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11 16:46 | 来源:南方日报 2013年7月19日 A07版 | 查看:1810次
百年民间善堂探索保障型慈善新路径,今年发行保险单超4万
“如果您需要帮助,请拨打400-886-6394,尾数就是‘乐善好施’。”在潮汕地区,这个号码已经烂熟于市民心中。
4万会员,覆盖全市六区一县,属下机构从陵园、免费快餐厅、慈善诊所到特殊教育学校……创立于1899年、前两年在当地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潮汕民间慈善组织——存心善堂已经成长为一个现代社会慈善组织,气象蔚然。而今年,存心善堂又设立了新的目标——建立智障孤儿福利院、开通微博、优化会员福利……建立于众神崇拜岭南民间信仰格局之上的存心善堂,完成了其现代民间组织的嬗变,不失于传统,也不见外于时代,一直不停地寻找做得更好的可能性。
存心善堂创造诸多“首次”
●2005年开办了粤东地区首家公益慈善诊所,建成存心善堂养老服务中心
●2005年12月初,存心善堂福利会开设了粤东首家慈善诊所
●2006年6月,慈善成立广东省首家免费养老服务中心——爱心敬老院
●2009年开办粤东地区首家免费为智障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特教学校
●2012年4月,存心善堂启动全国首份民间慈善保险
走出社区
救助对象非潮汕籍占一半
自古以来,潮汕地区是一个天灾人祸多发的地区,重信仰、求庇佑,成为绝大多数潮汕人的心理形态,众神崇拜的岭南民间信仰格局由此形成佛、道、地方神,都被当作神明一同拜祭,北宋末年乐善好施的高僧“宋大峰”也不例外。
近代以来,1898年的鼠疫、1922年的“八二风灾”、1943年的大旱灾、二战时期日本侵略……灾难肆虐,促成了民间善堂善会大量存在的潮汕地方特色。
上世纪50年代,几乎潮汕所有的善堂及其附属机构都由政府直接接管,在此后近乎停止活动的50年间,海外善会善堂继续秉持大峰祖师的精神,迅猛发展。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家在慈善事业政策上的相对放宽,以及民营经济的兴起,潮汕地区大批民间慈善组织开始复建。
据不完全统计,在共有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1300多万人口的潮汕地区,目前有1000多家民间善堂善会。
其中,以存心善堂最为家喻户晓,而其“成长史”被视为具备国内民间慈善组织的样本意义。
打开存心善堂的网页,可以看到善堂近期的救助信息、捐助信息、善堂事记,以及存心义工的动态活动等。
近年来,存心善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为有需要的民众捐资送物。2005年开办了粤东地区首家公益慈善诊所,建成存心善堂养老服务中心,免费收养了78名孤寡残疾老人;开设全年免费向特困户、流浪人员供应每日三餐的全省首家免费快餐厅,2009年开办粤东地区首家免费为智障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特教学校,去年启动的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则对交通肇事、交通伤害、交通死亡、交通逃逸4类紧急救助者提供及时的资金帮助。
除了在潮汕大地上,在近年来的国家大灾难现场,也可以看到存心善堂的身影,从雅安地震到此前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存心善堂的“当家人”都冲在前面——今年雅安地震,存心慈善会70岁的秘书长陈郴和83岁的副秘书长吴家宏坐上运输物资的货车“压货”直奔灾区。
“存心善堂的救助范围没有地域的限制,平时救助对象中非潮汕籍占了救助对象的一半,近年来还陆续收到来自外地的求援信。虽然无法有求必应,但是也努力做到尽心尽力。”陈郴说。
新疆域
尝试开发能挣钱的“产业”
过去,政府习惯“完全主导”慈善事业,如今,拥有了独立法人资格的存心善堂能够更加自主地“开疆拓土”,进行自力更生的种种可能性尝试。
2009年存心善堂成为独立法人,此前存心善堂在汕头市民政局登记备案,是汕头市慈善总会(官方慈善组织)分支机构,没有自己的公章,也不能拥有独立的账号,一切活动包括善款使用都由慈善总会进行。
“成为独立法人后,存心善堂能更好地摆脱束缚,放手去做慈善。”陈郴说,近年来,存心善堂角色从单一的民间慈善机构,发展为具有社会管理功能的草根组织。
2005年12月初,存心善堂福利会开设了粤东首家慈善诊所——存心慈善诊所,有常年义诊医生6名,专门为低保、五保和特困户等困难群体施医赠药。
2006年6月,慈善爱心敬老院成立,这是广东省首家免费养老服务中心。按善堂规定,凡是该市常住居民,属孤寡、单亲,身边没有亲人照顾护理者,年满70周岁、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由本人提供书面申请,并由其所属居(村)委会出具相关证明,经区、市民政局同意,可以到敬老院免费居住并获得服务。
现在存心善堂的慈善品种越来越多元,并开始尝试开发能挣钱的“产业”。像提供平价的殡葬服务“存心陵园”广受好评,而提供正常的扶养服务则为实实在在为非贫困老人省钱——在这里,老人每个月只需要缴纳1800元的费用,仅是市价的一半。
新路径
每年为会员购买保险
据了解,目前国内民间慈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助一”传统慈善,主要发挥应急救急的作用。开办一些实体服务机构,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是民间慈善的第二阶段,比如目前存心慈善会正在运作的老人院、医院、孤儿院等。而对于很多民间慈善机构,建立保障型慈善才是最高层次的目标。
去年4月,存心善堂启动全国首份民间慈善保险。存心善堂为每位会员每年购买20元保险,万一有意外出现时,会员可以自助。
“存心慈善堂发行的保险单,18岁以上都可以买,没有年龄上限,很受会员欢迎。去年,存心善堂吸引了3万多人参保,今年这个数字增长到4万多人。”会长蔡木通介绍,去年存心善堂为会员实际赔付了一百多万元。存心善堂的民间慈善保险的做法也被视为慈善的救助开拓一条新途径。
去年,汕头市存心慈善会被评为全国“AAAAA”级社会组织,广东省民政工作改革创新观察点。
■对话
“一分一厘必须来去明白”
南方日报:对很多慈善组织来说,怎样实现自力更生是个大学问。存心善堂是怎么维持日常运作的?
陈郴:存心善堂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会员每人每月10元、一年120元的会费。去年,善堂的会员费超过539万。
除了会员费,我们的民办非企业“存心陵园”可收取300多万元的会员费。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善堂的日常办公,也让我们实现了自给自足。
至于公众捐助的善款,我们全部用在慈善活动上,不占用一分钱善款。
南方日报:一提到善款,大家最关心的是是否用得公平透明,是否用到实处?
陈郴:我们新增了一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慈善工作进展和救助信息。财务公开上,存心慈善会一直都特别注意,我们的收支情况须逐年经政府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而月度受捐与救助扶贫明细表在每月一期的内部会员刊物《存心公报》上刊登,这份是刊物会寄到每一个会员手中。此外,你每月还可以在《汕头日报》看到我们公开刊登的财务收支情况,或者从我们的公示栏上看到每月定期公布收支明细。2008年起,我们也开通了官方网站公布财务情况。
我们要求善款一分一厘都必须来去明白。这样存心善堂才有公信力,才能长久运营下去。
南方日报记者 赵琦玉 实习生 赵茹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