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衡阳抢险英雄群体”

发布时间:2008-11-11 08:00 | 来源:2007-09-17 14:33:26 楚天金报 | 查看:2660次

  图为:今年7月中旬,英雄们重返母校并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刘海涛、许永辉、李一华、孙爱清、张广军、周国平、靳文汉、杨光、汪宏伟、张孝春、帅雄星。 通讯员刘迎军摄

图为:1999年衡阳抢险现场(资料图片)

  提 要

  8年前,13名从武汉赶赴祖国南疆的海军工程大学学员,所乘坐的列车在湖南衡阳突发脱轨,虽然自己也不同程度受伤,但他们积极投入抢险,其中,年仅21岁的刘晓松终因失血过多英勇牺牲。这个13人的群体,被命名为“衡阳抢险英雄群体”。

  8年过去了,12名英雄在祖国海疆再立新功,他们当中有9人来自荆楚大地。前不久,记者采访了这些湖北籍英雄的事迹。

  他的胸膛里跳动着两个“心脏”

  今年8月,全军英模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老家湖北麻城的周国平作为“衡阳抢险英雄群体”的代表赴京参会。会议一结束,他就回到自己的战位——那个机器轰鸣的战舰“心脏”旁。

  8年前,周国平作为“衡阳抢险英雄群体”成员之一,戴着亮闪闪的一等功奖章,来到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吉首舰报到。周国平说,他有两颗“心脏”,一颗跳动在他的胸膛,一颗跳动在威武的战舰上,都是他生命的最重。

  2006年元旦刚过,刚从南沙巡航归来的吉首舰再次受命出航,执行重大任务。凌晨3时许,周国平的电话骤响:车钟异常。车钟,是舰上给主机传送指令的重要装备,车钟异常,意味着舰艇极有可能失控。经检查发现,控制车钟的微电机烧了。现场几位班长惊呆了,舰上虽然有备用的微电机,而更换微电机,需要理清所有内部控制电路,一个电极接反,就有可能再次烧毁。但由于手头没有相关图纸,自行更换要冒很大风险。大家的目光聚集在机电长周国平身上。战舰在航行,修复刻不容缓。周国平一咬牙:“换!”

  拆掉一根根接线,烧坏的微电机被取了出来,官兵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周国平全神贯注,额头上的汗水不住地往下淌,他是在用脑子细心记住每一根接线的位置。40分钟,漫长如一个世纪。终于,周国平胸有成竹地一挥手:“通电!”

  车钟终于恢复正常!驾驶室里一片欢呼,周国平却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几近虚脱。

  现代海战瞬息万变,检验着每个战位的快速反应能力,也考验着每个环节官兵的技术水平。一次演习中,突然,舰艇缓缓减速!周国平下到机舱,发现是右主机的刹车片老化导致主轴抱死,操纵手已将右主机停掉。周国平的心像被人揪住了一般:战场上掉队不仅是战士的耻辱,甚至还可能影响演习的胜负。他下令抢修,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并组织了两支突击队轮番上阵。很快,右主机重新发出了悦耳的轰鸣,周国平的脸上绽开了惯有的笑容。

  粗粗一算,8年来,周国平每年平均出海近200天,6次随舰赴南沙,20余次参加包括“和平使命-2005”等在内的重大演练,2004年12月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

  年轻军代表折服老专家

  李一华是武汉人,荣立衡阳抢险二等功。今天,他已是一名肩负海军装备监造重任的军代表,有一项成果还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当年,海军装备部武汉局某军代表室刘杰生总代表,亲自带队到南海舰队挑中李一华。刘总代表对他的评价只有8个字:认真细心,责任心强。

  2003年6月13日,李一华从湛江坐火车北上,到位于武汉的某军代表室报到。单位对李一华的成长设计是:3年负责单机监造、5年负责系统监造。没想到,李一华只用了一年,就能单独负责单机监造了,这在军代表室已是第一例。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年,李一华独立担负某舰用系统监造工作,又打了一个漂亮仗。

  监造可以说是一个苦差使。比如,在做设备振动试验时,噪音大得似乎要把人震碎。如果偷懒,可以少受噪音之苦,但那样容易出漏洞。那段日子里,李一华全程跟踪,在试验室一呆就是一天,出来时耳朵里除了嗡嗡响之外,什么也听不到,好多天才能恢复。再如温度筛选试验时,试验箱温度达到摄氏50度以上,为摸清产品试验中发生的故障,李一华进进出出十几次,身体不断在高温和低温中交替。试验结束后,他在病床上整整躺了一星期。

