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14 17:37 | 来源:陕西文明网 2014-06-12 | 查看:11933次
“我就是从农村走出去的,现在回来给村民们看病,我觉得天经地义。”
作为村里的“出息人”,刘亚玲想让自己的家乡有个真正意义上的医院。
如今,长安丰京医院已经在村里开办了7年。刘亚玲还记得,2008年建成那天,没有开业仪式,没有鞭炮和唱戏,医院就“悄悄地”开张了。
其实,刘亚玲是省城西京医院烧伤及皮肤外科的一名主治医师,更传奇的是,她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前线炮火中抢救伤员的“战地女神”。
乡村医院的主治医师
丰京医院坐落在长安区高桥乡马坊村,是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
这家总被村民们挂在嘴边的医院,看起来并不气派,楼道和房间的光线灰暗,尽管是阴天,猛一走入,眼睛仍需适应一会儿方可前行。“灯开得少一些可以节省电费。”刘亚玲说。
近几年,这家医院的生存环境愈发艰难,人员流失、资金短缺时常让刘亚玲觉得力不从心。“人各有志。”她尽量去理解别人的难处,“但对于医生和护士这个职业来说,三天两头走马灯一样地换,那医院确实就没法办了。”
4月15日一大早,刘亚玲赶往西安市区办理税务业务,前来看病的3位村民听说她早上有事出去了,就坐在门口长凳上耐心等待。
中午回来草草吃罢饭,身材瘦小的刘亚玲披上白大褂就下楼出诊了。邻村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颤巍巍走进诊室,刘亚玲的提问很简短,但直接明了。“农村的治疗方法和大城市不一样,有些老人你让他说病情,却说不到重点,所以一般都是我来提问,他们回答。”
问诊结束离开前,刘亚玲提高嗓门冲着老人大声喊:“回到屋里,一定要记得查血糖。”见老人没有反应,她又像哄小孩似的说:“查一下,没啥!就是看你吃得好不好。”老人这才点头。
刘亚玲是个急脾气,但在诊疗中,遇到情绪紧张的病人,她会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告诉病人不要担心。在她看来,医患良好沟通的基础是信任,“正因为乡亲们信任我,所以我说的话他们都听。”
丰京医院是一所能做手术、能住院、能新农合报销的一级综合医院,看病的又是一名三级甲等医院的主治医师,而这正是刘亚玲给当地乡村医疗带来的改变。
7年来,除去周末和节假日回家,刘亚玲差不多日夜都守在医院,平均每天接诊20位病人,中间还要安排手术,每周下来,平均要做三四台手术。开办至今,刘亚玲已累计接诊3万余名患者。
在大城市大医院工作十几年,刘亚玲非常清楚各家医院的优势学科,碰到一些大病、疑难病,她会把村民介绍过去,避免了“病急乱投医”。有时,她还会请西京医院的同事来村上义务会诊。
开办医院,总绕不开医患矛盾,但丰京医院却鲜有此类事情发生。“其实,农民是最实在的,他不管你是不是教授,只要能花较少的钱把病看好,他就高兴。”以合疗为例,在丰京医院单病种的痔、瘘手术病人住院总费用不能超过1100元,合疗报销1050元,病人只需自付50元;超过1100元,医院自己负担。“这种情况,病人有什么理由闹?”
“要用最便宜而有效的药为村民看病”一直是刘亚玲做医生的原则,相较于城里的大医院,村民在丰京医院看病可以省去三分之二的费用。
刘亚玲说自己内心特别愿意为农村人服务,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医院遇到生存困境,“我可以有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关门不干,但是,面对多年来跟着自己共同坚守的医护人员,面对信任自己的村民,自己还得坚持。”
来自家乡的使命召唤
在刘亚玲的乡村医院里,记者看到一块写着“老山女神”四个大字的匾额,刘亚玲说这是被她治好病的老乡为表示感谢挂到墙上的,也正是这张匾不经意间道出了一个战地医生的传奇往事。
1984年,刘亚玲即将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护校毕业,她做出了一个令同学、老师惊讶的决定,放弃去北京301医院当护士的机会,报名上老山前线。
就这样,这个身材瘦小、戴着眼镜的文静女人孤身闯入以男人为主的战场。
因屡次违抗“女兵不得上前线”的军令救治伤员,刘亚玲受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来,刘亚玲在老山前线成为几乎上至首长、下至普通士兵尽人皆知的一个传奇人物,有人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战地女神”。四年间,她冒着生命危险七上阵地救治伤员130余名,并荣获一等功勋章。
1988年,刘亚玲回到母校第四军医大学攻读本科和硕士。毕业后,她被分到了西京医院,成为烧烫伤和皮肤外科的主治医师,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同事眼里,刘亚玲认准的事“非要办好不可”,有段时间做组织人工植皮,一般情况下都是拿动物做实验,可她担心实验数据不准确,就在自己的腿上取皮做实验。
“你能想象得到吗?”刘亚玲的同事徐明达一脸轻松地反问,随后又肯定地补充了一句,“这种科研结果当然是非常可靠。这种精神,很了不得!”
