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1-11 20:3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1年5月30日 | 查看:1006次
杨昌林,男,汉族,193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退休教师。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杨昌林33年如一日,关爱藏族学生,帮助学生近万人次,将自己收入的近1/3用于这项事业,被藏族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阿爸”。他经常说,西藏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尤其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本地人才。只要能让孩子们成才,自己做什么都愿意!杨昌林用他的行动,树立了爱心助学的榜样,书写了民族大爱的感人事迹。
1978年,杨昌林夫妇从西藏阿里调到武汉大学工作,当得知初到武汉的10多名西藏新生不适应武汉湿热气候,全身长满疙瘩,又疼又痒后,他和妻子千方百计帮孩子们寻医问药,最终解除了病痛,孩子们从此都叫他们“阿爸、阿妈”,并在学校藏族学生中流传。1991年夏天,藏族学生尼玛次仁肺部大出血,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就在他丧失信心的时候,“阿爸阿妈”来到医院,像对待亲儿子一样,给他喂药、送饭、擦洗身子,给了他极大精神鼓励,最后奇迹般地痊愈了。尼玛次仁毕业回西藏后,写信表示“一定要干出成绩来,给阿妈、阿爸看”。
2005年妻子去世后,已届古稀之年、需要自己照顾自己的杨昌林依然用各种方式延续着对藏族学生的关爱。武汉近十所高校的10多名藏族同学,讲述杨老师的故事几乎一样:进大学,就被杨老师接去吃迎新饭;逢年过节,邀请同学们与他团聚联欢;杨老师生活节俭,对同学们却很大方;大事小事,同学们总爱找他帮忙。2008年初,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72岁的杨昌林被困在了湘西老家。他内心十分焦急,“肯定有很多孩子回不了西藏,我必须回去看看!”于是,他辗转多次、两天两夜没合眼赶回了武汉,从藏历年三十到初七,将滞留在武汉的藏族学生分批接到家里过年。
杨昌林珍藏着两样东西:一本相册,里面全是他珍藏多年的与藏族同胞、藏族孩子的合影;一本纸页已经发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抄记着藏族孩子的学校、姓名和联系方式。33年来,杨昌林到底接待了多少个藏族孩子,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尽管他的年龄和藏族孩子们的阿爷差不多,然而,初来武汉的藏族年轻人仍亲热地沿袭着师兄师姐对老人的称呼,喊他“阿爸”。
33年来,杨昌林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始终坚持帮助培养藏族学生,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2010年,杨昌林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丁军勤)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