  在军代表室工作,时时面临挑战。有的地方厂家的高工、研究员,见李一华是个年轻后生,有些轻视,就不按规定的程序办事。他和一个厂家签署生产装备合同时,合同书是年近50岁的老专家起草的,李一华一条一条严格审读,发现合同书中有4处描述不明确,可能会在装备验收时引起歧义。李一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专家口气强硬,说以前就是这么写的,还说李一华太年轻,有些东西不懂。李一华没有让步。最后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军代表硬是“逼”着老专家把合同改了。此后,老专家再也不敢轻视这位年轻人了。

  2005年,在某军用计算机验收中,李一华坐在监视器前,紧盯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据,一看就是几个钟头,突然,一行异常数据一闪而过,他询问旁边的技术人员,大家都说没看清。李一华绝不放过这个疑点,要求重新测试。这一反复又是几个钟头,异常数据并没有出现。他还是不放心,要求暂停试验,将计算机拆开,逐个元件排查,最后终于发现了一块集成芯片焊脚虚焊,当这个焊脚悬空时,异常数据就会出现。

  李一华告诉记者:“可不要小看这个虚焊,要是带到常年在大风浪中航行的战舰上,可能制造极大的麻烦!”

  撑着拖把战斗的瘦个子

  张广军参加衡阳抢险,荣立三等功。他是黄梅人,此后又在南海舰队某支队宜昌舰当机电长,他笑称自己还没“迈出”湖北。

  张广军很瘦。医生说,这是那次在衡阳脱轨列车上撞伤的后遗症,他不能长期在潮湿的舰艇机舱里干重活。“刚报到时,没感觉身体有什么不好,到了秋冬换季时,就觉得腰部阵阵疼痛。这些年里,只要天气一变,腰疼病就犯。”张广军告诉记者。然而,一上军舰,张广军就把医生的建议抛到了脑后。腰疼病犯时,晚上起床,要撑着东西才能爬下来。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就在床边放了一个拖把当撑竿。

  就是这位“被死神撞了一下腰”的军人,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了20多次重大演习和战备值班任务。其中赴南沙值班,一去就是80多天。3次赴印度洋执行任务,每次都与狂风巨浪作过艰苦较量。8年里,张广军有1200多天是在大海上度过的。在这漫长的1200多个日夜,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每次抢修机器故障,只要蹲着的时间一长,张广军就会痛得龇牙咧嘴,直不起腰来,这时候,战士们就会把他架到床上趴下,帮他轻轻捶腰……

  对专业知识的渴求,让张广军成为舰艇机电装备的“专家”。2005年1月,张广军在检修装备时,通过声音判断,刚刚经过某厂维修的左主机某缸活塞环有裂纹。他随即向厂家提出有故障,但厂家查看后坚持说没有问题,不拿出真凭实据不能更换。张广军对主机故障特征进行了全面检查分析,最终决定使用压力法进行检测。果然,在活塞一环槽内发现了一条近20厘米的裂纹。面对这一有力证据时,厂方人士为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知识所折服,爽快地予以更换。

  2005年8月,青岛。举世瞩目的“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在此进行。演习前一天下午,宜昌舰左主机突发故障:震动较大,缸头温度不均匀。拆开检查,缸头的螺栓已经断裂。别看一个小小的螺栓,却是严重的隐患。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主机缸头将受热不均匀产生“气蚀”,造成机器彻底报废!

  事故是避免了,可宜昌舰面临被迫退出演习的危险。张广军光着膀子,一头扎进40摄氏度高温的机舱,从下午5时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时。9个小时里,擦汗的毛巾湿了拧干,干了又湿,终于将故障排除。张广军一屁股瘫倒在地上,一手按摩着“受伤”的腰,一手抄起身边的大水杯,喝了个底朝天。清晨,宜昌舰鸣笛启航,如期参演,并担任某舰艇编队的指挥舰。也就在这一年,张广军因工作突出,再次荣立三等功。

  大型补给舰的“主治医师”

  衡阳抢险三等功荣立者张孝春,也是湖北黄梅人。在南海舰队某支队,他遇到一个“烫手山芋”——一次难度极大的装备抢修。

  2004年11月,该支队一艘数万吨的大型补给舰主机的主轴出现故障,不得不停航,原定的大型演习任务无法执行。上级指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

