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2-17 11:33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年12月17日 第08版 | 查看:1380次
—— 广西师范大学一群大学生坚持5年义务支教的故事
■本报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赵晋凯 蒋菲 李迪斐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以“希望常青”游学活动为载体,专门组织了一次“城乡互换”活动,把该校学生所在支教点的孩子们从山里接出来,让他们和乡村教师一起感知山外的精彩世界。
“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看到的第一所大学,这里有高大的教学楼,有大操场,支教老师带我们去动物园,看到了大熊猫,最开心的是宿舍里还有热水洗澡。”来自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归内屯的六年级学生吴晓帆有说不完的话,还一直问大学生们什么时候再去他们屯上课。
5年前,广西师范大学一群大学生第一次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深山采风。进山不久,这次采风就变换了主题:义务支教。从此,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走进深山,与侗寨孩子们延续了5年的深厚情谊,而且这种情谊还将延续下去。
帮助大山孩子走得更好飞得更高
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归大屯,一个秀美的侗族村寨。2007年夏,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6级的学生们刚刚步入大二。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从桂林来到柳州三江侗寨采风。上山作画,下河拍摄……一天忙碌下来,师生们却发现:当地基础教育发展仍比较滞后。
屯里唯一的教学点,校舍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老木屋,四面漏风,摇摇欲坠;教室少,教师更少,复式班教学,一堂课只能上二十多分钟;孩子们没有任何课外读物,因和外界缺乏交流,几乎没有人会说普通话。一双双小眼睛盯着大哥哥大姐姐手中的相机和画笔,脸上写满了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与向往。
“我们得为他们做些什么。”当晚,大学生们连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利用暑假到这里进行义务支教。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义教社——“小雨滴”。
“10多天的义教并不能给大山的孩子在求学路上带来多大的帮助,但我们坚信,和他们的交流和沟通能让他们明白一些东西。”“小雨滴”义教社第一届负责人胡邦杰说,这一定可以帮助他们在将来的路上走得更好、飞得更高。
让孩子们得到更好更多的教育
然而,义务支教远比大学生们想象的要困难。“我们想做的越多,需要的支持就越大。”修缮校舍、购置学习用品、派出义教团队等亟须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于是,一场场“爱心助学义卖募捐”活动出现在广西师大校园里,出现在桂林市的繁华路段……同学们的画作、手绘石头、手绘T恤、印章等物品,都被摆上了义卖台。
“孩子们憨厚淳朴、勤奋好学,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热情的问候,尽管有的村民说话我们听不懂,但他们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让我们感到温暖。”2008年,当武成龙接过爱心“接力棒”成为第二届义教社负责人时,他和其他同学都有同一个信念:一定要让更多的人关注山区的孩子,让孩子们得到更好更多的教育!
今年暑假,“小雨滴”的支教点从归大屯延伸到独洞乡的归内屯。广西师大舞蹈专业大三学生刘晓嫦成为归内屯的负责人。
课后,义教队员们经常包饺子送给屯里的留守儿童。但从教学点到屯里,须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有一次下雨,他们给学生送饺子,路面泥泞湿滑,大家便手拉手,小心翼翼,碎步挪动。不管路途多艰辛,队员们都毫无怨言。刘晓嫦说:“屯里孩子的父母大部分外出打工,很多人第一次吃到饺子,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特高兴!”
校舍变了,寨子变了,孩子变了
从2007年至今,已是“小雨滴”义教社走进这个小村子的第5个年头。5年的坚持,使得这个深山侗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年前,屯里唯一的学校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木房。如今,通过“小雨滴”牵线,在学校、学院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一栋两层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学校里操场、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一应俱全。
5年前,这里的孩子用夹杂着当地方言的普通话和大学生们艰难地对话;而现在,他们已经能够用比较流利的普通话与大家交流了。
5年来,已有9批120多名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使得“小雨滴”义教从不起眼的小活动成为校级活动,从单一的暑期义务支教到集义卖募捐、支教、科研调查、专业写生实践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受益学生累计达1000多人次。
义教队员们无法忘记:今年暑假支教的最后一天,学生们正在操场上做游戏,却有几个孩子在教室里认真地写着什么。
“时间如一个调皮的精灵,在我们的快乐时光中偷偷溜走,我们虽然不舍,但也不能将你们留下,我们只希望明年的今天,你们能再次来看看,调皮的我们将会变得更乖更听话……”孩子们歪歪扭扭的字迹,让义教队员们不禁感动落泪。
那天,村民们在操场上摆起了“百家宴”,以侗族人最高的礼遇盛情款待义教队员。一次又一次的握手,一杯接一杯的敬酒,让义教队员们幸福地醉了。
“我们还会再来的!”这是“小雨滴”的承诺。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