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02 14:1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5月02日 01 版 | 查看:1031次
西北师大新媒体矩阵网聚青年学子
用一条微博凝聚起社会爱心,为家乡留守儿童募集了大量衣服、书籍之后,西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田纪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微博的力量。
“效果出乎意料。”田纪云激动地说。去年冬天,这个来自甘肃省武山县沿安乡的农村大学生发出呼喊,希望爱心能温暖山区孩子的冬天。破旧的校舍、单薄的冬衣、艰难的求学路……一张张刺痛人眼睛的照片迅速点燃了西北师大学子的爱心。
西北师大的社团最早行动起来,爱心迅速汇聚,来自28个省区市的爱心包裹纷纷寄来。载着爱心物资的车队抵达偏远的山区之后,受到了老乡热情的欢迎,轰动当地。
在西北师大,像田纪云一样,投身微公益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一个个微公益项目从这里发端、酝酿、叫响,一个个普通大学生的名字因此登上报章。
新媒体助燃“公益之火”
一则失物招领的微博信息激发出雷鹏极大的热情,他由此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开设专门的失物招领微博。
这个21岁的大学生发现,大学校园的电线杆、宣传栏上,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总是占据大部分空间。雷鹏想:“能不能有一个集中、固定的平台,既方便大家认领和寻找,又消灭了有碍观瞻的‘牛皮癣’呢?”
他很自然地联想到时下校园火爆的微博,利用课余时间,开通了“西北师大失物招领”微博,专门用于校园失物招领信息的发布。他坚持每天编写招领状态,有的还附上照片。不久之后,这个失物招领微博开始火爆。截至目前,已经免费为老师、同学找回近百件丢失的物品。这就不难解释一个普通大学生,拥有6100多微博粉丝的原因。
无独有偶。文弱的兰州女孩宋青因为一部《防扒反扒手册》而被人熟知。因大一时两次被盗的经历,她做起了“微公益”,在微博上自编“反扒手册”,教大学生如何防小偷。
在西北师大,不少微博达人成为人气很旺的校园明星。“微力量,大爱心”拯救白血病患者行动,“温暖水杯,爱心接力”,“快门三秒钟”等一个个公益项目,借助新媒体,迅速成为校园焦点,甚至引发社会共鸣。
“一旦发现公益火苗,我们就去‘煽风点火’,助推微公益火苗形成燎原之势,让所有的公益梦成为现实。”西北师范大学“爱尚微公益”项目负责人白旺彩说。
为什么西北师大的“微公益”呈现出井喷之势,渐成气候?在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李勇看来,“新媒体的介入,让高校共青团惯性的工作思路受到了挑战。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共青团组织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手段,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和青年需求。打造新媒体矩阵,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参与的、开放的互动沟通平台,将鲜活的语言、时尚、艺术、情感元素巧妙植入共青团的工作之中,更好地吸引青年、赢得青年。”
离学生更近了
每天清晨一睁开眼睛,于锋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刷微博。作为西北师大团委青年文化传媒中心的一员,他负责编织校团委的官方“围脖”。
“最基本的是要及时发布团委的活动信息,还要看看同学们都关注些什么。”于锋说。
在校团委微博注册之初,于锋就领到一个“课题”——怎样让官方微博的面孔既年轻又具活力?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于峰打理微博已游刃有余:“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不能对学生的诉求视而不见,语言要萌一点,语气要亲切一点。”
时间久了,互动多了,同学们对团委的信任度自然逐步增加。不少学生遇到困难就会主动找团委微博寻求帮助。
这正是李勇的初衷。“每天至少用一小时来回复同学的各种问题,和同学之间的信任感,就是在这一条条回复中建立的。同样,我们不少工作的灵感也是在这种轻松互动的氛围中碰撞产生的。”李勇说。
“爱心天使西部助学会”社团负责人邓兴耀坦言,“梦之翼点亮未来城市边缘儿童”关注计划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的新媒体平台。每次编完有关公益活动的微博时,他总是习惯性地@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他说:“与学校团委交流起来方便,我们也借助团委微博的影响力,得到了更多的社会支持。”
“团组织离学生更近了。”对此,李勇深有感触:“通过新媒体,团委和广大学生深度互动,共青团组织更加扁平化了,让共青团工作从学生最直接、最紧迫、最现实的需求出发成为可能。”
助推共青团工作升级
3月29日,一场名为“青春放飞中国梦”的活动在西北师范大学中心广场开展得如火如荼。还没到下课时间,前来参与的同学已经把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在现场,同学们通过写梦想、晒梦想、与梦想墙留影等方式,延续着自己在网络上对“中国梦·我的梦”的阐释与理解。这次新颖的活动策划就是校团委在微博上发布话题征集来的创意。
“我和身边的同学每天都在关注校团委的微博和微信,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参与到校园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参与活动的大三学生尹坤说。
“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学校团委工作全面升级。”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秘书长杨庆说。他告诉记者,通过手机报平台推送活动详情与流程,借助官方微博开展微直播,实现校园活动的全方位传播。新媒体和共青团工作的深度融合,还深刻改变了共青团传统的组织动员方式。
西北师范大学浓郁的新媒体传播氛围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的热情是怎样被激发调动的?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生勇说,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团委加强团属宣传舆论阵地改革,对“青春师大”共青团门户网站、《大学时代》校刊进行全新改版,加强“青春师大校园手机报”、“西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博”建设,对传媒系统内容进行全方位立体整合。截至目前,已形成“门户网站+移动终端手机报+微博即时传播媒体+网络电视频道+校园刊物”的“五位一体”校园传媒矩阵新格局。
“新媒体全面改变了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宣传方式、动员方式和参与方式。全媒体校园传媒矩阵的形成,使得校园活动从活动策划、预告、开展、反馈等环节全面覆盖全体学生变为现实。”张生勇说。
不止这些。西北师范大学团委还继续利用“师大青媒”微信公众平台、“木铎青梅”手机客户端发力,紧跟时代潮流,网聚青春学子。新学期,依托“青年文化传媒中心”,校团委开始继续探索从新媒体渠道搭建向传媒产品供应方向的转变,生产出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传媒产品。《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为青春导航》、《千语千寻——师大青年思想汇》等一系列微视频在网络上点击量过万,受到青年学子热捧。
据不完全统计,西北师范大学团委积极鼓励基层团支部、社团团支部、宿舍团支部微博建设,现有100多个校园组织微博,微博活跃用户1万余个,“青春师大校园手机报”累计发送信息40万余条,“西北师范大学团委新浪官方微博”粉丝人数增长10倍突破1万人。
“共青团的事业是年轻人的事业,要善于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青年,善于运用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党的思想主张,把工作做到青年的心坎上,才能赢得青年信赖。团组织既要俯下身子,认真倾听青年的诉求,解决青年遇到的实际困难,也要为青年搭建成长舞台,让每个学子都有出彩的机会。”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教授说。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