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益新闻

广州最大民间组织转型 成功拿下200万政府订单(3图)

发布时间:2013-03-25 13:59 | 来源:广州青年报 2012-10-21 16:25 | 查看:1722次

    摘要: 成立之初,启智服务总队只有寥寥十几人,谁也不曾想到,经过17 年的发展,它成为了广州最大的民间志愿者组织,并且成功注册成为民办非企,并一口气拿下了200 万的政府订单。

  现场直击——

  下午三点,一群中年妇女在天河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练习瑜伽;四点半,刚放学的小朋友陆陆续续来到这里参加亲子手工活动。这是记者在走访天河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时正巧遇上的两个活动。

  一位家长对记者说:“来这里参加活动,丰富了小孩子的课余生活,而且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有了中心这个平台,小孩子可以交到更多朋友。”

  家住附近的陈姨,练完瑜伽后,就留下来做义工,和中心社工一起教小朋友做手工。她说,今年8 月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驻天河南街后,她就加入了启智服务总队,成为其中的一名志愿者。“天河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成立后,社区比以前多了很多活动,我自己是家庭主妇,闲暇时间很多,可以参加更多的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天河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刚刚注册成为民间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广州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于今年7 月承接“天河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1995 年6 月6 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与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同时成立的还有下属的4 个总队:启智服务总队、松柏服务总队、助残服务总队、医疗服务总队。

  成立之初,启智服务总队只有寥寥十几人,谁也不曾想到,经过17 年的发展,它成为了广州最大的民间志愿者组织,并且成功注册成为民办非企,并一口气拿下了200 万的政府订单。

  也许,这样的发展路径和结果,是很多民间志愿者组织所艳羡的。尽管负责人李森说这一切都并非刻意为之,但我们从启智的运作中不难发现,它一直都在往专业化的方向探索。成功转型,是机遇,是幸运,也是多年发展的必然。

  “半官方”志愿者组织:从依附到自主

  在团市委的大力支持下,1995 年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启智服务总队作为一个分支同时成立,以智障儿童、孤儿为主要服务对象。当时,志愿服务的发展还处于初期探索的阶段,“半官方”的背景,为启智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首先是身份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可,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团的资源,比如宣传、荣誉、知名度等。不好的是,缺乏独立性。”李森表示。为了追求更强的独立性,追求自身的发展,启智不断推陈出新:专业化管理、可持续的运作模式、寻求合作方……目前,启智服务总队在志愿服务理念、运作方式、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志愿服务模式。这一切,让启智实现了“从依附到自主”的转变。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谭建光教授在研究中指出:“目前中国志愿组织面临两种困局:一些官方依赖性强的志愿组织缺乏活力,难以受到民众的真正欢迎;一些‘草根’民间志愿组织缺乏实力,影响微弱。启智队的自主化探索过程,避免‘官僚化’和‘草根化’两个极端,争取党和政府的支持发展服务空间,争取民众的参与和支持发展生机活力,契合了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逻辑。”

  理念:志愿者不是“高大全”

  启智服务队一直坚持“助人自助”的现代志愿服务理念。他们认为,自己是平凡人,没有那么高尚的想法,参加志愿服务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志愿服务是快乐的事情,志愿者不是媒体塑造的“高大全”英雄。   

  然而,人们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各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志愿活动表现出不同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启智开展了几个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志愿活动的日常化和持续化:   

  一是开展志愿活动之前,引入受援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开展SWOT分析,了解受援对象的期望和需求,设计开展援助的内容和方式;二是对志愿服务影响的评价,建立了各类会员交流制度,分享会员开展志愿服务的经验,启智队还成立了调研部,引入社会学、人类学问卷、访谈等实地调查经验;三是建立了完善的队员培训体系,并与高校、研究机构、NGO资深专家合作。

  首推星级制度、登记服务时数

        网络化、多元化的志愿管理机制是启智服务总队能够吸引越来越多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的关键所在。启智服务总队利用网络维系会员,节省了很多管理成本。建立广州第一个志愿者的家园网站;广州青年网、志愿者电子邮件报名制度、志愿者QQ 群、论坛交流机制,推出网络版“志愿者百问百答”、国内第一本志愿者网络杂志《youth.name》,并推出网络商店,筹集经费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 

  推出届长制度、志愿者沙龙、家访志愿者管理办法、启智长者服务类带队工作手册,开展志愿者培训。   

  成立会员部、调研部、网络部、平面设计部、培训部、外联部、宣传部等支撑部门,并建立志愿者党小组、团支部,聘请专职人员管理志愿者工作。   

   建立量化的奖惩制度,2005 年开始,启智以服务时数登记为标准,推出志愿者星级会员制度,根据服务时数的不同划分7个等级,同时,建立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飞机榜”,公布报名后没有参加但又没有请假的志愿者,起惩戒作用。   

