高出生在重庆市奉节县边远的山区农村。1988年,杨宏高初中毕业后,杨家发生变故,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哥哥突然去世,杨宏高无奈辍学,与残疾父亲相依为命。

  1996年2月,杨宏高和妻子陈玉清带着年仅1岁的杨鸣来到山西省晋城市的一个煤矿打工。才上了十几天班,杨宏高便接到消息,原来协助照顾父亲的送水工要外出务工,父亲因此无人照顾。

  杨宏高夫妇商量后决定立即回家照顾老人。“但当时春节刚过,煤矿也正缺工人,如果说明情况,绝对没法离开,更别希望结算工资。”杨宏高说,“我只好按照自己的工作时间大体估算自己的工资可以买几袋大米,但又带不多,只好悄悄从矿上拿了一袋大米,背上孩子,一家3口连夜徒步离开……”

  用卖这一袋大米的钱,一家3口勉强走到了河南省栾川县。按照原计划,杨宏高要去栾川县冷水镇煤矿找亲戚帮助回家。他先把妻子和孩子安顿在旅馆,向旅馆老板承诺找到亲戚后回来付住宿费。结果,由于通讯不发达,根本没办法找到亲戚的杨宏高无奈只好返回栾川县城。“想不到旅馆老板好心,一听我们的遭遇免收了住宿费。”杨宏高说。

  杨宏高决定去南阳寻求另一个亲戚帮忙回家。已身无分文的他用一件西装换了一箱方便面后,带着妻子孩子坐上了栾川县开往南召县的客车。客车到了南召县,其他乘客都下车了,杨宏高对司机实话实说,称自己有困难,没钱买车票。

  “司机和售票员说,现在耍赖逃票的人太多太常见,必须要付钱才能下车。”杨宏高说,“僵持中,客车上又坐满了返回栾川县的乘客。乘客们弄清情况后,自发凑钱帮我解围。我们下车后,乘客们又将刚凑的零钱一把送到我们手上……”

  客车刚要离开时,车上下来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非常亲切地对杨宏高说:“你们这个样子,怎么走啊,跟我上车吧。”

  杨宏高一家3口跟着这位“好心姐姐”上了车。“这时司机非常内疚,售票员也哭着拿出10元钱非要我们收下,说刚才不是有意为难,主要是难以分清是真的困难还是恶意逃票。”杨宏高说。

  杨宏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车往栾川县方向走了“1元钱的路程”,便来到了印象中叫“黑虎店”的小地方的“好心姐姐”家中。“她和家人对我们像亲人一样,还做了很多菜。我发现自己头发长了,就在饭前去理发,结果付钱时遭到了拒绝。”杨宏高说,“理发师傅说,我知道了你们的困难,不收钱了。”这时,杨宏高看到了“好心姐姐”离开的背影,原来是大姐来给理发师傅打了招呼。

  杨宏高一家3口在“好心姐姐”家中住了两天,“好心姐姐”还说要帮助他找工作。杨宏高说明了家中情况,表明想早日回家。“‘好心姐姐’又给了我们不少钱。临走时,是她和家人用农用车送我们到车站的。”杨宏高说。

  求助报社找恩人

  从此以后,河南小村庄“黑虎店”的名字就刻在了杨宏高的心里,他希望有一天能重返“黑虎店”,问问好心大姐的名字,当面说一声:“谢谢你们。”

  “快20年了,我仍然能回忆起大姐的每个细节和眼神!当时那种亲情感,我就觉得没有必要再去问大姐的名字,她就是我的亲姐姐!”杨宏高告诉记者,他只记得姐姐的丈夫当时曾随口说过自己叫“谢重复(音)”。

  1992年,勤学上进的杨宏高开始参加法律专科自学考试。那次回家后,杨宏高更加努力地自学,不仅通过了自学考试,还于2006年通过了全国司法资格考试。2009年1月,杨宏高考入四川省叙永县人民法院,成为一名法官,如今担任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副庭长。当年1岁的儿子杨鸣,现在退伍后也通过考试成为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政府的一名食品药品监管员。

  杨宏高想找到“好心姐姐”,当面向她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杨宏高说,近20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帮助过他一家人的那么多河南好人,特别是“好心姐姐”。但囿于经济条件所限,一直未能成行,这也成为他的一块心病。“但20年来,我在内心早已喊了千万遍‘姐姐’,您听见了吗?您感受到了吗?”杨宏高说。

  杨宏高还想找到栾川县的那位旅馆老板、当时那辆客车上的所有乘客、司机、售票员、理发师以及所有的好心人,说一声“谢谢你们”,并表示自己和孩子会传承好心人的善心。

  今天上午,杨宏高求助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等媒体帮他寻找恩人。杨宏高告诉记者,除了当面再说一声“谢谢你们”之外,他还想尽力找到栾川的那家宾馆,按照现在的价格支付住宿费。由于在南召汽车站,接受了多人的帮助,他想随机在汽车站对南召开往栾川的乘客每人回送一张车票。如果能找到理发师,他想支付100元费用,并返还好心大姐支付的费用,另送上1000元表示感谢。

  弘扬社会好风尚

  今天14时许,记者与河南省南召县委宣传部取得联系,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杨宏高的描述,其所说的“黑虎店”可能为误记,正确的应该为南召县崔庄乡花坪村黑虎庙村民组。杨宏高也回忆道,当时只记得公路边大石块上有三个大字:黑虎店,也可能是自己当时匆忙着急,把“黑虎庙”看成了“黑虎店”。了解情况后,今天下午,南召县委宣传部和崔庄乡党委政府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帮助寻找有关好心人。

  今天19时10分左右,南召县崔庄乡花坪村老党支部书记吴荣灿告诉记者,该村没有姓谢的村民,而姓薛的村民比较多,叫“薛丛某”的也较多,可能是方言差异引起的“转音”误会。

  吴荣灿经过三四个小时的走访寻问,认为杨宏高要寻找的“好心姐姐”可能是该村村民刘国勤。根据杨宏高的描述,中国青年报记者帮助在电话中与刘国勤核对了一些事实与细节,初步确认“好心姐姐”就是心直口快、乐于助人的刘国勤。

  记者当即把可能找到“好心姐姐”的好消息告诉了杨宏高,杨宏高连声感谢。在与刘国勤通话确认后,杨宏高向刘国勤表示,将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和事务,尽快赶到河南,向“好心姐姐”和当地众多好人当面表示感谢。

  吴荣灿告诉记者,当年免费理发的理发师是该村村民许丰玲。许丰玲现为花坪村村委委员,上世纪90年代曾开过理发店。

  杨宏高说,他也想通过媒体寻找其他众多不特定的好人,公开表示谢意,并弘扬他们乐于助人的社会好风尚。

  本报郑州5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潘志贤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