  该舰是从国外进口的先进补给舰,主机很多零配件国内都没有。不少修船厂望而却步,谁都不愿接这项任务。最终,上级领导拍板:找几个厂家,动员各方资源一起修。总助修的担子落到了时任南海舰队某支队装备部修船助理张孝春的肩上。他二话没说,卷起铺盖从机关搬到舰上。上舰后,他才了解到,该舰机电长已被确定转业,一名副机电长报到时间不长。张孝春把这块烫手的“山芋”接在手上,觉睡不好,饭吃不香,把自己关起来恶补相关知识。他在心底暗暗发誓:就是掉几层皮,也要把这个难关攻下来。

  承修方有4家单位,他们派来的20多个工人陆续到达舰上。工作随即展开,这些工人经常要查图纸,而图纸上几乎全是没人学过的外语。一次,为了查阅一种配件的说明,张孝春捧着一本砖头厚的外文字典,足足花了一上午,才翻译好一句完整的话。艰难的翻译工作难不倒张孝春,没过多久,他不仅将这台进口主机的性能搞得一清二楚,还翻译了一本完整的说明书,为以后的修理提供了支持。

  经过长达4个月的艰苦抢修和两次试航,补给舰又驰骋在重要演习海域,张孝春舒心地笑了。

  采访中,记者还听说了这个湖北老乡庐山救人的事迹:2001年7月24日,张孝春和妻子利用假期到庐山旅游。上午9时许,夫妻俩和另外4人乘坐的昌河牌红色面包车突然与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迎面相撞。坐在后排的张孝春额头撞到前排的座椅上,鲜血立即从额头流到脖子、军装上。面包车受损严重,司机趴在方向盘上昏迷,小腿骨折,夹在车头动弹不得;坐在司机后排的一位老大爷胸口直流血……张孝春赶紧下车,拦下两辆出租车后,他先将受伤最重的司机抱到车上,又找来铁锤将变形的面包车车门砸开,扶下老大爷,接着将一妇女头部的伤口包扎后,抬到车上。到医院后,张孝春给他们一一挂号,送进手术室,受伤最严重的3个人终于得救了。

  伤好后,张孝春赶回部队。1个月后,庐山交警部门来信感谢。张孝春再次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荣立二等功。2003年,他还被评为原湛江基地“学雷锋先进个人”。

  另5名“老乡”也都不寻常

  汪宏伟:咸宁人,参加衡阳抢险荣立二等功。分配至南海舰队某支队玉林舰机电部门担任分队长,2002年9月考入海军工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9月再次考入海军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硕士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论文。

  刘海涛:洪湖人,参加衡阳抢险荣立三等功。分配至南海舰队某大队,历任南调350船助理工程师、大队技术处工程师。2006年12月获总参三部技侦装备维修三等奖。

  帅雄星:黄梅人,参加衡阳抢险荣立三等功。分配至南海舰队某支队,现任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558舰副政委。2004年1月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

  孙爱清:仙桃人,参加衡阳抢险荣立三等功。分配至南海舰队某支队,历任安吉艇副机电长、机电长,现任支队装备部修理所副所长。2003年12月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

  靳文汉:随州人,参加衡阳抢险荣立二等功。分配至南海舰队某支队,历任佛山舰主机分队长、副机电长,绍兴舰机电长。2006年12月随舰转隶武警边防部队,现任海警1003舰机电长。

  链 接

  胡锦涛两次肯定“衡阳抢险英雄群体”

  1999年7月9日22时48分,武昌至湛江的461次旅客列车,在衡阳市郊茶山坳地段,18节车厢有12节发生脱轨事故,现场一片混乱。幸亏,列车上有13名准备到南海海疆报到的海军工程大学学员,他们是刘晓松、周国平、杨光、汪宏伟、靳文汉、许永辉、帅雄星、张孝春、张广军、孙爱清、罗威、李一华、刘海涛。他们参与现场救助,奋力抢救遇险伤员近百名,转移乘客200多人。年仅21岁的刘晓松头部严重受伤的情况下,还坚持转移出了40多名群众,最后终因体力不支,流血过多而牺牲。“衡阳抢险英雄群体”被中宣部列为全国重大典型,先后在北京、武汉、南京、大连等城市巡回作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青少年向他们学习。

  今年“八一”前夕,“衡阳抢险英雄群体”中的12名成员联名致信胡锦涛主席,汇报了他们8年来的成长进步情况。胡主席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进步和成长而感到高兴,回信勉励他们“牢记我军根本宗旨,弘扬我军优良传统,光大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为海军的建设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姜远海 通讯员熬海涛 刘迎军 实习生曾蔚 王霜)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