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的“常青树”吴仁宝:为民谋利一面旗(图)

发布时间:2008-11-19 08:00 | 来源:中国网 2009-06-18 | 查看:1786次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是中国农民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的楷模。他说,我从当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那天起,就横下一条心,再苦再难也要让村里农民过上幸福日子——

图为吴仁宝与村办企业女工交谈。人民网记者 徐烨摄

  他的身份很简单,一个地道的农民,一个“裤腿上一辈子甩不掉泥巴的农民”。

  他的身份又不简单,今年78岁的他,有52年党龄,作了46年的基层党支部书记。

  78年里,他从未离开过生他养他的这个村庄,从未离开过苦乐同在的姐妹弟兄。46年中,在这片曾经贫穷的土地上,他凭着对信念的执着和坚定,带领乡亲把这里建成了“中国第一村”;凭着对百姓的赤诚和真情,和他们一起建造了一个富足、幸福的“人间天堂”。

  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老书记”的他,就是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现任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的吴仁宝。

  信念——“社会主义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

  “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华西人民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实践检验华西,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

  当这首由吴仁宝填词、华西村民齐声合唱的《华西村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许多参加过南征北战的老同志激动万分,“这样的歌现在难得听见了。”

  歌者,心声。

  这歌来自信仰者的心灵深处。这歌把农民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曾经的华西村,“高田岗,高田岗,半月不雨苗枯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旱灾水灾无法抗,农民见了心发慌。”

  1961年,华西建村时,集体资产2.5万元,人均分配仅53元。穷,浓缩了华西的历史;贫穷,唤起了吴仁宝心灵的觉醒和重造山河的信念。

  无农不稳。上世纪60年代,吴仁宝和村民起早贪黑,冒严寒,战酷暑,肩扛手推,白天田间管理,晚上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硬是用人工把原来13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了400多块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大田,实现了亩产1吨粮。如今他们建起了农业观光园区,华西的农业向着高科技、现代化阔步前行。

  无工不富。吴仁宝带领乡亲开风气之先,华西小五金厂在上世纪60年代破土动工。随后,塑料纺织厂、板网厂、药械厂、织布厂,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钢铁、纺织产业日益做强,华西走上工业化发展之路。

  华西村金塔下,幢幢农民别墅整齐排列;龙溪湖里碧波荡漾;砂山上的世界公园,足不出村可游“世界”,每年有100多万游客纷至沓来。

  今天的华西村,山北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粮仓”,山南鳞次栉比的工厂是“钱庄”,中间鸟语花香的村庄是“天堂”。

  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高唱社会主义的华西人真的富了。吴仁宝用“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这“六爱”丰富了华西人的信念内涵,华西人追求幸福的脚步愈发坚定。

  求索——“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让百姓幸福必须大发展”

  “我从当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那天起,就横下一条心,再苦再难也要把华西村建设好,让村里农民过上幸福日子,搞出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子。”吴仁宝这样说。

  在吴仁宝的言传身教下,华西人明白敢为人先、不畏创新,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还得实事求是。

  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渐渐推开。华西村人多地少,工业已经起步,分还是不分?华西人的选择是,将全村500多亩粮田交给30名种粮能手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

  党的十五大以后,苏南乡镇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有关部门明确提出“抓大放小”。华西人再次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提出一手“抓大放小”,一手“抓大扶小”,必要时还要“抓小放大”。对毛纺厂、线材厂等关系华西经济命脉的大企业抓住不放,对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增加投入,对原来准备投资10亿元建造的造纸厂、炼钢厂则果断地“放”。

  进入新世纪,华西人又提出新上项目“急刹车”,技改项目“开快车”,现有企业“开稳车”的“三车原则”。这使得华西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不仅没受影响,反而取得骄人的业绩。

  拿破仑说过,他的军队之所以打胜仗,就是因为比敌人早到5分钟。吴仁宝就是这样的抢抓机遇者。

  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消息一传出,凌晨3时吴仁宝召开紧急会议。与会者通过对形势的分析,敏锐地觉察到全国经济要大发展了,华西大发展的机遇来了。会一散,大家就分头筹措资金,购进原料,组织生产。事实证明,这次会议成了华西村新一轮发展的起点。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吴仁宝就是这样时刻准备着。

