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22 15:55 | 来源:今日惠州网 2012年3月7日 | 查看:3194次
6旬钟耀洪从1987年起帮驻惠某部官兵缝补军服30余万套鞋子10万余双
官兵们亲切地称钟耀洪为“裁缝伯伯”。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廖桂旭 刘豪伟 通讯员舒威 摄
钟耀洪每次干完活离开时,很多官兵走出连队来送他。
■《东江时报》记者刘豪伟 廖桂旭通讯员舒威 曹练刚
一台老式华南牌缝纫机旁,摆着一台补鞋机,缝纫机右后方,停靠着一辆破旧的凤凰牌自行车,一位身穿蓝色粗布上衣,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阿伯端坐在缝纫机前。如果不是缝纫机断断续续发出的吱吱声响,以及老阿伯穿针引线时双手在空中划出的一道道弧线,也许你会将眼前的场景误认为一幅陈年油画。
老阿伯叫钟耀洪,今年61岁,博罗县罗阳镇东坑村竹元围人。1987年,他来到驻惠某部开始帮官兵们缝补衣服、鞋子和帐篷,一干便是25年。25年间,经他的双手缝补的各式军服有30余万套、鞋子10万余双,他还亲手制作了2万余双鞋垫提供给部队,温暖了一茬又一茬的兵哥哥,官兵们亲切地称他为“裁缝伯伯”。
隔几天不见兵仔仔心里就不舒服
钟耀洪自幼家境贫困,早在1987年,他就买了一台补鞋机,农忙之余,到小镇上帮乡亲们补鞋,挣些零钱补贴家用。“当时真的没办法,两个年幼的孩子读书要花钱,给别人补鞋打工又挣不了多少。”钟耀洪说。1987年,他开始利用每天中午时间到离家8公里的驻惠某部,帮官兵们缝补衣服和鞋子,收取少量费用供孩子读书。
刚开始的半年,钟耀洪只有一台补鞋机,仅能帮大家补补鞋子。“大叔,您再添置一部缝纫机吧,这里很多人的衣服破了都是自己补。”一位战士的善意提醒,促成他购买了一台缝纫机。这样一来,钟耀洪除了帮官兵缝补衣服,还给部队修补破损的帐篷和炮衣。
1999年3月,钟耀洪的老伴因病去世,女儿正在读中专,每年光学费就要上万元,儿子在外打工又挣不了多少钱,巨大的生活压力险些把钟耀洪压垮。部队官兵知道后,轮流到他家陪他聊家常,不断开导他;缝补衣服时,大家总是偷偷地往他口袋里多塞几块钱。“与这些兵仔仔们相处时间久了,慢慢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隔几天不见,就会想他们的衣服是不是又破了,有没有人帮着补啊。他们见到我,也会很关切地问,大叔去哪里啦?好久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说到动情处,钟耀洪的眼睛里闪着泪花。
“军服以前又肥又大,训练任务重的时候,穿两天手肘处就烂掉了,现在都是量身定做,质量越来越好了。以前,隔一天就要过来一趟,现在一个星期过来一次也找不到什么活干。”钟耀洪说,尽管这样,自己还是坚持每周来一次,不经常与这些兵仔仔们打个招呼、聊聊天,心里就会很不舒服。
坚持每周翻越5公里山路到部队服务
“‘裁缝伯伯’为人很朴实,大家都很敬重他、信任他。”部队的李连长对记者说,1996年9月的一天,一位干部拿衣服给钟耀洪缝补,由于当天部队训练任务比较重没来得及取回,缝好的衣服被钟耀洪带回家。谁知,第二天一大早,钟耀洪便来到连队找这位干部,说发现口袋里有一百多元,就赶紧送了过来。“当时一百多块钱并非小数目,可钟伯伯没有据为己有,确实让人很感动。”李连长说。
“物在变、时间在变,可不变的是官兵们对我的关心和照顾。”钟耀洪动情地说,做工误了饭点,官兵会把他请进饭堂一起用餐;忙不过来时,战士们就把饭菜打好,送到他跟前。官兵们还经常送衣服和鞋子给他穿,担心钟耀洪不接受就安慰他“老式的用不着了,老人家穿着做工还是可以的。”而缝补衣服一时没零钱找,战士们边跑边喊:“甭找了,甭找了!下次不再给就是了!”
从钟耀洪家出发,要用自行车驮着30多公斤重的工具,翻越一段大约5公里的山路,才能到达驻惠某部的大门口。“钟伯伯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按说儿女们都已成家,家里的负担很小,不用这么辛苦了。可每周天气好的时候,他还是坚持来部队为大家服务一次。”该部领导说,现在钟耀洪为官兵缝补衣服,每套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两元,为义务兵缝补衣服都是免费。大家都把他看成自家人,每次到部队来,战士们都争着帮他卸东西、抬工具;离开部队时,大家都走出连队来送他,就像送别自己远行的亲人。
不仅帮大家缝补衣服还是“编外指导员”
3月5日,记者在驻惠某部钟耀洪的临时修补摊看到,他将一套军用迷彩服的开线处用缝纫机来来回回缝补了八九次。“多走几遍线不容易开裂。”钟耀洪坦言,帮官兵们缝补衣服时,关键部位他都会反反复复缝几遍。
2009年4月,这个部队迎接上级检查,需将所有破损的炮衣进行缝补。钟耀洪急忙赶过来,每天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11时多,连续奋战3天,终于将破损的炮衣全部修补一新。
炮衣修补好了,钟耀洪也累倒了,由于长时间坐着导致腰部损伤疼痛,钟耀洪躺在床上两个月不能下地走路。说起这件事,女儿钟秀婵至今还心疼:“都一把老骨头了,差点为部队捐躯了。”
钟耀洪不仅帮大家缝补衣服,还是个别连队的 “编外指导员”。2012年1月初,新战士小李因刚到部队不太适应,训练时产生了畏难情绪,可说出来又怕战友们笑。一天,小李在缝补衣服时,把自己的情况悄悄地告诉了钟耀洪。钟耀洪开导他:“当兵就是要接受锻炼的,现在在部队多吃点苦,以后走向社会才能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钟耀洪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小李成长进步很快。“我现在已是新兵连的训练尖子了。”小李自豪地说。
时间久了,儿女们对钟耀洪的工作也慢慢有了新的理解。“按爸爸的年龄来说,该在家享享清福了,可他舍不得那些兵哥哥们。我们都不在家,他没事做也挺闷的,部队对爸爸也比较照顾,没事到部队走走,我们都很放心,对爸爸的工作,我们都很支持。”钟秀婵说。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