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05 20:3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3-06-28 13:23 | 查看:1309次
李亚威,女,57岁,民进深圳市委委员,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导演,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她扎根云南楚雄,用文字和镜头参与“抢救、挖掘、保护、弘扬”濒临消失的彝族文化,以13年的坚守来履行对弘扬民族文化的承诺;她把艺术价值置于时间、金钱乃至健康之上,以种种忘我的工作来履行对作品质量的郑重承诺,创作出了大量获得国家级和国际奖项的优秀作品;她助人不遗余力,行善不图回报,以物质帮扶和文化支边的爱心行动来履行把楚雄当故乡、为当地群众多做好事的心中诺言,被人们亲热地称为“阿俵妹”。
一、面对即将消失的金子般的彝族文化,李亚威承诺:我要尽己所能,传承和传播彝族文化瑰宝
李亚威2000年5月受深圳市委宣传部的委派前往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创作以已故扶贫干部臧金贵为题材的剧本。当时,彝族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作为深圳影视界的领军人物,李亚威立下了用文字和镜头留存民族文化的诺言:“我要用我的眼睛架一座桥,一头是大海边的特区,一头是大山里的彝州,人们顺着我的视线看过去,就能看到这个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遗产和不断进步的文化活力。”为此,她坚持了13年,放弃各种拍片赚钱的机会,走遍楚雄的山山水水,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坚持不懈,先后创作了《火之舞》、《中国有个暑立里》等20多部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历史风情、人文风貌和时代风尚的影视文学作品。为了让民族文化后继有人,她资助培养傈僳族女孩玛嘉加朵从事民族演唱事业,推出以彝语、傈僳语演唱的原生态个人专辑《山间回声》,还为彝州培养出一批年轻有为的影视编导、演员和活动策划人。李亚威用13年的执着坚守来履约践诺,体现了一个人民艺术家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忠诚大义。
二、面对当地艰苦的创作条件,李亚威承诺:拼着这条命,我也要保证作品质量
为了回报众人的信任与期望,李亚威郑重承诺:“每一部作品,我都会拼全力,出精品”。为了履行承诺,她废寝忘食、精益求精,甚至不惜付出时间、金钱乃至健康的代价。为拍摄《火之舞》,李亚威带领团队走遍了包括彝、苗、傣、白、哈尼、傈僳等25个少数民族的50个乡镇、140多个村寨,行程两万多公里,两年下来体重掉了十多斤。在海拔3000多米的昙华山拍摄时,因高烧和高原反应已处于昏迷状态的李亚威,不忘交待助手过主峰时一定叫醒她;因拍片而承受巨大经济压力、甚至贴进去自己8万元存款的她还在担架上留下“遗言”:“如果我不行了,就把我深圳的房子卖了,将这部片子做完。”为了拍摄《中国有个暑立里》这部折射中国农村大变革的纪录片,李亚威花了整整十年心血跟踪拍摄,又花了七八个月时间来闭关剪片。种种忘我的付出,使她的作品获得了中国电视“金鹰奖”、“飞天奖”以及“金熊猫”国际纪录片“亚洲制作奖”、意大利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荣誉奖等众多国家级和国际奖项。
三、面对当地乡亲的深情厚谊,李亚威暗许诺言:要把楚雄当做“第二故乡”,要多为当地群众做好事献爱心
作为一个拍摄过丛飞、郭春园、深圳市义工联、无偿献血者等爱心典型的著名编导,李亚威带着深圳的大爱来到楚雄,她在心里早已把楚雄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当地人民当成“自家人”,走到哪帮到哪。她为彝州创作拍摄了大量宣传文化精品,不仅从未获取分文报酬,相反还时时克扣自己,贴补当地支出的不足。2003年大姚县发生地震,她在全州第一个捐款,同时发动深圳各界人士捐款捐物,连夜打包装车运往灾区。在大姚县暑立里村拍片期间,她积极为村里争取经费,解决了吃水、修路等难题。2006年在武定县老木坝村拍完电影《油菜花开》,她拿出2万多元积蓄为村里建起了文化室。2007年5月,李亚威在拍摄现场突然昏倒确诊为宫颈癌,必须马上进行手术。作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她本可以任选一家大医院,但她依然选择在州民族医院,“楚雄人民热爱我,即便术中出现不测,我也愿将生命归属在这片土地上”。李亚威以她的爱心行动和无悔选择,践履了她把彝州当故乡、视彝家群众如亲人的心中诺言。
由于事迹突出,李亚威先后获得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深圳市“爱心大使”、深圳市三八红旗手和“楚雄荣誉州民”等荣誉称号。她的事迹被《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深圳特区报》分别以《彝山人民的好“表妹”》、《13年李亚威从深圳到楚雄,用镜头记录彝族文化——让好东西活下去》、《彝族火把照亮她的人生》为题进行了长篇报道,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2013年4月、5月,云南楚雄和深圳两地分别召开了李亚威先进事迹座谈会;5月8日,云南省文联、深圳市文联联合发出《关于向“最美爱心艺术大使”李亚威学习的倡议书》。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