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1-06 14:37 | 来源:南方日报 2012年7月30日A02版 | 查看:1120次
本报《广东精神提升发展“精、气、神”》系列述评引热议
|
上周,南方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和二版刊登《广东精神提升发展“精、气、神”》系列述评,引起热烈反响。“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引起的积极社会效应,被不少专家、网友大赞“正能量!”网友“最爱老姑姑”感慨“越来越多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在涌现,精神在传播,人们的整体素质在提高”。
1 “哥不再只是个传说”
“《广东精神提升发展‘精、气、神’》这三篇述评让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广东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为全省各地践行‘广东精神’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骆文智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将以更丰富的形式、更大的力度、更有针对性地践行“广东精神”,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广东精神”的“正能量”正在显现。
就在前天,24岁的小伙子严浩,抱着从4米高蓄水池摔下的孩子小强,赤脚向医院狂奔。有人说,这是一个和死神赛跑的身影。接治小强的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救护、照CT片、紧急抢救……“不交钱不给治”的残酷一幕没有再出现。就要交班的的士司机王师傅二话不说接送小强,医院的陌生阿姨毫不犹豫掏出10元为小强挂号……和死神赛跑的,不只是光脚快跑的严浩。
为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流汗流泪的,不只“赤脚哥”严浩、王师傅和未留名的医院阿姨。
“社会的正能量!”“感受正能量!”“正能量传递,赤脚哥好样的!”“赤脚哥”和街坊的义举,得到网络无数“拇指”和“鲜花”。网友“最爱老姑姑”感慨:“越来越多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在涌现,精神在传播,人们的整体素质在提高。”
有意思的是,就在广州“赤脚哥”出现的3天前,东莞另一位“赤脚哥”也让当地民众交口称赞。7月24日宋兴寒在东莞长安路遇女子被劫包,当即脱下拖鞋,赤脚追歹徒,最终与另外一名好心人合力将歹徒“拿下”。
“赤脚哥”、“托举哥”、“凌志哥”、“夺刀哥”……他们或打赤脚救人,或举双臂抱娃,或赤拳治歹徒,在南粤大地之上,“哥”不再只是个传说,“哥”也许就是你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街坊,有一天也许你也会是那一个“哥”。
2 “最美群像”传递力量和希望
“自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以来,广东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我们虽然身在千里之外,但茶余饭后的热点议题却来自你们广东。”昨日,浙江省嘉兴市一名公务员对南方日报记者说。
当“小悦悦”事件引发的道德滑坡讨论袭来之时,那个苍老的拾荒人陈贤妹,默默抱起“小悦悦”,像这个暗哑悲剧里的人性之光,她枯瘦而沉默的身影让人们深刻反思,也让灰心的人们看到希望。
马来西亚第三代客属华人廖乐年,退休后默守梅州,山乡义教10年,像这个封闭山乡里的天籁之音,他和他的学生们一声声朗朗英语,回荡山坳,他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改变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培养一个又一个希望。
女童失足悬挂4楼阳台,黄衣男子徒手爬上3楼防盗窗,将女童托举了十余分钟,在女童获救后悄然离去。几经寻找人们才知道黄衣男子的姓名“周冲”,之后他登上“中国好人榜”。而在“周冲”的身后,呼叫救人的小区物管、搬梯砸门的商店老板、指挥破门救人的交通警察也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羊城一群“最美路人”。之后不久,肇庆又一名“托举哥”邓雄飞再度演绎这“最美”的一幕。
非典中痛失双亲的孤儿杰仔,100多个好心人,或具名,或素不相识,在“杰仔”10年漫漫成长路上,或写信,或寄钱,或送物,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爱的接力,目送他考上理想大学。他们的一举一动是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中稳定而持续的正能量。
从陈贤妹、廖乐年到“托举哥”,从“托举哥”身后那一群“最美路人”到10年接力帮助杰仔的100多名好心人,一直以来,“好人”在广东这片热土上源源不断地涌现,更可贵的是,“好人”的亮相,正从过去一个“英雄背影”,变成了“最美群像”。
“正能量!感动了!希望杰仔能自强不息”,“愿这样的好人遍地开花,赤脚哥你最棒”,“欣喜地看到,在舆论正确的导向下,助人为乐的人越来越多了,广州不再是冰冷的钢铁城市”,“感人!我们的社会若能多一些这样的好人,我们一定会更感幸福”……随着“哥”们的出现,越来越多粉丝也在现实中、网络上呐喊给劲、“献花竖拇指”;他们是“广东精神”的粉丝,也是“真善美”的忠实追随者。
确实,这样的正能量给了人们行动的鼓舞。这也许就是“托举哥”后还有“托举哥”、“赤脚哥”后再现“赤脚哥”的真正原因,也给了人们“好心路人”之后必有更多“好心路人”、帮扶杰仔的“百名好心人”以后肯定又会有“上百上千好心人”的坚定信心。
就像网友“曾诚”所说的,“广东精神就是我们在面对当前价值多元化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面对市场经济、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中如何顺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热切呼唤;广东精神是我们当前在遭遇道德诚信缺失、价值信仰滑坡的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引导向善力量、呼唤人性关怀、回归以人为本和构筑文明家园的最好回答。”
3 广东好人在省外耳熟能详
7月27日,省文明办在媒体刊登《“哲理美文”征集启事》,邀请公众以140字的“微美文”记录身边的哲理故事,传播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道德风尚。短短3天,活动就收到了许多讲述身边好人好事、解读广东精神的短信和彩信。
5月底,南方网论坛新辟“践行‘广东精神’大家谈征文”版块,短短两个月以来,就收到297篇网友的征文,不少征文“很火”,点击率动辄上千破万。
和先生在广东打工10多年、决定返乡创业的杜华华想“把广东精神带回老家”,在她看来,“任何一个行业的经营者、从业者身上都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否则的话,这个行业无法健康有序发展,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和个人也无法真正被消费者认可”;启程在即的她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决定带着新时期的广东精神回老家,把‘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作为后半生创业过程中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我们相信:有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这则创业者的‘九字宝典’,只要严格遵守、灵活运用,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事业一定能够成功!”
市民戴冠丰希望食品行业能够坚持“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信条,让所有人都能尝到健康的营养的“舌尖上的广东精神”。
这样的正能量同样在广东青年学子中迅速扩散。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大附中校区的3万多在校大、中学生,借用网络微博平台和座谈会等形式,畅谈如何更好践行“广东精神”、传递“正能量”。微博名为“庞青恋上川菜”的华南师范大学学子对屡屡涌现的广东好人颇有感触:“广东精神不是空中楼阁,不是一句空号或标语,践行广东精神时,大学生应该多些实际行动,少些虚谈空想。”7月初,“践行‘广东精神’建设幸福广东”2012广东大学生暑期社会大调研活动正式启动,25个大学生团队赴全省调研,争当“践行‘广东精神’”的先行军。
城市文化大讲坛、征文活动、送“广东精神”入企业、进基层……“广东精神”的正能量正在以越来越多元的形式传递。
就像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省作协副主席吕雷说的,“践行广东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重树价值观,以新的精神武器激发全社会创新、进步的活力。”
“广东精神”除了在省内引起热烈讨论以外,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关注。浙江党政机关公务员陈先生说,最近广东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对“托举哥”、“赤脚哥”、“夺刀哥”耳熟能详。“我看了这些报道之后很受震撼,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好人,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好人出现。只有出现更多的好人好事,社会才能充满正能量,才能充满真善美。”
南方日报记者 赵琦玉
(责任编辑:杨晓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