  李森说:“志愿时数登记,是对志愿者基本的激励,也是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而目前志愿者使用的志愿时系统是亚运期间才推出的。 

  成功转型,抢接政府订单的背后   

  从去年10 月开始,启智服务总队开始筹备注册民办非企,并于今年3 月初成功拿到执照。7 月25 日,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功拿到天河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政府购买项目,并于8 月20 日进驻天河南街。   

  启智服务总队的专职晓叔说,目前他们还在适应从志愿者组织到社工机构的转变。   

  这一切转变似乎来得太快了一点,但听完这几个月启智的经历,我们又感觉到,这一切好像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投标加分点:长期志愿服务优势   

  长期以来,由于启智服务总队不是独立法人,没有账号、公章,在开展志愿服务时,无论是接受捐赠还是项目拓展都处处受限。因为注册民办非企较为困难,启智曾经注册过一个企业,但高额的税费也让他们难以承受。   

  去年,广东省颁布《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鼓励民间力量参与社会组织建设,注册门槛降低。李森便开始思量为启智服务总队“正名”。   

  “我们10月份到广州市民政部门申请注册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今年3月份正式获批。成功注册之后,我们团队的发展空间更大了,而且经费的筹集也有更多的方式。”但是,注册成功后,按照要求,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要配备6名全职工作人员,没有资金,他们的薪酬无法解决,办公场地也是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需要钱来解决。   

  后来,李森了解到广州市今年安排了2.6 亿元用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而这部分资金主要落实分散在广州市各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他瞄准了这一政策,希望能借此解决启智资金短缺和长远发展的问题。“我们很多志愿者生活在天河区,我们想通过家庭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将我们志愿者的力量延伸到天河的社区里面,为我们的志愿服务开辟一条新的战线。”最终,启智选择竞标天河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这个项目。   

  竞标并非易事,能够一举成功,有赖于李森曾经全程参与另一家机构的竞标并顺利拿下项目。然而,作为一个刚刚取得“合法身份”的民间组织,要拿下政府采购项目,谈何容易。在竞标中,启智面对的是实力不凡的竞争对手和严格的专家评审团。为此,启智做了三本厚厚的标书,加起来足足有600 多页,准备各种资料就花费了三个月。   

  除了准备充足的材料,启智在投报工时时,更是报了38000 小时,比27000 小时的招标工时多了40%。按照每个中心20 个社工,每月上班22 天来算,相当于每个社工每天都要工作满8 小时。   

  李森表示:“工时是我们竞标过程中的一大加分点,因为我们有充足的志愿资源,所以我们的工时相比其它社工机构有很大的优势。”对于这次竞标,尽管李森谦虚地说是“误打误撞”,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努力和惊险。

  转型,更多的是挑战   

  投标成功后,街道为他们提供了固定办公场所,也有了发展的资金。然而,他们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首先是跟街道、居民的关系。由于启智刚刚进驻,很多居民对他们并不了解,甚至会产生误解。所以如何与街道和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他们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他们已经着手准备开展调研,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和居民的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做好专业社工机构。在更长一段时间里,启智都是以“民间志愿者组织”的身份存在着,注册成功后,启智鼓励志愿者骨干去考取社工证,学习专业的社工知识。而新招的社工,又相对缺乏经验。李森希望能够各取所长,借助启智服务总队长期积累下来的志愿服务资源,以“社工+ 志愿者”的模式开展工作。   

  下一步,他还计划在天河南街成立启智服务总队天河南街志愿服务分队,通过“志愿”的力量,把社区居民凝聚起来。   

  李森看来,这是一个朝阳行业。“今年广州市政府购买服务的2.6 亿蛋糕已经分完了,但全省、全国还有很多,比如中山的一些社工机构,可以到韶关、江门去。”这也是李森设想的一个发展方向。蛋糕越做越大,越分越细。启智也可以大踏步向前,从广州走向全省、全国。 

  “启智”可复制,但别盲目复制   

  启智的成功转型,让不少民间组织看到了希望,有不少组织也跃跃欲试。对此,李森认为每个组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发展。   

  “要考虑自身团队的管理能力,和对管理成本、注册成本、场地成本的承受能力,不要因为注册而让这些成为团队的负担。注册只是名义,尚没能力的不要去力争。但是,如果是把公益慈善当成事业,有恒心有毅力要做这件事情的,就可以积极争取注册,这样可以让团队更自由,也可以有不同方式筹集资金,有助于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组织管理者的能力、经历也是团队注册成功的关键。”

  (专题采写:记者 潘小洁 实习记者 谢怡晖)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