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印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图)

发布时间:2014-10-02 22:02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3-10-29 | 查看:7557次

  在河南省卫辉市,广大农民心中有一位受人尊敬的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农民交口称赞他带领山区人民艰苦创业,改造山河,使荒山野沟变成米粮川的不平凡业绩。  

  他们说的这位好干部,就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吴金印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6岁走上乡镇主要领导岗位,当了36年的乡镇党委书记,始终安心乡镇工作。在“两会”召开期间,记者在委员驻地对他进行了专访。  

  吴金印着装十分简朴,脸上是憨厚的笑容。在谈到他刚到唐庄时的景象,他仍记忆犹新:“我是1987年到的唐庄,那时候老百姓生活很苦,吃的是野菜,住的是土窑洞。我们看到有些群众因为家里生活困难,不得以外迁。外迁前到坟地,给祖先的坟头再烧把纸,回来把家里所有东西往车上一装,走的时候全村老百姓都出来送他们,一家人都哭了,虽说是要离开这个穷地方,但毕竟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有感情啊,周围老百姓,街坊邻居也都哭了。  

  虽说已是20年前的事情,记者看到吴金印眼含热泪。当时老百姓反映的最强烈的心声就是要脱贫,要致富。他说:“我们农村领导干部,吃的粮是农民种的,拿的工资也是靠农民交的税。在工作上要是不给群众办事,不带领农民致富,对不起人民啊。”  

  为了找到使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办法,他和其他乡领导走遍了唐庄乡的每座山、每道沟,到每户农户家里进行调研。最终根据唐庄有山地、有丘陵的复杂地形,因地制宜制定出唐庄的农业发展规划。吴金印总结为四句话“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所谓西抓石头是指西部山区石头多,在西部山区开设石材开采和石灰窑厂;东部离城区近,交通方便,人多地少,水利条件好,种蔬菜有市场条件;北边是丘陵地区,水利条件不好,因此种不怕旱的果树,年年可保证丰收;南部土地肥沃,适宜种粮。同时,他们还积极引进资金开设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  

  在他的带领下,现在的唐庄已经旧貌换新颜,农民的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以前农民种粮时每亩收入不到一千元,现在收入是大幅提高了,有些村已经变成了生态村,家家都有现代化电器,村里街道住宅规划整齐有序。  

  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吴金印继续建设新农村的脚步并没有停止。2000年,他带领村干部再下基层进行调研,确立了新形势下唐庄新的发展方针,仍然是四句话:农村建设城市化、农业生产科技化、农村经营市场化、基层政权规范化。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和结构调整步伐,使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就在吴金印带领全镇人民沿着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加快建设的时候,他却病倒了。2001年12月,他突出感到下腹疼痛,便血。体力不支的他不动声色地把镇领导班子成员召集在一起:“我到北京跑招商的事,你们在家把工作安排好。”下午4时,他离开唐庄镇,次日凌晨2点乘火车赶到北京,并以最快的速度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只有他的妹妹和儿子陪他做了肾摘除手术。当儿子在意见书上签字时,妹妹哭了。亲人的眼泪激荡着吴金印的胸怀。他告诉记者:“当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欠家庭、欠亲人的太多太多。”术后三天他就要求出院。出院后的第一天,他就忍着伤痛出现在荒山治理的工地上。  

  当记者问到他在做政协委员的五年中,最欣慰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时,他说:“最欣慰的就是把人民的意见,呼声,带到政协会议上来,能在政协会议上发言,这些问题能得到中央领导的关心重视,通过有关部门到基层调研,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党中央国务院是为民着想的。国家给农民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农民从内心真正拥护党中央。农民这两年的生活进步主要靠的就是国家。每年能开政协和人大会议,能反映民生民意,这样的制度太好了。”  

  采访最后,吴书记告诉记者,春天了,现在唐庄已经变成了花的海洋,一万多亩桃树,山坡上一层层的油菜花都开了。唐庄将来更美好。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