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0-27 16:28 | 来源:羊城晚报 2011年9月7日 第A11版 | 查看:1470次
上海静安大火灾民追问善款去向,申请公开捐赠信息
2010年11月21日,上海静安火灾发生的第七天,数千市民自发从各地赶到事故现场,有序悼念遇难者
羊城晚报记者 孙毅蕾
上海静安大火过去已经10个月了,4000多万饱含爱心的社会捐款去向再次引发人们对这场火灾的关注。9月4日,21名灾民代表委托的律师袁裕来在微博上发布捐款统计表格,并发出“上海大火案4000多万元善款去向不明,我们正在追寻,请你转发支持”的呼吁,这条消息迅速引发网友围观。
灾民追问善款去向
去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一幢28层高的公寓起火,事故中死亡58人,受伤71人,受灾家庭156户,直接经济损失达1.58亿元。
根据袁裕来律师公布的统计表,事故发生以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单位共收到社会捐款共计4000多万元。
灾民王閧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媒体和慈善机构发布的公开信息,作出了以上统计。公开披露的各界捐款总额达到4480万元,但同样根据媒体公开披露的数字,目前发放到灾民手中的善款,只有“420万元”。
除了捐款外,一些定向物品捐赠也存在迟迟不落实的情况。王閧介绍,比如中国扶贫基金会募捐箱管理办公室曾在2010年11月25日向每户受灾居民捐赠了两床羊绒被,然而到今年5月14日,早已度过了寒冬,才陆续发放到居民手中。另外,灾民们迄今未拿到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定向捐赠每户的一部手机。
这些捐款捐物,基本都明确了捐赠对象是大火中的受灾群众、老人或者受灾家庭。由于大多数住户都尚未签订赔偿协议,也没有领取赔偿金,所以这些灾民在失去住所的情况下,非常需要救助,不少人至今都在租住的临时住所内,艰难度日。
摊到每户应分30万
灾民们自己也对从火灾善后处理小组处收到的款物进行了统计。“我们大家把收到的款物都放在一起统计,大概实际收到一共有七八百万。这其中还包括了太平洋产险发放的保险理赔款。”王閧介绍,与媒体公布的社会捐赠相比,灾民实际拿到手的少得可怜。“比如警备区司令部捐了60万,我们每户发了800元,156户也就是12万多。比如慈善基金会,给每户发了1万。老年基金会,给每位健在的老人发了1万,遇难的老人发了2万。全部加起来,每一户人家最多收到捐款不超5万。具体会根据每户人员伤亡不同有变化,我们家有3人遇难,也没超过这个数。但如果按4000多万捐款算,平均每户应该分到30多万。”
值得一提的是,火灾发生后,静安区许多国企和大型机构,都收到了相关“捐款通知”。这些企业的捐款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并没有列入以上捐款统计。
“这种捐赠几乎是面对面的,中间只隔了一个环节,怎么也到不了灾民手里呢?”袁裕来律师发问。
信息披露极为有限
大火之后,媒体纷纷报道社会捐助的情况,但对于这些款项的具体数额、使用情况,官方一直没有系统公布。通过媒体、网络等披露的善款信息极为有限。
记者致电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单位询问善款信息,基本都没有获得答复。静安区红十字会秘书长王女士介绍,火灾发生后,通过该区红十字会捐献的,共有700多万元,已先后分两批全部转交到了静安区慈善基金会。
根据《财新网》报道,上海市慈善基金会2010年审计报告披露,该基金会在静安大火事件中的资助支出为9883850元。上海红十字会2010年度工作大事记透露,2010年11月16日,向静安区红十字会拨付第一笔紧急救助款100万元;17日,向静安区红十字会拨付17个区县红十字会募集的火灾救助款170万元。
上海市民政局官方网站透露,2010年11月16日,静安区民政局在海防路421号1号楼大堂内设立捐赠接收点,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区分会的名义发出募捐《通告》,截至19日中午已接受捐款2498万元,此后捐款信息不明。
在支出方面,2010年11月23日公布的遇难者人身赔偿方案透露,在支付给遇难者的96万元赔偿和救助金中,包括按《侵权责任法》一次性死亡赔偿约65万元、政府综合帮扶和社会爱心捐助等31万元,但并未透露其中社会爱心捐助的详细情况。
要求政府公开信息
“我们得到的款物,都是善后处理小组发放的。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慰问金和慰问物品的性质,它们是捐赠款物的转交?还是政府出资的善意慰问?我们都不知道。”王閧说。
9月5日,袁裕来代表灾民,向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出了两封申请公开捐赠材料的申请信。信中表示,虽然上述捐款分别是由上海慈善基金会及其静安、宝山、虹口、奉贤、浦东分会、静安区民政局、静安区红十字会、中共静安区委统战部的“爱国慈善基金”、市老年基金会、闵行区民政局等单位接受的,但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3条规定,收取、汇总统计、将捐赠发放给灾民,显然是火灾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火灾事故善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职责。由于善后领导小组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组建的临时机构,法律责任应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承担,所以信息公开申请是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的。
记者致电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小组,对方表示关于“11·15火灾事故善后处理小组”的工作情况,主要由静安区新闻办发布。而静安区新闻办的有关工作人员的回复是,关于善款的使用情况,区新闻办无权回复。
袁裕来介绍,我国民政部有规定,每年收到的捐赠款物,若无特殊情况,当年就应该发放下去。但是,眼看火灾过去近一年,公开信息披露的捐赠款物发放不及一成。“郭美美、卢星宇背后的有关慈善组织,公众想去查询详细捐赠流程和细节很困难。但静安大火不一样,它背后是一个责任事故,由政府牵头的事故善后处理小组,被捐助人无权查询善款去向,但善后处理小组有责任去监督并公开这些信息。”袁裕来说。
(责任编辑:姬明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