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10 19:48 | 来源:杭州日报 2014-02-09 09版 | 查看:789次
留学经验
美利坚菠箩@美国
在美国求学的两年多里,作为一个比较适应新环境的“老鸟”,我见识了许多在国内比较少见的事儿,例如美国女汉子自己修车换轮胎,冬天的清晨穿着短裤结队跑步的“肌肉狂”们,随意投诉老师的学生,还有对我人生起到重大转折的事件——转学。
在美国,大学生转学就和公司职员跳槽一样常见,还不必有工作交接手续。
为什么说美国转学和跳槽很像呢?其一,都需要提前找好下家;其二,如果你是个人才,上司(学校)一定会想办法挽留你;其三,广撒网,多投简历很重要;其四,新老板面前少说旧上司坏话。
我在进大学的一年之后萌生了转学的想法。在这之后,就和原先决定出国时一样,有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
首先,要看自己原先的各项成绩,包括托福、SAT、之前一年的在校成绩。这三样都非常重要,如果实在没有SAT成绩,托福成绩和在校成绩一定要达到新学校要求的分数线。一般如果要从前100的学校转到前50的学校,在校成绩需要达到GPA3.5-3.6,托福成绩上100。
接下来,就放下身段,去求各种教授的推荐信吧!
在美国能做成教授的人,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大学里,都是精英,有了他们的推荐(特别是那种在学术界有名又严苛的教授的推荐信),在新学校面前,就像让你在角斗场上佩上一把锋利的宝剑。我用来战斗的两封推荐信,一封是出自系里有名的会计课老师(我帮她做了一年的助教,让她记住了我),还有一封是来自大一暑假实习单位的CEO。
除了成绩之外,这两封信等于让我的转学得到了“免死金牌”,不管怎么样也不会一无所获。
接下来就是烦人的填表环节了,到了这个时候,我不免想到国内大把的中介机构。他们要做的两大麻烦事情里面就包括这个环节,只是在国外一年后,我有信心也有决心把这些麻烦事留给自己解决,既省钱,还增长经验。
话说回来,填表之所以是麻烦事情,因为很多好学校都有自己的申请系统,最常用的Common App网站(有很多美国大学加入,方便学生一次性申请多所学校)对我来说,只能省去一半的麻烦,我一共申请了8所学校,4所加入了Common App,还有4所的系统用起来都不一样,费了我好多精力。全部填好后真是松了大大的一口气。
这里要注意一点,虽然转学在美国大学生中不是什么少见的事情,但是相对而言,转学生还是一个很小的群体。在填表的过程中,很多选项对于转学生来说是模糊不清的,例如,上面会问到“你之前在哪所学校读书?取得了什么学位?”这里问的有可能是高中,也有可能是你原先的大学,如果不确定,一定要费些精神,打电话去新学校询问,得到准确答案后才能填上去。
尝试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个整天坐在办公桌前看着一堆简历的人,一眼望去,一份严格按照格式要求填的表格,即使申请人成绩没有另一份好,可是看着舒心,自然而然地,你会觉得这个成绩略低的学生对转学更有诚意。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写好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对于转学生而言,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上大学之前,中介帮忙搞定的问题,例如:简述一个对你人生影响很大的经历。另一类是专门针对转学生的:请简述你想转学的理由。
回答第一个问题,可以随意一些,当那些工作人员看过上万份简历之后,其实他们已经没有了特别强的判断能力,尽可能写得文采出众一点也就是了;让人为难的往往是后面这个问题。最普遍的转学原因自然是“原来的学校烂透了,我觉得新学校比原来那个好”。但是这么回答太直接了,也太简短,最好的方法是在尽量不狠批原来学校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上进心,并且适当拍新学校的马屁,才最能被新学校接受。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提及。转学是一件很费精力的事,需要牺牲一个学期里大多数的玩乐时间。所以恒心和毅力是最好的助推器。
完成了这件事后,不仅改变了我接下来两年的大学生活,更让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完全由自己计划、实施的、不依靠任何人的转变。
人生九曲十八弯,山不能转,只好水转了。
杭州人走世界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