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仲明助学金即将迎来第15次发放(图)

发布时间:2012-11-01 09:14 | 来源:南方日报 2012年11月30日 A08版 | 查看:1298次

14年间6446名大学生受益,诚信契约成公益助学典范 

 
 
    2011年仲明学子成立“仲明传承基金”实现爱心传递。

  12月2日,仲明助学金本年度的颁发仪式将在位于广东顺德的碧桂园IB国际学校举行,这已经是该助学金成立的第15个年头。这个由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个人出资,于1997年创立的助学金,此前14年间已经累计捐出1900万元,6446名大学生受益。

  ■核心提示

  在每年的助学金颁发仪式上,受助学生郑重签署《仲明助学金道义契约》,已成为仲明助学金践行“感恩传递”理念的标志性影像。对接受资助的同学们来说,承诺在毕业后经济情况许可时,返还助学金并加入到助困行列中,意味着一份诚信承诺和道义的契约,回报社会的同时传递爱心。而在公益慈善界人士眼中,仲明助学金15年来所坚持的感恩社会、爱心传承理念,以及受助大学生们遵守“道义契约”的事迹,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扶贫助学善举。可以说,重在褒扬道义、诚信的“仲明”助学模式,正是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生动体现。

  碧桂园及其创始人杨国强对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执着投入,多年来在业界一直有口皆碑。杨国强一生与教育有缘。农村长大的他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高一时几乎辍学,依靠每月2元的国家助学金,完成了中学学业。在碧桂园创业时期,他以兴办碧桂园学校为切入点,使碧桂园一炮打响,企业从此走上快速发展的坦途。

  讲求“道义”的助学金

  1997年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而设立仲明助学金,2002年以全免费教育援助贫困高中生而创办的国华纪念中学,2007年为退伍士兵实现稳定就业而创立的国良职业培训学校……杨国强投身公益的一举一动都围绕着教育和脱贫这两个关键词。抱着“对人好、对国家好、对社会好”的朴素理念,杨国强在成功创业、财富不断增长时,始终不忘“回报”二字。在他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下,十余年来碧桂园向慈善机构、特困山区学校等累计捐款总额高达数亿元。而“仲明助学金”设立的机缘,正源于杨国强在事业有成后感恩回报社会的质朴想法。

  1997年4月21日,杨国强来到广州某个第三方权威机构,和盘托出了他筹划已久的助学计划,由于他本人要求匿名开展这个慈善项目,特别委托该机构作为助学金的监管发放单位。就是从这一天起,每年的秋天,杨国强先生都会按时寄出100万元善款。从2006年起,每年100万元的善款翻倍至200万元。

  杨国强以母亲的名字“仲明”为这个助学金命名。“我母亲平凡而伟大,一生勤劳俭朴,也教育我们兄弟姐妹要克勤克俭,善良本分做人。我一直谨遵母亲教诲,时刻未敢忘怀。我以母亲之名命名助学金,也是为告慰我的母亲,如果她在天之灵知道我这一善举,一定也会感到高兴。”杨国强这样追忆他的母亲。

  在公益慈善领域中,杨国强的“道义契约”助学模式十分罕见。与其他企业设立的助学奖学金多以品学兼优、家庭贫困作为资助标准不同的是,仲明助学金更增加了一条“道德契约”,在不需要大学生做任何经济抵押的情况下,承诺在经济情况许可时,返还助学金并加入到助困的行列中,回报社会将爱心传递。杨国强曾就这个契约表示:“我希望的不是受助人把钱还给我,而是希望受助的人可以将这笔钱用于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需要的是传递爱心和感恩回报这个社会。”

  感恩回报,让爱薪火相传

  “承担责任与道义,收获善良与美好,这是仲明助学金坚持的原则和恪守的信念;受惠不忘施惠,让爱薪火相传,这是仲明助学慈善的真诚道义感召。愿我们共同努力,让社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这是写在仲明助学金“道义契约”封底的话。

  所有受助大学生在领取仲明助学金时,都需要签订“道义契约”承诺,在有条件时偿还助学金,用于进一步扩大受助面;同时自己也加入助困行列,奉行美好的社会道德,报效国家。这样一份没有经济责任、没有惩处条款、没有时间限制的契约,一份只靠道义监督履行的契约,如今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受助者的积极响应。而这正是曾经受到社会帮助得以完成高中学业、最终事业有成的杨国强内心所期盼的。多年来,他坚定地履行着个人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并希望这种正能量影响更多的人。

  仲明受助学子范绍钦就是积极传递正能量的一位。毕业后,他投入公益事业的脚步似乎从未停下过:2011年4月,范绍钦回母校暨南大学为在校特困生作励志报告,激励他们勇于面对困难;今年7月,他又和厦门大学EMBA的同学一起为贵州省兴义市木贾干沟小学进行暑期爱心帮扶支教活动……就在今年,范绍钦自己创办的公司逐步发展壮大并成立了“合众助学金”。从大学求学时的困苦拮据,到创业成功成立自己的助学金,范绍钦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转折,回望这些年的历程,他坦言仲明助学金给了他很大的激励。

  在各类仲明助学活动中,经常能看到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刘国兴的身影。无论是每年的助学金颁发仪式,还是偏远高校与受助学子间的交流会,他都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他这样做是为了回报仲明助学金,以及站在助学金背后的许许多多慈善人士。如今的刘国兴已经是一家咨询公司的老板,手下有20名员工,经济能力完全不同以往,他早已还清了全部的资助款,兑现了当初的“道义契约”。

  房秀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0届外语系毕业生,来自连南瑶族自治县一个普通的瑶族家庭,自幼远离父母求学。在校期间曾受“仲明助学金”两年资助。2000年毕业后,她自愿赴藏从教,践行仲明助学金“受惠社会,回报社会,让爱薪火相传”的理念,成为广东省第一个进藏从教的应届女大学生,在西藏林芝一中任英语教员。她的感人事迹,受到了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褒扬。  已走到了第15个年头的仲明助学金,在6446名仲明学子心中燃起的星星之火,渐渐在传递爱心、诚信做人的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

  特色助学受各界好评

  ■链接

  多年来,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及其家人一直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然而对于杨国强来说,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更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碧桂园创新了一套又一套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管理模式。

  杨国强在“国华纪念中学”、“仲明助学金”慈善项目上首创了“道义契约”,在“扶贫”同时“扶志”,把“感恩”与“爱”的教育理念灌输于受助人。在“中西部地区扶贫项目”、“雨露计划”中派专人跟进慈善事业的执行,令慈善事业不再是捐钱了事,扶贫一定要扶到老百姓急需帮助的点上。在国华中学、仲明助学金、国良技能培训学校,以及一些对口扶贫项目中采取公示、善款善举受助人通过公示等,首创慈善项目公选制度及受助人公示制度,让捐助项目明明白白;让群众监督慈善项目的落实推进。在“仲明助学金”、北大清华“国华杰出学者奖”、“中大国华讲座教授基金”项目中,推行慈善“执行成本”额外核算,规避慈善项目因为执行成本而引发的“风险”……可以说,碧桂园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更创新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管理模式,为中国未来慈善事业提供了典范。

  撰文:李广军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