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13 08:00 | 来源:2008-05-15 16:21:00 太行日报 | 查看:2709次
在阳城县西南部的深山大沟里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坪泉村,抗日战争年代这里曾是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近年来在外界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心里都十分感激一个人,都说没有他就没有坪泉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就是现任阳城县老促会副会长陶延琪,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陶主任”。
老区百姓艰难的生活,陶延琪看在眼里,忧在心头,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力量,为老区群众鼓与呼,帮他们走上富裕路。
坪泉村的过去让人不堪回首,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村民们外出祖祖辈辈走的是条小河谷,每遇雨雪天气,河水上涨,村民们便只能望山兴叹;再加上地处太行山腹地,村里没有什么资源不说,连一块像样的平整地都没有,半山上土地贫瘠,什么都不长,村民生活艰难。抗日战争年代,层层大山阻隔了日军的进入,成为保护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天然屏障,但连绵不断的大山也同样阻挡了坪泉村改革开放、致富奔小康的步伐,隔断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
2002年,刚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下来的陶延琪,被县老促会聘为顾问。受县老促会委托,陶延琪到坪泉村搞调研,坪泉村的落后状况出乎陶延琪的预料。当时村里人均年纯收入只有800多元,坪泉村的老百姓还在为哪天中午吃干饭、哪天中午吃稀饭而费脑筋,更没有闭路电视、程控电话等现代化设施。因为穷,没有姑娘肯嫁坪泉,全村132口人,竟有11个大龄青年找不上对象,从1995年起,八年来全村只有一对青年结婚。
昔日为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区停留在了上个世纪,成了被世人遗忘的角落。陶延琪感慨万千,抗战时期,这里的百姓出人、出粮、做军鞋支援抗日,而现在老百姓还生活如此艰难。陶延琪看在眼里,忧在心头,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力量,为老区人们鼓与呼,帮他们走上富裕路。
从此,陶延琪把自己与坪泉村紧紧连在了一起。
为了帮坪泉村致富,生平从没有因为自己的事求过人、找过领导的陶延琪,到处跑部门、找企业,求人帮忙,给坪泉村要赞助、上项目……
第一次到坪泉村搞调研,为了不给当地老百姓添麻烦,陶延琪自己掏钱从城里买了些茴子白和几十斤小葱,住在老乡家里,用整整3天时间,对村里的环境、发展状况、村民思想进行了认真调查,一户一户座谈,一户一户观察,一户一户算账。回来后,写出了后来改写坪泉村命运的《昔日红色根据地,如今依旧很贫困》的调查报告,并报阳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单位,使沉寂了半个世纪的坪泉村终于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当年“七一”前夕,阳城县委书记刘爱军携县广播电视局的全体党员亲临坪泉村现场接受教育,了解到村里的情况后,大家当场捐款5000多元,县广播局还承诺为坪泉村架设电视闭路光缆,并无偿捐赠给坪泉村45台14寸彩电和一百吨水泥。此后,县商业局、公安局、民政局等单位也陆续到坪泉村接受爱国主义和党的先进性教育,昔日的红色根据地开始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俗说话“要想富,先修路”。陶延琪意识到,眼下最迫切的就是想方设法帮坪泉村修一条出村路。但村集体一穷二白没有钱,困难很大。老陶和县老促会的王安国会长商量后,决定先从老促会并不宽裕的办公经费中挤出5000元,买些火工品组织村民先干起来。随后,从来不爱求人的陶延琪,开始四处奔走,与县老促会的同志一起硬着头皮找部门、跑企业为坪泉村讨要政策和经费。他们找到县水泥厂为村里要回了100吨水泥;找到卧庄煤矿、竹林山煤矿,分别要回了15万和6万元资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筹措到了修路所需的原材料,当年便修通了坪泉至小西头村6公里长的水泥路。
“为了坪泉村的路,老陶真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把一辈子求人的话都说了!”熟悉陶延琪的县老促会王安国会长说。
路修通了,但村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如何尽快帮老区百姓富起来,过上好生活,又成了老陶的一块心病。坪泉村地下无资源、地面无企业、发展没资金。陶延琪经过认真调研,帮助村里制订出了五年发展规划,并与坪泉党支部研究,针对村里耕地不多,但山大坡广,很适合发展种养殖业的情况,决定采取滚动发展的方式,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他与县老促会的同志共同努力,多方筹措10万元,为村里购回了一批牛、羊,免费分给村里困难户,并规定两年后待这批养殖户富起来后,再向另外的农户提供种牛,靠循环发展,带动更多人致富。
