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慈善双雄:一个磨刀 一个修车(6图)

发布时间:2011-10-29 00:5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1-10-26 | 查看:1185次

  江苏南通,最近有两位慈善英雄引起人们关注:一个磨刀的,一个修车的。 

  磨刀老汉吴锦泉,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五星村人。10多岁时就跟一位流浪的磨刀师傅学艺,今年已83岁高龄。为帮助五星村内重残、空巢、低保、重病等特困村民,今年5月19日,在吴锦泉的倡议下,五星村的各企业主和广大村民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共募得首批爱心款53327元,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其中吴锦泉个人捐款3000元。 

   修车老汉胡汉生,原南通港闸区闸西供销社职工,今年八十有四。一双黝黑的、布满老茧的大手,每个指甲盖和深深的掌纹间都能看到难以洗掉的黑色油渍。退休后,正是靠这双饱经风霜的大手,他陆续拿出7.3万元修车赚来的钱用于做各种善事。 

  两位英雄虽年事已高,但仍为慈善事业忙碌。当地人常把他们的故事挂在嘴上,以激励后辈。 

  10月19日,吴锦泉骑着自行车、甩着钓金龟(磨刀人招揽生意的响器),走街串巷做磨刀生意。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江苏南通,最近有两位慈善英雄引起人们关注:一个磨刀的,一个修车的。

  “嚓、嚓嚓、嚓、嚓嚓……”钓金龟6片铁片敲打的节奏不紧不慢,透过刚刚收割过的稻草甜味,在乡野间显得特别清脆。闻声望去,只见一老汉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由远而近,逐渐看见了他的笑容,看见了他脸上的风霜,看见了他的白发,也看见了他衣服上的尘土和油腻。

  “磨刀老汉来了!”一个农夫回头对厨房内的婆姨喊了声,随即向老汉招手。

  稳稳地,老汉停了下来,推着自行车随农夫来到家院中,将车上的家什一一搬下来,摆放好。“什么刀?”“菜刀。多少钱?”“3元。”言语不多,老汉取过刀来,略略打量一番,便低头磨起来。

10月19日,胡汉生在路边的修车摊上为骑车人修车。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磨刀老汉吴锦泉,是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五星村人,10多岁时就跟一位流浪的磨刀师傅学艺,今年已83岁高龄。为帮助五星村内重残、空巢、低保、重病等特困村民,今年5月19日,在吴锦泉的倡议下,五星村的各企业主和广大村民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共募得首批爱心款53327元,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其中吴锦泉个人捐款3000元。

  “锦泉一元爱心社”的全部资金都用于村民救助事业,实行专款专用。首批6名受援助对象在成立仪式上分别获得400-800元的捐助,包括孤寡老人、因突发疾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村民、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完成学业的学生等。

  10月19日,吴锦泉(右)做完一天的生意后回到家中,和老伴一起将磨刀赚来的一枚枚硬币放入存钱的铁罐。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再看另一位慈善英雄。

  虽说秋高气爽,中午的太阳晒得人也不太舒服。河边的树荫下,一戴眼镜的老汉悠闲地坐在那里,漫不经心地看着报纸,偶尔从老花镜上方瞅瞅街对面。

  老汉不是真看报纸,他在等,等他的生意。街对面,就是他的生意场,虽显眼,但晒得慌。只见,一个铁三脚架上,挑着两条破自行车轮胎,旁边放着两把气筒,还有一辆装满工具的三轮车,盖得并不严实,能看见螺丝刀、锉子、胶水等。

10月19日,吴锦泉在为村民磨刀。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他就是修车老汉胡汉生,原南通港闸区闸西供销社职工,今年八十有四。一双黝黑的、布满老茧的大手,每个指甲盖和深深的掌纹间都能看到难以洗掉的黑色油渍。退休后,正是靠这双饱经风霜的大手,他陆续拿出7.3万元修车赚来的钱用于做各种善事。

  老人年轻时曾学得一手修车的好手艺,退休后便在路边摆开了修车摊,冬去春来,风雨无阻。当时自行车多,每修一辆车收1元钱,没钱的人就不收,3年下来竟也攒了1.8万元钱。

  这笔钱怎么花?老人想到了修路:家门口原有条小路,一到下雨泥泞不堪。与家人商量后,老人把3年的修车收入全部拿出来找了施工队。很快,一条长200米的水泥路建成了,周边的居民都方便了。

10月19日,胡汉生在路边修车时,为问路的行人指路。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又靠修车攒下1万元。在家人支持下,老人把钱送到了南通市慈善协会。自此之后,每逢有人需要帮助,老人就慷慨解囊。2008年,四川大地震,他在第一时间捐款1000元。

  两位英雄虽年事已高,但仍为慈善事业忙碌。当地人常把他们的故事挂在嘴上,以激励后辈。(本文来源:新华社 记者朱旭东)

10月19日,修车老汉胡汉生在路边阴凉处一边看报纸,一边等生意。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责任编辑:李明俐)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1楼 北京市2011-12-02 18:13:53 发表
匿名网友:这俩位老人 我也见过!确实是个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