  吴仁宝每天有几项必做的功课,早上听新闻和报纸摘要广播,白天看人民日报等报纸,重点研究第一版,晚上看新闻联播。他说,我听新闻、看新闻,就是要从中找到中央最新的政策、最新的发展思路,然后抓紧落实,这才能与时俱进。如果等着政策层层传达到村里再谋划发展,那就落后了。

  难怪有记者说,每次来华西,即便时间间隔很近,都会发现吴仁宝又有了新的想法、新的规划,华西村又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变化。

  要保证华西富得健康,富得长久,光有一个吴仁宝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和勤劳肯干的全体村民。

  吴仁宝说,华西的干部不能靠民养,而要为民创富、带民创富。不能为民创造财富的人,不能当华西的官。的确,华西村的党员干部每个都身兼数职,68名党委委员中,80%是厂长、经理、企业中层干部,每个人身上都有量化的工作考核指标。

  绩效为本、赛马选才、透明选才,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舞台上,一大批年轻人充分释放着潜能,尽情展示着才华。吴协恩、程先敏、孙海燕、包丽君……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有着和老书记一样的爱民为民之心,由他们组成的新党委班子,有凝聚力,有亲和力。

  “村泰民乐,终归社会主义好;政通人和,还是领导班子强”。这副贴在门上的对联道出了村民的心声。

  奉献——“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当官没有终身制,但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

  吴仁宝的家,距离写着他那句名言“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的牌子,走路不超过5分钟。

  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二层民居,淡蓝色涂料刷的墙,棕黄色的木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那门上的对联告诉我们,这里的主人有着一颗不普通的爱民之心——“倾听人民心声,造福四方百姓”。

  走进屋内,赵根娣——这位与吴仁宝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老人正在纺线,见我们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进了厨房。

  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客厅里,几把藤椅、两个沙发,茶几上一部只能拨号的电话,墙角的桌子上一台18英寸的旧彩电,墙皮斑驳,有的地方已经脱落;卧室里,一张木床,墙上木板破了好几个洞,大的可以放进整个手掌,小的也可以放进一个拳头。小院里,菜花菜正绿,结丝瓜的藤蔓还在。

  “参观”被赵根娣老人的呼唤打断了。老人从厨房端出个小碗,热情地让我们品尝她的手艺,萝卜丝咸菜。“每顿饭除了面条、豆腐,仁宝就爱吃这个和雪菜咸菜。雪菜刚腌上,你们先尝这个吧。”

  住旧屋的老人,就是那位带领全体村民挣下百亿资产的老人;睡破房的老人,就是那位对上级奖励的5000多万奖金分文不取、全部交给村里的老人;吃咸菜、豆腐的老人,就是那位“三不”老人: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他让人们看到了共产党员心底的无私。

  “要多为老百姓创造财富,不仅要有人才、资金、技术、经验的积累,更要有时间投入的积累。”吴仁宝说到做到,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华西的老百姓。

  黄昏的薄暮中,清早的晨光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吴仁宝疾步如飞的身影。他每晚只睡4个小时,早上4点多就起来去“串厂”,没有专门的办公室,田间地头、车间厂房,发现问题,就地解决。

  有人曾做过计算,他工作的50多年里,即便按每天工作12.5个小时计算(实际超过这个数字),每天超出正常工作时间4.5小时,50多年就多出了近30年,加上节假日、双休日,吴仁宝工龄50多年,实际工龄已经超过了100年。

  在华西村,当干部难,当吴仁宝的子女更难。因为党员干部就要比群众多吃苦,多干活,吴仁宝的子女要吃更多的苦,干更多的活。

  吴协恩,吴仁宝最小的儿子。

  都说天下父母最疼小儿子。可协恩在11岁时,却被父亲送给了别人当儿子。

  那年夏天,村民孙良庆家12岁的儿子不幸溺水身亡。中年丧子,孙家夫妇整日以泪洗面,任何方法都无法平复他们心中的创伤。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吴仁宝来到孙家,“你们老这样哭,把身子哭坏了怎么办?你们别难过了,我家四个儿子随你们挑,要哪个给哪个。我家阿四,和你们儿子差不多大,你们看行不?”

  孙家夫妇惊讶地止住了哭声,“阿四是你家的老巴子,怎么能给我家?再说,我们怎么能把书记的儿子当儿子?”