陶延琪马不停蹄,又找到县蚕桑中心,争取其支持坪泉村发展蚕桑业,对方听说是帮助老区发展,十分热心,并为坪泉村专门派出技术员长驻该村,传授技术。老陶动员村里拿出五十亩粮田改种桑园,可粮田改桑园仅桑苗就需要五万元。老陶又凭着自己的老关系,找到了县科技局领导,对方答应帮助解决部分经费,好不容易凑够了买桑苗的钱。到了栽桑时节,老陶邀请县科协懂技术的同志,带着一大箱傲绿牌植物营养素亲自送到田间地头,免费供村民栽桑使用,现场指导。
为了帮坪泉村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业,2006年,老陶建议坪泉村党支部利用村里河滩垫地,建个百亩桑园。为促成此事,陶延琪陪同村干部多次到县国土、水利、林业部门跑手续、争取资金。经过努力,坪泉村当年就在昔日的河滩上垫起了两百多亩高标准自流灌溉桑园,使全村桑园面积达到276亩,人均6分桑园,年可养蚕五六百张,仅这一项人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将成为坪泉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如今坪泉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全村人已把陶延琪当成一位特殊的“村民”
在陶延琪的多方奔走呼吁下,坪泉村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支持,累计接受外界捐款捐物达数百万元,村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在这里战斗过如今远在外地的老革命家纷纷寄钱扶持村里发展;县委在这里建设了德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修筑了纪念碑,昔日的县抗日政府旧址得到了较好维修;村里还安装了远程教育网络,建起了高标准的公共浴室和运动场,安起了路灯;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和秸秆气等新型能源;昔日带给村民极大不便的村中小河,两岸砌起了坚固美观的挡水墙,河上架起了多道坚固的水泥桥梁,以往每逢下雨,群众就没法通行的状况早已一去不复回;村民人均收入也由不足800元,提升到了近3000元……
“村里路通了,环境好了,村民生活宽裕了,村里买摩托车的多了,还开通了每天一趟到县城的班车,这对于以前一年都难得出一次山的村民来说实在是不敢想象!”村委主任李治国说。
养牛户聂达告诉记者,一年多来他家的黄牛已卖了四五个小牛犊,收入大约四五千元,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观。这都多亏了“陶主任”。
为了亲眼看看坪泉村的变化,老陶陪我们专程回了趟坪泉村。从进村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深深感受到了村民对陶延琪的感情,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主动与他打招呼,热情地挽留他吃饭。老陶也熟络地与他们攀谈,问这问那,像一家人……
“陶主任每年都要来村里十多趟,为村里做了这么多事,大家在心里早已把他看作村里的一员,忘不了他,他是我们坪泉村的最大功臣。“一位村民对激动地对记者说。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觉得自己拥有的已很多,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为老区人民多办点事,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
生活中的陶延琪用同事们的话说是个“典型的无产阶级”,直到现在他仍然没有属于自己产权的房子,住的还是单位分的公房,3个姑娘也没有一个是通过自己的关系找的工作,都是自力更生,在外面打工。 当年任县劳动局长时,家里有些亲戚希望陶延琪安排个工作,但老陶全部挡了回去,并且对亲戚们说,权力是党给的,是用来为大家服务的,不是为你们服务的,你们趁早别打我的主意!一句话封死了所有人的嘴。
从不为自己的事求人,为了给坪泉村争取支持,陶延琪却没有少跑路、少求人、少听风凉话。有的单位或企业跑好几趟都找不见人,有的是故意躲着不见,明明在电话里约好了,可放下电话过去就没人了。有时人家看他是个老干部,不好意思明的拒绝就软拖;有些人甚至还说些风凉话:“一个老干部退下来不在家里享清福,跑个什么劲,非要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可老陶却并不在意,想到坪泉村的百姓生活依然贫困,作为一名党的干部他就感到问心有愧,觉得自己不能停下来。
采访结束时,县老促会的同志告诉我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2006年老陶就检查出了癌症,但他在北京做了手术不到两个月,就跑回来开始工作。他说放心不下老区的工作,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一时间,我觉得眼前的老陶似乎变得无比高大,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以及对革命老区人民深厚炙热的情怀。(记者 鲍志华)
(责任编辑:卢亚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