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19 08:00 | 来源:新华网 2007年08月10日 16:40 | 查看:807次
这是德才加近照(7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嘎玛摄
“他是完科草原的好儿子”——记青海省同德县完科村党支部副书记德才加
新华网西宁8月10日电(记者 马勇)“我是完科草原牧民的儿子,家乡多年不变的贫困面貌和乡亲们艰苦的生活让我忧心如焚。我复员回来的那一天,就决心不再让乡亲们被贫困压弯了腰。”党的十七大代表、青海省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完科村党支部副书记德才加13年的无私奉献,为完科草原带来勃勃生机。
记者见到德才加时,他正和乡亲们热火朝天地搞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围墙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和日晒已经不行了,现在全部拆掉后做成围栏,然后种树、种草、种花,那时候村里的环境就美多了。”德才加说。朴实的话语、平淡无奇的外表,丝毫不能让人对这个年近花甲的藏族汉子留下特别的印象。
1994年8月,从军25年的德才加已是上校军官,此时部队精简调整让他面临着转业和复员两种选择。选择转业,不仅能得到一笔安置费用,而且组织上会给他在省城西宁或同德县城安排个待遇不错的稳定岗位。而如果复员回家,就得面对这样的现实——完科村地处海拔3300多米的青藏高原腹地,13年前的这个牧业村与世隔绝,牧民群众长期靠游牧为生,靠天吃饭,年人均收入只有600多元。当时村里的老支书病重后竟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在1994年完科草原最美丽的季节,德才加作出了决定——举家回到了完科村。第二年春天,德才加挑起了完科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德才加就意识到,靠农牧业群众是富不起来的。一方面,完科村海拔高、自然气候条件严酷,除了青稞等一些耐寒、耐旱作物外,种植业难有所长;另一方面,受青藏高原生态整体恶化影响,牲畜数量必须科学控制,以减轻草场压力,摆脱贫困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在和大伙多次合计后,德才加将目光聚焦到了村里的黏土上。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建材成了牧区的抢手货,一块砖从城里运到牧区运费往往数倍于砖价。建砖厂——德才加和大伙一拍即合。为了凑足办砖厂所需的资金,德才加把自己的15万元复员费交到了村上。1995年底,完科村砖厂建成投产,产品销到了海南、黄南、果洛3个藏族自治州的8个县。经过德才加和村民们的不懈努力,砖厂的规模日益扩大,不仅安排了村里50多个富余劳动力,年纯收入也由原来的9万元上升到如今的35万多元。
有了砖厂打基础,德才加又带领群众把2000多亩农田集中起来,由村里投资经营,开展机械化作业,种植油菜等经济作物。同时又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了围栏草场4.8万亩,让村里近万亩草场种上了优质牧草,47座拔地而起的畜棚,更是扶持起了一个个牛羊育肥户和温室种菜户。
在德才加心中,家乡的群众都是自己的亲人。村民卓玛乙亥因为丈夫看病、去世,卖光了家里的牛羊,还借了不少债,3个孩子被迫辍学,一家人靠乡邻救济度日。知道这个情况后,德才加立即决定和卓玛乙亥家结成扶助对子,掏钱买来面粉、酥油送到卓玛乙亥家,并资助卓玛乙亥的3个孩子回到了校园。在德才加的提议下,完科村的党员干部都与贫困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村里还划拨集体农田22亩,由党员干部耕种经营,收成则全部接济贫困户。如今,完科村的贫困户已经从34户减少到了14户。
13年来,德才加团结带领完科草原的儿女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了家乡新的美丽容颜——现在的完科村通了电话,修建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家家户户盖上了新房,村民们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成为同德县第一个实现牧民定居和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的牧业村。2006年,完科村的人均纯收入已经由1995年的600多元提高到了2800多元。
完科村漂亮了,乡亲们也逐步富裕了,但德才加却“退步”了。为了让村党支部永葆活力,德才加执意“退居二线”,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做年轻人的助手。可“退”下来的德才加却并没有“闲”下来——“国家不鼓励再烧黏土砖,‘工业富村’要找新的路子,新农村的规划编好了,第一步怎么走?怎样才能交上完科新牧区建设的答卷……”德才加在思考这些问题。
“村里这些年的变化都是德书记带领我们实现的。他是完科草原的好儿子,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村民东周才让道出了完科草原乡亲们的心声。
(责任编辑:祁建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