  “啥书记不书记?书记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我们一块土地上生,一块土地上长,你们有难,我应当伸出手来,你们年纪大了,阿四会像亲儿子一样,给你们养老送终。”吴仁宝用天下最难割舍的亲情,换回了一个家庭的欢乐,为他们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若干年后,当吴协恩经过努力,全票当选华西村新的党委书记时,他完全理解了父亲。“他太爱华西了,太爱老百姓了,他已经把华西当成了一个大家,把老百姓都当成了一家人。在他眼里,好儿女不是给他买两瓶好酒,买两条好烟,你只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孝顺老百姓,他心里就高兴。”

  2003年1月2日晚上,吴仁宝带领全家祖孙四代28人,走上台向全体村民作新年“宣誓”:“凡是要求干部村民做到的,我吴仁宝一家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干部村民不做的,我吴仁宝一家首先不做。请各位村民监督我们一家人的工作。”宣誓完毕,台下传来雷鸣般地掌声,有些村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难怪村民说,老书记是苦了一个人,奉献了一家人,幸福了全村人。

  责任——“人不能仅仅为了有钱才活着、为了享福才掌权,为国家为人民多做点贡献,这才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吴仁宝心里装着的,永远是老百姓。他常说,老百姓生活在最底层,如果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不去过问,不去帮他们一把,他们还有啥好日子过。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又要我们这些党员、干部有啥用?

  今年57岁的黄永高,说起老书记,一直用手抹眼睛,似乎想掩饰内心的不平静。“老书记眼里看不得穷人,你越是穷,他越要帮你,让你富起来。”黄永高本是华明村人,小时候摔了一跤落下了驼背的残疾。年轻时,冬天补鞋,夏天卖冰棍,勉强维持生计,30多岁还没成家。

  1982年冬天,他在华西村帮人补鞋时,遇到了吴仁宝。“那时天冷,我手上大口子套小口子,一使劲就往外渗血。老书记看到我问长问短,听完我的经历后,他就邀请我到华西来,既帮我落了户,还在宾馆里给我安排了工作。后来我成了家、有了儿子,每次老书记都像自己家里办喜事一样,忙前忙后。现在我们全家住上了500多平方米的别墅,儿子明年考大学。我从心里感激老书记。”

  富了不能忘记左邻右舍。华西村富了,周边村怎么办?

  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一分五统”,分开的是村和企业,统一的是经济管理、干部使用、劳动力安排、福利发放和村庄建设规划。凡按“一分五统”加入华西,要全体村民签字投票。一位老人投了两票,他说“我不但手要投票,脚也要投票,五体投地也要加入华西村。”

  “一分五统”后,吴仁宝首先想到的是村民。只有安居,才能乐业。他按照有关规定,为村民统一建造了别墅、公寓楼,为不通水的村接通了自来水,为路况差的村修好了路。老人每月按时发放养老金,青年人全部安排就业。

  真心对待群众的人,自然能够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大华西村民程中纪说:“中心村经过40多年流血流汗才得来的幸福生活,我们两三年就过上了,多亏了老书记,多亏了华西村。以后只要是中心村党委的决定,我们保证全心全意去做。”

  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吴仁宝没有忘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亲。

  早在建立大华西村之前,华西人已经在北国黑龙江和塞上江南宁夏建立了省外“华西村”。

  1995年冬天,塞北的土地上重现了当年华西人重造山河的场景。吴协恩等人带着老书记的嘱托,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开荒垦田,筑路造渠……他们把华西精神的丰碑树立在了北国大地上。

  村民们被感动了,“拼命干吧,不干对不起非亲非故,千里迢迢来帮咱的华西村兄弟。”

  现在,黑龙江华西村人均收入由原来不足千元,猛增到4000元。

  1995年宁夏华西村建村之前,吴仁宝走访宁夏。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迟来的雨总是下在秋收以后。在一户农家,病中的老人身上只有一条破烂的被子,床头放着几粒止痛片,灶头的锅里只有土豆。

  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那我们就把他们迁到能养人的地方去。每人2000元,迁出6000人,在黄河岸边建个新村,吴仁宝当即决定。

  塞上华西村建好了。村民用“华西名声当牌子,扶贫资金作引子,招商引资闯路子”,宁夏华西村也富了。

  扶贫先扶志,扶志当育人。十几年来,华西村在上级一不拨经费、二不拨指标的情况下主动办起了干部培训班,为江西吉安等欠发达地区培养了一大批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未来5年,华西村计划每年免费邀请1万名村支书到华西来交流。

  吴仁宝和华西人,用他们的博爱之心,让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吴仁宝,一位简单而又不简单、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中国农民。

(责任编辑: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