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军装不脱英雄本色 共产党员的楷模—邱应发

发布时间:2008-11-11 08:00 | 来源:2008-05-07 20:45:56 新华网 | 查看:2945次

邱应发同志近影。揭兴旺摄

  新华网武汉5月7日电(熊金超 韩冰 徐应东)在战场,他出生入死保卫边关,两次荣立一等功;在机关,他兢兢业业造福乡邻,被誉为新时代的"活雷锋"……退伍军人邱应发20多年坚持用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扶贫济困,时时处处为党和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模范之歌。

邱应发与“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一起交流。揭兴旺摄

  脱下军装不脱英雄本色

  18岁入伍,在战场上毙敌12人、伤敌6人,火线救护伤员40多人,两度受伤,两次荣立一等功――战斗英雄邱应发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雷场相思树》后,感动了一代人。

  1986年退伍后,他被破例安排到武汉市新洲区财政系统工作。20多年来,他换了5个财政所,经手税收款项上千万元,从未有过闪失。

  基层财政工作比较繁杂,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挨家挨户与农民打交道。邱应发不怕辛苦,总是要求承担"老大难"户的收税工作。

  邱应发在原金台镇财政所工作时,一次去新建村征收农业税。当走进十组童寿老人家中时,邱应发心情一下沉重起来。童家屋里基本没什么家具,一张床只有一条腿,其余3条腿是用土砖垫起来的。

  老人从床头摸出一个布包,里面全是硬币,5分、2分、1分,共有368个,数额为12.52元。接着,老人又从床下拿出一个坛子,从中掏出20多个鸡蛋装进竹篮递给他,并指了指村里分给过年的几条鱼说:"我腿脚不好,麻烦你帮忙都卖了抵农业税吧。"邱应发默默地掏出钱,替老人缴齐了农业税。

  有一家姓钟的农户家里经济情况还不错,但就是不交农业税。当邱应发第10次上门做工作时,钟某故意刁难他,拿了一推零钱扔在桌上。然而邱应发却耐着性子,仔仔细细地清点出应收钱数,并按程序给他开具了税票。这让钟某觉得很不好意思,从那开始自觉按时交税……

  “不躺在军功章上吃老本,做人做事始终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新洲区财政局局长陈国防说,“每次组织上安排或调动他的工作,他总是任劳任怨,他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工作作风带到哪里。”

  邱应发说:“军功章是许许多多战友用鲜血和生命为我换来的,我不能愧对他们。”

  2008年4月30日,邱应发回乡看望他照料了十多年的孤寡老人周淑珍。新华社记者熊金超摄

  离开乡土不离乡土情怀

  养育了邱应发10多年的陶山村,地处武汉远郊。“泥巴垒墙,树皮盖房”,曾是这一丘陵地带的真实写照。1983年,聪慧有加的邱应发是因家庭困难才被迫放弃学业报名参军的。

  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是他和几代父老乡亲的梦想。

  邱应发退伍回乡时,正值陶山村遭遇天旱,乡亲们要走几里路才能挑到水吃。他主动找村干部商量,想集资打一口深井,彻底解决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并带头捐出2000元。在邱应发的带动下,村民们很快集资5000多元,打出了第一口深水井,建起了水塔。

  乡亲们虽然喝上的“自来水”,但还依然受穷。在城里上班的邱应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不知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后,邱应发终于想出了一个"靠山吃山"好点子――鼓动村里办一个石料场。他怀揣5000元现金回到村里,与村干部一合计,开办了陶山村第一家集体企业。

  看到在石料场上班的村民,年收入一下从七八百元增长为三四千元,邱应发更来神了。第二年,他又无偿赞助5000元,帮村民们建了一座砖厂。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陶山村很快发展成为当地较为富裕的村。

  “既出思路又掏钱,这真是太难能可贵了。”在陶山村当了10多年村支书的魏辉启说,“这些年,邱应发资助的不只是村集体,他帮个人得更多,附近几个村好多人都是在他的帮助下发家致富的。”

  20多年,邱应发调动了5次,在他工作过的每个财政所辖区,几乎都可以找到他资助过的邻里乡亲。

  阳逻街新村村民易五金是一家锯木厂的老板,目前不仅住着三层小楼,还花30多万元买了一台挖土机,生意也越做越大。而在认识邱应发之前,他家生活十分困难。

  易五金回忆说,1989年夏,邱应发来收农业税,正好碰上他跟妻子吵架。邱应发了解到他们吵架是因为家里穷后,便立即借给他5000元钱,鼓励他办锯木厂。不到两年,易五金就成了当地有名的"万元户"。

  2008年4月30日,乡亲们见到邱应发就像见到了亲人。新华社记者熊金超摄

  知恩图报不图回报自我

  其实,兵龄只有3年的邱应发,在退伍之初,之所以能够资助乡邻发家致富,源于他发自内心的知恩图报。

  1986年的夏天,他和战斗英雄史光柱等组成的全军英模报告团到山东巡回报告。刚刚作完第二场报告,一位身材魁梧日花甲老人求见。一见面,老人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夸赞与寒暄过后,这位行伍出身的慈祥老人提出了收藏邱应发一枚军功章的要求。

  邱应发犹豫再三,最后决定帮老人实现这个愿望。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老人离开时,将一个写着邱应发名字的存折递了过来:“知道你家庭困难,这里有三万八千元,你定能排上用场。”

  原来,邱应发在报告中,谈到了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家庭情况。“老人的本意并不是为了什么收藏,而是对我的无私的援助。”邱应发说,“在那个万元户都很稀缺的年代,这确是一个天文数字。”

  回到家乡,邱应发花8000元治好的父亲的病、让失学弟弟妹妹重新走进的课堂。余下的3万元,亲朋好友建议他给自己在城里安过家,他却用来“回报社会”,资助那些比他更缺钱的父老乡亲。

  同村的叶旺明老人摔伤后长年瘫痪在床,起居全靠体弱多病老伴周淑珍照料。得知此事,邱应发立即给老人送去了几百元钱。

  10多年,只要有空,邱应发就到叶家探望,不是送些柴米油盐,就是留些生活费。邻居张咏娥说:“邱应发像他们的亲儿子一样。”

  邾城新区章林村王桂兰,丈夫在服刑,自己靠捡垃圾供两个女儿上学,生活十分艰难。邱应发一直资助她的两个女儿上学……有谁家的小孩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他能帮都会帮一把。

  儿子出生,妻子下岗,月工资不到1000元的邱应发,这些年还先后资助了10多名学龄儿童,其中5人考上了大学,8人读完了高中。

  受资助的大学生工作要报恩,被邱应发拒绝了。他说:“你应该回报的是社会,而不是我。”

  “活雷锋,邱应发,济贫困,千百家……”2007年,邱应发的事迹被新编武汉《三字经》收录,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财政系统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青年卫士”等诸多称号。

  面对这些荣誉邱应发说:“我是山上一棵草,不是我高,是山高,是党的恩情高。我是沧海一滴水,不是我深,是海深,是人民养育恩情深。”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