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钱不敢当场还 托交巡警转交(图)

发布时间:2012-03-18 12:16 | 来源:重庆商报 2012年3月14日 016版 | 查看:1659次

这名打工仔怕别人误会他是小偷,后致信失主称“穷要穷得有骨气”

汪女士正读着罗云留下的信 记者 龙在全 摄

  华龙网讯(记者 王珏 实习生陈玲艳)家住弹子石的汪女士逛超市把钱包丢了,她自认为碰上了小偷并大声谴责。谁料一天后,汪女士的钱包竟失而复得,还有一封委托交巡警转交给她的信。看了信后,汪女士流下了愧疚而又感动的泪水。这究竟是咋回事?昨日,记者从南岸区涂山交巡警平台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超市丢钱包 大喊“有小偷”

  昨日,记者来到了南岸区涂山交巡警平台,交巡警说起这件让他们记忆犹新的事仍十分激动。原来,3月4日上午10点左右,家住弹子石的汪昌清女士像往常一样到附近的永辉超市买生活用品。汪昌清拿着钱包选购商品,可不久她却发现,钱包竟不翼而飞了。

  难道被人偷了?里面可装着1500多元的现金和17张银行卡、水费卡等物品。“遭了,钱包丢了!有小偷呀!”听到汪昌清的呼救,超市保安很快赶来,其他顾客也围在汪昌清身边,大声谴责小偷太缺德。

  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时,一名男子红着脸挤开了人群,并悄悄走出超市。最后,没有找到钱包的汪昌清咒骂着可恶的小偷,报警后生气地离开了超市。

  怪人到平台留下钱包书信

  3月5日上午8点30分,一名男子怯生生地走到了涂山交巡警平台。男子个子不高、穿着朴实、话语不多,而且显得很匆忙。“我捡了个钱包,希望你们能找到失主。”男子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到平台来的原因。

  当时值班的平台副大队长曾警官说,该男子把塑料袋放在平台上后,转身就要走,但被他们拦了下来。经询问,该男子告诉他们,自己叫“罗云”。随后,该男子借口急着要去上班而匆匆离开。

  “这是一个棕色的女式钱包,里面有一叠现金和各式卡片。”曾警官说,让人意外的是,钱包里还夹着一封写给失主的信。这封信写于当天凌晨2点30分,信中提到了男子捡钱包、害怕被误会等全部经过和想法。交巡警不知道,这个钱包正是汪昌清女士在永辉超市遗失的。

  看到书信 失主感动又愧疚

  信里朴实的语言以及男子的生活遭遇打动了交巡警,他们决定一定要找到失主。由于没有身份证等失主的相关证件,交巡警们只得从水费卡等线索入手,通过查找,当天上午11点,他们终于找到了家住弹子石富力广场的汪昌清。“汪女士,你的钱包找回来了。”

  “估计钱都不见了吧。”获悉钱包失而复得,汪昌清既高兴又十分担心。可当她赶到平台,看到1500多元的现金和卡一样不少时,汪昌清很是吃惊。

  随后,交巡警拿出了拾包男子写给她的书信:“尊敬的大姐及全家,您们好。昨天的事情对不起,本想当场把钱包给你,可许多人在现场,如果我当时给你,可能会遭来骂声一片甚至是殴打。请谅解。钱包里的钱和卡片一样没少,现已交给了交巡警平台,以后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出门不要把各种卡都带上,请自己清点……虽然我是个打工者,但我穷得有骨气,我相信自己的勤劳双手可以改变一切,明天也会更美好……请原谅我的过错。最后男子落款“小草”。

  汪昌清逐字逐句细读信件后,既感动又愧疚,渐渐的,汪昌清流下了眼泪。汪昌清说,“小草”还在信中称,为了减少她的烦恼,他特地请假一天来还钱包,虽然耽误了一天的工资,但我认为值得。

  迫切想见到好心人致谢

  这时汪昌清才想起,当时她逛超市并在一个货架边停留时,为图方便把钱包顺手放在了货架上,离开时忘记拿走了。等她反应过来时,却以为钱包被人偷走。汪昌清告诉交巡警,估计正是她的高声求救,让“小草”怕被别人误会成小偷,才悄悄离开的。没想到的是,“小草”居然使用这样特别的方法,把钱包还给了她。而且“小草”并没有责怪她,还不停道歉,并好心提醒她保管好财物,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直到交巡警通知我时,我都还以为遇到了小偷,可看到这封信,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昨天,身在台湾的汪昌清称,“我误会了他,下周回重庆后很想找到他当面感谢,可这位‘小草’是谁?又在哪里呢?”

  曾警官说,男子当时在平台所用的“罗云”为化名,他留下的电话号码也成了空号,如今他们也无法查找。“他就是一名普通人,不想被打扰吧。”曾警官猜测。

  幕后

  民警眼中的“小草” 想靠勤劳改变命运

  如今,虽然找不到“小草”,但在短暂的接触和信件的字里行间中,曾警官还是向记者还原出了“小草”的模糊容貌。

  曾警官说,“小草”不到30岁,身高不到1.6米,身材瘦小,穿着浅色的夹克。看样子,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

  曾警官从信件中获悉,“小草”还有个两岁半的女儿,其妻子网恋后抛弃了他和女儿。“小草”的家里才修了房子,欠下一些债。不过,面对生活和家里的变故,“小草”并没有趴下,他仍然相信不义之财不能要,靠勤劳的双手才能改变命运。“从才修了房子来看,‘小草’很可能来自农村。他像众多的农民工一样,带着女儿在城市辛勤工作,为了未来而打拼。”

  短评

  不要让好人再“受伤”

  因为担心被失主误会成小偷,捡了钱包却不敢立即交还失主,不得不将捡到的失物托警方转交。“小草”的这种顾虑,无意中折射出我们当今社会风气的一种尴尬:做好事难。

  为什么会形成做好事难的尴尬局面?因为以往的种种个案让人们担心:做了好事不仅得不到好报,反而极可能被对方冤枉、诬陷。我们有理由相信,假若长此以往,社会风气必将日益冷漠,越来越多的人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态度。

  其实,要改变这一现象也不是没有办法。由于我们无法预知做好事是不是会被对方反咬一口,但良心又不允许我们不做好事。因此,在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强烈呼吁警方制定专门的教程,教教大家该怎么在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为做好事者提供法律保护。这就要求我们要完善立法,加强法制宣传,给予觊觎利益者、“想赖账”的人足够的惩罚措施,要向“被冤枉”的好人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失,以法纪匡扶正气。

  当每个人都能对社会知恩、感恩、惜恩的时候,当大家都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风气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必将从中受益,人们做好事将不再有顾虑,也不会再“受伤”。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