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05 12:19 | 来源:凤凰网 2012年03月03日 11:01 | 查看:2394次
作者:张棻
雷锋日记里总是那些高尚闪光的话语,没有一句自己的“小九九”,是真的吗?
在今天道德出现低谷的时候,就怀疑曾经还有那么高尚的东西存在吗?
“做好事不留名,全都记在日记里”——如今,有人这样调侃记录了许多好人好事的雷锋日记。既然雷锋追求的是只讲奉献,不求名利,做好事的时候都默默无闻,不留下自己的名字,为什么还要把这些事写在日记里呢?这不是虚伪吗?“我妈妈说她们小时候学雷锋比现在积极,结果班上有个小干部也总把自己做的好事都写在日记里,然后隔段时间就‘丢’一次日记,被别的同学捡到交给老师,老师看了就表扬他。”
雷锋的日记里总是那些高尚闪光的话语,没有一字一句自己的“小九九”,这样的日记是真的吗?“雷锋的日记比我们的博客还光鲜亮丽呢!”有网友表示。
答这是长期以来一些人质疑雷锋的重要一点,所以我们必须直面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为什么会有人质疑这一点呢?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总是追求人的神圣化和绝对化,这是受到我们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有这个精神需要,我们总想找一个纯而又纯,至真至善至圣的人,但其实这种人只能存在于宗教世界,而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社会。如果我们总想超越现实,结果只能走向矛盾,看世界的方法也会扭曲。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希望雷锋的一切按我们的想像出现。问题在于,雷锋是人不是神(他不过是比正常人做得更好),并且只能按照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走他自己的一生。而很多人只是以我们自己为坐标,而不是以雷锋为原点;只是以今天的价值观和标准,以我们可能未必高尚的心理,去观察和评价,结果只能苛求古人,去无限地质疑。从这个意义上讲,质疑雷锋写日记这一点,就没有站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他所拥有的追求和他实现自我、求得升华的方式有切身的理解和体会。
即使仅仅从日记本身来看问题,我们一些同志的观点也未必正确。首先来看什么是日记?日记是一个私密世界,是将自己的行为、思想以这样一个特殊方式保留下来,这原本就不是一个昭告天下的东西。假如雷锋不因公去世呢?他未必每篇拿出来让别人看,也未必知道日记会为自己换得什么。我们很多人都写日记,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想用日记来表现自我。如果我们把低俗的记录就认定是私密,而高尚的记录就是给别人看,是沽名钓誉,那逻辑上未必恰当。
其次,我们看人为什么记日记?实际上人们记日记就是为了寻求一个特有的私密空间,获得精神的归宿,甚至是获得自我褒奖的一种途径,还有就是矫正自己。大家比较熟悉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一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来谈谈他说他“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个“回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脑子里的记忆,另一种就是笔下的记忆。所以我们这样讲之后再来想想日记,其实如果我们认定它是一种自己回顾人生、对人生经历的一个记录,似乎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对一种记录方式去质疑。用脑子记下来就不是一种张扬,只要变成日记就成为问题,这样想似乎也存在逻辑问题。
与其说质疑雷锋日记这种方式,不如说是质疑那个时代的雷锋是否有那么高尚。想一想雷锋的家世,看一下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出现雷锋式的高尚是有可能的,那时有很多的英雄,那是一个群体,一个时代。所以,我们不能在今天道德出现低谷的时候,在人们远离崇高的时候,就怀疑曾经还有那么高尚的东西存在。
最后,我们需要做出一个结论:我们应该怎样看雷锋日记?毛泽东主席看过部分雷锋日记之后说过,雷锋懂点哲学。这一点就能让我们思考很多。不管雷峰当时怎么想,只要展示出的是美好的心理和道德行为,并且在启发人、影响人,那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还可以说一句话:如果没有雷锋日记,雷锋会逊色很多,他不会更多地感染我们、感召我们、启发我们,日记让雷锋更光彩。(公方彬口述 张棻整理)
本报记者 张棻
议@民警吕宏伟:雷锋日记中极个别日记确实存在“漏洞”,但是这些漏洞并不影响雷锋确实做了许多好人好事的事实!我不隐瞒看法,人无完人!
@孤猩北漂族: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都写在日记里。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感谢信总能送到车队里。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摄影师总能拍到你。
@爱得头大:雷锋7岁就成了孤儿,是党和政府养育了他。让他上学、当工人、当兵,然后在部队上成为出类拔萃的好战士。他对党的感情,发自肺腑,他对他人和社会的感谢,充满真诚。这些独特经历,在普通人看来,雷锋日记或多或少有一点点“高调”。但是,我说:真诚,就是敢于面对自己的灵魂说话。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