在西京医院,刘亚玲有了幸福的家庭。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又一次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回乡开办乡村医院。
这个念头不是突如其来,这源于她2003年的一次回乡探亲。老支书特意找到她说:“你保家卫国这么多年,应该够国家的了,现在农村人看病比较难,你回咱村办个医院吧!”
“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就是从农村走出去的,现在回来给村民们看病,我觉得天经地义。西京医院人才济济,也不缺我一个,但是,农村真的很需要受过正规院校培训、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刘亚玲说,“当时还有一个原因,这里是我的家乡,如果换做是别的村子,那我肯定得犹豫。”
2005年,刘亚玲从西京医院辞职,回到东马坊村开始筹建乡村医院。盖楼的资金不够,只能先盖一半,再去筹另一半资金;没钱买医疗设备,只好一次次向家人和战友们伸手,她花了近4年时间,筹集了上百万资金,愿望终于达成。
2008年3月,丰京医院正式建成。没有宣传,可“刘大夫”的名气在周围几个村子响当当,甚至河南的病人也慕名前往。
村里留守老人多,刘亚玲对待他们会像照顾孩子一样体贴入微。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来看病,考虑到老人家远,来回折腾吃不消,她还“违规”给老人多开了一瓶药水,凑在他耳朵边大声告诉他用法用量。
“给他解释要比城里人更详细,他又不读书,不看报,你要把你所知道的变成他容易懂的,让他能记住你说的,并照着你说的去做。”她说。
每到周末,刘亚玲才回一趟家,家人对她开办医院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但在她看来,不反对就是最大的支持。
想干的事干成了,就是幸福
7年来,丰京医院担负着周边16个村子上千人的医疗保健重任。和西京医院不同,刘亚玲不仅每天要坐诊,遇到紧急情况或者病人不能来的,她还要背着药箱上门看病。
眼下,72岁的牛万学已经出院回家了,可刘亚玲还要定期去他家里查看恢复情况。见到刘亚玲进屋,老伴魏桂琴赶紧向躺在床上的牛万学喊:“救命恩人来了!”
几个月前,牛万学突发脑溢血,其他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但魏桂琴不忍放弃,便把人送到她的医院。一个月下来,牛万学完全是靠营养液维持生命,这一次,连家人都准备放弃了。刘亚玲硬是劝说:“三个月不吃不喝的人我都救过来了,何况这才一个月。”一个多月后,老人逐渐恢复意识,也能吃东西了,再后来,老人能给魏桂琴梳头、挠痒痒了。
“刘大夫人心好,把病人都当自家的亲人治。”魏桂琴抹着眼泪说,临走时,魏桂琴激动地抱着她,“刘大夫,你叫我咋感谢你呢?”
医院人员少,刘亚玲白天当医生,晚上兼护士,为了方便重病患者晚上留院观察,她还新增了15张床位,每晚坚持查房,忙完一天的工作常常已是晚上八九点,这让她成了全院最后一个吃晚饭的人。饭菜很简单,一碗南瓜粥、两三盘凉菜。
刘亚玲(右)为病人听诊
刘亚玲从不后悔回到农村。“农村的条件虽然比城里差些,但总不至于没吃没喝,这可比当年在战场上待过的猫耳洞好多了,倒是那些拿着微薄工资的医生和护士挺值得敬佩的,能跟着我一直坚持下来。”
昔日的战友、同学总觉得她现在的生活很“惨”,可她却不这么认为:“把自己想干的事干成了,就是最大的幸福。”
可现实并不轻松。7年间,为了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她自己先后垫付了30多万元,每个月的医疗耗材都是拿自己的工资补贴。医院共有4名医生,其中两人只是偶尔来坐诊。外科的刘亚玲和内科的张大夫是这里主要的诊治医生,最近张大夫提出想调到城里去工作,如果他走了,又不能马上找到接任者,医院就得面临关闭。
多年来,刘亚玲和同事们一直坚持在后院种菜、养鱼,为的就是尽量减少开支。医院终归还是要坚持下去,“我如果关门不干了,没法向大家交代。”
村民们也在用自己最朴实的方式挽留这所来之不易的医院。在医院的走廊和办公室里,挂满了村民送来的锦旗,好多锦旗都是村民自己拿榔头敲钉子挂上去的。
村民郭天孝的腿已经被刘亚玲医治好了,虽然走路稍微有点跛,但并不影响生活,为了表示感谢,他隔三差五就会送来自家做的凉皮、粉蒸肉,全院的医生和护士每人一份。
前不久,刘亚玲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在她看来,自己回乡给村民看病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没什么高尚”,但在颁奖人——刘亚玲的老师林树新心里,她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为老师,我心里面一直很钦佩她,甚至有点崇拜她。”(《当代陕西》)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